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赣州蓉江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参会的人有穿工装的,穿长袍的,穿短衫的,穿西装的,穿军装的,戴瓜皮帽的;有说汉语的,说英语的,说客家话的,说蒙语的,说藏语的。“这些身份不同的人物能够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建国大事,对我来说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社会学家费孝通说。上述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 具有广泛性和团结性特点B. 完成了新中国的筹备任务C. 让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D. 代行着全国人民大会职权2.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小明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搜集了以下史料,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 周秉德所著回忆录《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B. 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开国大典彩色视频C. 郭大钧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D. 1989年上映的电影《开国大典》3. 毛泽东说,现在达赖喇嘛所领导的力量与班禅额尔德尼所领导的力量与中央人民政府之间都团结起来了。这里的三种力量团结是因为( )A. 民主政治的建设 B. 西藏的和平解放 C. 开国大典的举行 D. 抗日战争的胜利4. 下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方案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实施需要 B.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C.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 D. 致力实现国家统一5. 下图是1956年的一幅宣传画,描绘了纺织工人生产的场景。该作品( )A. 宣传了多快好省的必要性 B. 揭示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C. 展现了农业合作化的成就 D. 表达了人民工业建设热情6. 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A. 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B. 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C. 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D. 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民族企业产值统计图7.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习近平称赞焦裕禄“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拍摄纪录片,选取的拍摄场景应该是( )A. 兰考县 B. 大庆油田 C. 戈壁滩 D. 胜利油田8. 1978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强调:“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该社论旨在强调(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 下表反映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 )1985年 1990年 1997年国有经济 72.6 69.2 64.8集体经济 23.8 25.6 26.3个体经济 1.6 2.01 2.5其他经济 2.0 3.19 6.4A. 职权划分 B. 所有制结构 C. 分配方式 D. 公有制性质10.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若我们将滴管中试剂看作市场经济,试管内试剂看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那么将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加入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内,产生的化合反应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哪一次历史变革( )A.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 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小组展示“一夜崛起之城”的发展,说到这座城市利用邻近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大胆创新,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位于地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2. 如果在如表目录中插入“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在(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 18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 23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 26 第五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8A. 第一节之前 B. 第二节之前 C. 第三节之前 D. 第四节之前13. 下面为小艳同学搜集的一组板报图片。下列主题最贴切的是( )A.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B. 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C. 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路 D. 学科学知识,攀科学高峰14. 八年级(1)班开展“走进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有技术精湛的射箭,有令人赞叹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A. 传统习俗的变化 B. 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C. 传统节日的起源 D. 中国习俗具有地域特征15. 2012年以来,大陆方面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实行卡式台胞证,实现福建向金门供水,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持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 )A. 彻底突破两岸关系发展障碍 B. 形成两岸经济协同框架C. 推动两岸多元交流机制的建立 D. 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6. 进入21世纪后,中央政府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推动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中心,在珠海横琴岛建设澳门大学新校区。中央政府的上述举措( )A. 有利于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 B.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C. 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 表明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7.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到福建舰,中国海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升级跨越,新时代的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这反映了我国( )A. 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B.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 重视提升国际地位 D. 大力发展航天技术18. 下表是2024年5月24日人民网发表的题为《走过70年……历久弥坚》的文章摘要。据此判断,文章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从亚洲走向世界,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差异 ◎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 ◎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C.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19. 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共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举行了和解对话。巴勒斯坦各派代表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担当了( )A. 国际经济的推动者 B.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C. 全球环境的保护者 D. 先进文化的引领者20. 如图。伴随高速铁路的开通,“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这一成就( )A. 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B. 实现军备更新换代C. 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D. 促进了西部大开发二、综合题(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24题10分,共40分)21. 土地政策见证中国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1)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图1史料类型。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什么内容?(2)根据材料,指出图2与图3所示历史事件所处时代的土地政策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图2向图3转变的历史因素。