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学校: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__________ 姓名: 南明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卷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年级 科学
学号:
一、选一选,找出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30 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1.在科学课堂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交流哪些是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光源 B.月亮是光源 C.电灯不是光源
2.华夏文明,已历经数千年之久,古人对于科学的探索也让我们叹为观止。下列现象对
—————
应的光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A.一叶障目——光的反射 —————
—————
B.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
C.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密————
—————3.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把七色光合成了白光,这个实验说明了白光是( )。
———
A.单色光 B.混合光 C.以上都不正确 封————
4.厨房里的锅、铲子等厨具的手柄都是塑料、木头、橡胶等材料制作的,其科学原理是
—————
( )。
———
线———— A.塑料、木头、橡胶装在饭勺、锅铲等物体上,使用起来方便
—————
B.塑料、木头、橡胶导热性能好,可快速散热,避免烫手 —————
C.塑料、木头、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热性能较好,可避免烫手
—————
———— 5.2024 年 1 月 23 日 2 时 09 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 7.1 级地震。发生破坏性地
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我们仅有的宝贵逃生时间一般是( )。
A.几秒到十几秒 B.几分钟 C.十几分钟
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而形成的是( )。
A.雾 B.露 C.云
7.关于露和霜形成时的温度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露时的温度比形成霜时的温度低
B.形成霜时的温度比形成露时的温度低
C.形成霜时的温度和形成露时的温度一样
8.课间活动是同学们休息放松的时间,但是人体的神经系统依然在紧张地“工作”着。
五年级 科学 第 1页(共 2 页)
下列不属于本能反应的是( )。
A.手被扎伤时立马收回
B.听到铃声时立即进入教室
C.看到篮球飞来时马上闪躲
9.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大脑的分工规律是( )。
A.右脑控制左侧身体活动,左脑控制右侧身体活动
B.右脑控制右侧身体活动,左脑控制左侧身体活动
C.以上选项都不对
10.中国的航天任务能取得成功离不开工程师的努力,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有六个环节,按
顺序依次是( )。
A.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B.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C.前期研究、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二、填一填,补充完整信息(每题 4 分,共 20 分)
11.我们在课外阅读时,看到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中蕴含着科学原理,猴子能在水里看
到月亮是因为光的_________。
12.我们观察地形地球仪时,会发现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_________、
丘陵等。
1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并在下落过程
中没有融化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_________。
14.人体的组织结构十分奇妙,_________和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15.在科学课堂上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番茄酱模拟_________。
三、想一想,做出正确判断(每题 4 分,共 20 分)
16.热辐射是指热从热源处,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传热方式。 ( )
17.运动时心跳会加快,所以,为了保护心脏我们应该尽量少运动。 ( )
18.闪电、萤火虫、篝火都是自然光源。 ( )
19.物体的表面越粗糙,反光效果越差。 ( )
五年级 科学 第 2页(共 2 页)
20.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中的最内层,由岩石组成。 ( )
四、做一做,提升探究能力(第 21 题每空 2 分,第 22 题 4 分,共 20 分)
过春节了,小楠一家围坐在火炉旁,炉火正旺,红彤彤的火苗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
很快,水壶中的清水发出咕咚咕咚的沸腾声,还冒出了水蒸气。充满好奇的小楠很想知道,
热在水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我们和小楠一起来探究这个秘密吧!
实验探究问题:研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探究材料:细木屑、烧杯、冷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21.从上述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填入空格中,完善实验设计。
图① (我们的实验装置如图①所示)
(1)把___________放入水中;
(2)用___________给水加热;
(3)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4)我们观察到:烧杯底部___________(中间、四周)位置的木屑会___________
(上升、下降),到达水面处会向___________(中间、四周)扩散,然后沿着
杯壁___________(上升、下降),到达杯底后会再次聚向杯底___________(中
间、四周)并上升,如此循环反复。这种传热的方式叫___________(热传导、
热对流、热辐射)。
22.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用箭头在图①中表示热传递方向,并简单说明。
五、评一评,获得成长助力(教师根据学生日常探究活动参与及完成情况做评价,共 10 分)
五年级 科学 第 3页(共 2 页)南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卷
五年级
科学
一、选一选,找出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在科学课堂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交流哪些是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光源
B.月亮是光源
C.电灯不是光源

