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盐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盐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盐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2.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3.新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下列属于新税法出台背景的是( )
A.均田制大力推行 B.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C.自耕农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国库充裕
4.宋代,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独立掌握全国财政,地位崇高。王安石为神宗相时,提出把三个衙门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即变法决策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材料可用于说明( )
A.神宗朝出现财政危机 B.王安石变法存在失败的隐患
C.王安石试图加强相权 D.北宋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
5.北宋初年,四川所用铜钱体重值小、流通不便,商人便发行纸币称“交子”,代咎铜钱流通;元朝时,纸币作为主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这种现象
A.抑制了铸铜业的发展 B.标志了中国古代金融的产生
C.推动了宋元商业的发展 D.反映出活字印刷业迅速发展
6.清初实行“公题私奏”制,即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都要经过通政司阅览,内阁票拟,最后交皇帝审阅;康熙以后,上奏人与皇帝形成单线联系,官员们反复表白“唯有皇上,不知其他”。这一变化( )
A.成为清朝政治黑暗的根源 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7.明代永佃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东南地区。如漳州府的龙溪、南靖、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在向地主交纳若干“佃头银”之后,就获得了长期耕种和处置耕作的权利。明代永佃制( )
A.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强化了地主对佃户的经济剥削 D.导致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8.18世纪末,一两白银兑换铜钱一千文左右,随着白银大量外流,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对华走私鸦片 D.海外贸易充分发展
9.辛亥革命后,“东洋头”、中分、偏分成为男子的时尚发型。茅盾回忆当时在浙江省立二中读书时说到:“彻底的光头主义者,在全校中也还有十多位”。这反映出( )
A.社会转型中的冲突加剧 B.时人广泛支持社会变革
C.发型是政治认同的标志 D.政治运动影响社会习俗
10.“(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上述内容出自于( )
A.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 B.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C.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D.国民革命军北伐誓词
11.20世纪40年代,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对作战目标进行了筹划,提出“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路战役成功”。左权这一筹划旨在( )
A.实现毛泽东“持久战”思想 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C.打破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 D.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高潮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中西部地区先后建成川黔、贵昆(又称滇黔)、成昆、湘黔等铁路,占同期全国新建铁路总里程的5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基于( )
A.应对国内外形势的需要 B.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C.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 D.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13.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意味着(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B.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实现 D.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14.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既不起源于伯爵的城堡,也不起源于大教区管辖的中心。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们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出现在封建关系最薄弱、封建统治鞭长莫及或权力真空的地带。据此可知,中世纪时期的城市( )
A.政治文化是其主要的功能 B.推动了封建王权的强化
C.有助于新经济因素的产生 D.源于欧洲封建庄园经济
15.18世纪早期,英国非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可以购买的食物包括:面包、肉、鸡蛋和奶酪,以及大豆、豌豆和啤酒等,偶尔还有余钱奢侈一下,购买糖、茶叶、咖啡、巧克力和烟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光荣革命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工业革命
16.《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中提到:“乡村的居民们,你们现在应该看出,巴黎的事业就是你们的事业。”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 B.具有初步的工农联盟意识
C.很重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建立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17.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 “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这表明他( )
A.强调拉美人民的民族认同 B.主张在拉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呼吁拉丁美洲与非洲联合 D.期冀委内瑞拉成为拉美领导者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威尔逊宣称:“美国从各文明民族中汲取营养、补充血液,因而对世界各族人民的利益、权利、渴望及命运等都能给予最高程度的理解与同情。”其目的是( )
A.维护世界各族人民权益 B.构建美国主导的新世界秩序
C.吸取文明民族先进经验 D.加强各族人民的理解与同情
19.二战时期,英国动员其殖民地的力量进行战争。众多非洲黑人士兵与白人士兵并肩作战,他们发现“枪弹打在白人和黑人身上效果是相同的”。经过四年追杀白人敌军之后,非洲黑人再也不把白人当作神来看待了。据此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非洲的民族觉醒 B.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
C.削弱了英国的军事实力 D.推动了反战运动的高涨
20.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组建起一个经济联合体,希望通过它来避免战争重新爆发。“它”应该是( )
A.关贸总协定 B.欧洲共同体
C.马歇尔计划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1.从1958年到1968年间,有27个英属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宣布独立,遍布亚洲、非洲、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这表明 ( )
A.英国国力相对衰退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C.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D.世界格局根本改变
22.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2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24.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一“态势”反映出
A.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
B.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
C.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
D.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
2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19世纪中期的一些资料:美国内战、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意大利统一、普鲁士王朝战争。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演变 C.开启近代化进程 D.资本主义的扩展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911年,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浪翻波连,汇成辛亥风云。经过庚子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分析三省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前无古人的变化”的含义。结合所学,简述“庚子以来”革命派为实现这一变化所作出的努力。
27.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占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自我陶醉地声明:“金融的领导权、工业的领导权将属于我们,商业的优势也将属于我们。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跟随我们的领导和指示。”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
材料四 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光明日报)
(1)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一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革命”中,英、法两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及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威尔逊总统自我陶醉的背景。材料三中“新旧交替”的世界格局变化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C
6.B
7.A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C
15.B
16.B
17.A
18.B
19.A
20.B
21.A
22.B
23.A
24.A
25.D
26.(1)职能: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影响:三省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君权得到加强。
(2)含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努力:成立中国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
27.(1)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变化: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形成、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4)原因: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