(3)以“土地政策见证民族复兴”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一史料 请说明理由。22. 梦想成就未来,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梦想一:“两弹一星”强国梦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外部核威胁,党中央果断决策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大批海外科学家响应祖国召唤,放弃优渥条件归国投身事业。科研人员在资源匮乏、技术封锁下,以“砸锅卖铁也要搞成”的决心,于戈壁、深山隐姓埋名攻关,历经艰辛终让“两弹一星”梦想成真。——摘编自荣正通《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1)结合梦想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两弹一星”的强国梦的实现在当时有何历史意义?梦想二:“禾下乘凉梦”袁隆平曾满怀憧憬地描述:“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梦里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我希望有一天,这个美梦能够成真,让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远离饥饿,吃得饱饱的。”这质朴的话语,满含对粮食增产的热望,彰显他为全球粮食安全拼搏的决心。——摘自邓湘子、谢长江《禾下乘凉梦——袁隆平的故事》(2)袁隆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培育出的高产杂交水稻的名称是什么?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3)根据“梦想一”和“梦想二”相关内容,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23.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材料一所说“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中,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于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简本)》(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什么?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具体时间(写出年月日)。材料三 两岸同胞都盼望家园和平安宁、家人和谐相处,为此就必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是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核心是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事实有共同的认知。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就家里人的事先接触交流起来,增进了解,累积互信,化解矛盾,寻求共识。——习近平2024年4月10日会见马英九一行时的讲话(3)根据材料三回答,习近平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其核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为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做 24. 在身边发现历史是落实学科素养的方法之一,某中学的学生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制作了如下展板,请你完成相关问题。【服饰中感受时代变迁】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布拉吉连衣裙多用苏联大花布制作 20世纪70年代——中山装色彩单调,样式单一 20世纪80年代——西装色彩鲜艳,款式多样(1)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的发展变化。【票证中体验历史生活】材料二图一 两种不同类型的粮票20世纪50-90年代,我国实行票证制度,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分配的典型方式。当时因生产力水平有限,商品供应匮乏,粮食、布匹、工业产品等均凭票供应。以粮食为例,居民需持粮票到指定粮店,按人口、年龄、性别等指标,兑换定量、定品种的粮食;购置衣物要凭布票,在规定时间、限额内换取布料;像缝纫机、自行车这类工业品,也需对应工业品票才能购买。粮票还分全国通用粮票与地方粮票,全国粮票可在全国流通,地方粮票仅限本地使用,成为特殊时代人们生活消费的鲜明印记。——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2)依据材料二,概括票证使用的特点。【物件中体会时代发展】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歌曲中感悟时代精神】材料四作品名称 《我为祖国献石油》 《学习雷锋好榜样》作品内容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歌曲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5)从服饰、票证、物件到文艺作品,身边的这些历史印记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轨迹,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在身边发现历史”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解。赣州蓉江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C二、综合题(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24题10分,共40分)【21题答案】【答案】(1)类型:图1是图像史料;研究内容:可用于研究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不同之处:图2土地改革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图3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历史因素:土地改革后,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3)史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合同书理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22题答案】【答案】(1)历史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任答一点,意思相近即可)(2)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3)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一五”计划、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2021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23题答案】【答案】(1)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措施:在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答出两点即可)(2)构想:“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3)关键: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核心: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事实有共同的认知。(4)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建设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本领;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24题答案】【答案】(1)变化:颜色由单调到鲜艳;款式由单一(统一)到多样(丰富);由政治色彩浓厚到体现个性自由等。(要写到两点,意思相近即可)(2)不同群体获得的票证数量不一(或计划性);兑换物品的种类和数量需严格按照票面信息(或限量性);有使用空间的限制(或地域性);部分票证有使用时间限制。(要写到两点,意思相近即可)(3)改革开放的实行和持续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生产力的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等。(要写到两点,意思相近即可)(4)体现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忠于祖国等时代精神(要写到两点)。(5)“在身边发现历史”能让我们把课本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明白国家发展影响我们生活,也知道我们生活变化体现国家进步。(回答体现从生活找历史、理解历史与生活关联等意思得分)赣州蓉江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3)座位号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答题卡1小、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校名、学生代码等信息写在密封线内。的注贴条码区域2、按照题号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各意题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正确■错误口区缺考事3、客双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正确填涂,主观填涂填涂〖刀 标记题部分必须使用凤色是水签字笔书写,涂写(6分)要工整、清晰。4、答题纸不得折叠、污染、穿孔、撕破等,23(1)考生禁填缺考标记!由监考老师用2B铅笔填涂。(3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少题卷的相应位置。(2)1田MD6围四m110田MD16团田M回(3分)21D007)田MD121田网017田四四3田回8)田W四13田 m(3)18田网 4田g 9)围 四140田 )19田四四(2分)线5①四四10田D网m15ag020a田 m(4)二、综合题(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24题10分,共40分)(2分)21(1)24(1)】(3分)(2分)(2)(2)(2分)(4分)(3)(3)(2分)(3分)(4)22(1)(2分)(2分)(5)(2)(2分)(2分)八年级历史期末答题卡第1页(共2页)八年级历史期末答题卡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答题卡.pdf 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