2.华夏文明,己历经数千年之久,古人对于科学的探索也让我们叹为观止。下列现象对
应的光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一叶障目一光的反射
B.凿壁偷光—一光的直线传播
C.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3.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把七色光合成了白光,这个实验说明了白光是()。
A.单色光
B.混合光
C.以上都不正确
4.厨房里的锅、铲子等厨具的手柄都是塑料、木头、橡胶等材料制作的,其科学原理是
()。
A.塑料、木头、橡胶装在饭勺、锅铲等物体上,使用起来方便

B.塑料、木头、橡胶导热性能好,可快速散热,避免烫手
C.塑料、木头、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热性能较好,可避免烫手
5.2024年1月23日2时0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发生破坏性地
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我们仅有的宝贵逃生时间一般是()。
A.几秒到十几秒
B.几分钟
C.十几分钟
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而形成的是()。
A.雾
B.露
C.云
7关于露和霜形成时的温度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露时的温度比形成霜时的温度低
B.形成霜时的温度比形成露时的温度低
C.形成霜时的温度和形成露时的温度一样
8.课间活动是同学们休息放松的时间,但是人体的神经系统依然在紧张地“工作”着。

下列不属于本能反应的是(
)。
A.手被扎伤时立马收回
B.听到铃声时立即进入教室
C.看到篮球飞来时马上闪躲
9.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大脑的分工规律是()。
A.右脑控制左侧身体活动,左脑控制右侧身体活动
B.右脑控制右侧身体活动,左脑控制左侧身体活动
C.以上选项都不对
10.中国的航天任务能取得成功离不开工程师的努力,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有六个环节,按
顺序依次是()。
A.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B.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C.前期研究、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五年级科学第1页(共2页)
二、填一填,补充完整信息(每题4分,共20分)
11.我们在课外阅读时,看到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中蕴含着科学原理,猴子能在水里看
到月亮是因为光的
12.我们观察地形地球仪时,会发现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
丘陵等。
1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并在下落过程
中没有融化就形成了我们常见的
0
14.人体的组织结构十分奇妙,
和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15.在科学课堂上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我们用番茄酱模拟
三、想一想,做出正确判断(每题4分,共20分)
16.热辐射是指热从热源处,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传热方式。
()
17.运动时心跳会加快,所以,为了保护心脏我们应该尽量少运动。()
18.闪电、萤火虫、等火都是自然光源。
(
)
19.物体的表面越粗糙,反光效果越差
(
20.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中的最内层,由岩石组成。
(
)
四、做一做,提升探究能力(第21题每空2分,第22题4分,共20分)
过春节了,小楠一家围坐在火炉旁,炉火正旺,红彤彤的火苗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
很快,水壶中的清水发出咕咚咕咚的沸腾声,还冒出了水蒸气。充满好奇的小楠很想知道,
热在水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我们和小楠一起来探究这个秘密吧!
实验探究问题:研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探究材料:细木屑、烧杯、冷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21.从上述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填入空格中,完善实验设计。
(我们的实验装置如图①所示)
(1)把
放入水中:
图①
(2)用
给水加热:
(3)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4)我们观察到:烧杯底部
(中间、四周)位置的木屑会
(上升、下降),到达水面处会向
(中间、四周)扩散,然后沿着
杯壁
(上升、下降),到达杯底后会再次聚向杯底
(中
间、四周)并上升,如此循环反复。这种传热的方式叫
(热传导、
热对流、热辐射)。
22.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用箭头在图①中表示热传递方向,并简单说明。
五、评一评,获得成长助力(教师根据学生日常探究活动参与及完成情况做评价,共10分)
五年级科学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