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2章第2节《运动与相互作用》拓展性评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2章第2节《运动与相互作用》拓展性评价(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2章第2节《运动与相互作用》拓展性评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1)   。(2)   。
17. 。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1)  ;
(2)   
(3) 。
24.(1)    。
(2)       
25.(1)    (2)   。
(3)
四、综合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6.           
27.        。
28.       
29.(1)   
(2)   
(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木板
T38
7
毛巾
棉布
t



丁/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2章第2节《运动与相互作用》拓展性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摩擦的存在有利有弊。下列方式为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光滑材质做滑梯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答案】A
【解析】A.鞋底的花纹 ,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有益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光滑材质做滑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C不合题意;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通过注入润滑油的方式减小有害摩擦,故D不合题意。
2.关于惯性现象和惯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利用了灰尘的惯性
B.高速上车速越快,越难以刹车,是因为车速越大,惯性越大
C.第一个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科学家是牛顿
D.外太空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物体没有惯性
【答案】A
【解析】A.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当拍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因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和衣服分离,即利用了灰尘的惯性,故A正确;
B.高速上车速越快,越难以刹车,是由于车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惯性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法第一个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外太空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仍然具有惯性,故D错误。
3.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柯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柯与滑板将(  )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小柯在图示位置时,速度不为零,所以若此时外力全部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甲:原来小刚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一起处于运动状态,脚受到石块的阻力,则下半身由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而由于惯性,它的上半身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跌倒;乙:原来小刚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一起处于运动状态,脚踩到西瓜皮后迅速向前移动。由于惯性,它的上半身会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所以他会向后跌倒。综上所述,在两种情形中,小刚的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5.用测力计两次拉动同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米/秒和2米/秒,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 B.F1=2F2 C.F2=2F1 D.F2=0.5F1
【答案】A
【解析】用测力计两次拉动同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物体受到平衡力,即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重力相互平衡,即F1=F2=G,故A正确。
6.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重G均为5N,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5N,0N B.5N,5N C.0N,5N D.5N,10N
【答案】B
【解析】A: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左边的拉力和右边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因为右边拉力等于5N,所以左边挂钩上受到的拉力为5N,即测力计的示数为5N;B:当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受到的拉力由钩码的重力产生,即拉力为5N,因此测力计的示数为5N。故B正确。
7.下列情形中,“嫦娥五号”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嫦娥五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后加速升空
B.“嫦娥五号”绕月匀速飞行
C.“嫦娥五号”落月后静止在月球表面
D.“嫦娥五号”返回舱返回时依靠降落伞减速
【答案】C
【解析】当物体处于平衡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8.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答案】B
【解析】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故A错误;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故B正确;
C.因为牙刷做匀速运动,所以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D错误。
9.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小红肯定受到重力和扶梯对她的支持力,此时二者平衡。由于她和扶梯保持相互静止状态,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她不会受到摩擦力,故A正确。
10.如图所如图10.所示,“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的远箱火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远箱火所受重力和远箱火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远箱火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远箱火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远箱火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远箱火所受重力和远箱火对地面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要求,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D.远箱火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远箱火),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D正确;
C.远箱火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作用在远箱火上;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11.示为冬奥会上的冰壶项月。则下图中对冰壶脱离手后,向前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当冰壶脱离手后继续在冰面上前进时,在水平方向上,它只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在竖直方向上,它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相互平衡,故B正确。
1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答案】C
【解析】脚踏板上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要增大,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要增大,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是减小摩擦.故B错误;车闸与车脚的摩擦是有益的,因此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故用力捏刹车把.故C正确;在转动的部分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但不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13.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木块运动的路 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 N B.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
C.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1:2 D.相同时间内路程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A.根据甲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4N,故A错误;
B.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相等,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二者之比为1:1,故B正确;
C.根据图乙可知,第一次的速度 ,第二次的速度 ,则速度之比为:v1:v2=2:1,故C错误;
D.根据图乙可知,当t=10s时,第一次的路程为50m,第二次的路程为25m,则路程之比s1:s2=2:1,故D错误。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着竖直向上和斜向上方向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最高点时的速度相同
B.甲、乙在空中的受力情况不同
C.最高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甲将保持静止状态
D.最高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乙将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C
【解析】(1)斜向上抛出时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
甲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乙为斜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它在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而水平方向上速度不变,故A错误;
甲和乙在空中运动时,都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B错误;
甲原来为静止状态,最高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甲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C正确;
乙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最高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乙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15.如图,两个质量相等且上、下底面粗糙程度也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甲和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在
水平力Fa、Fb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a大于拉力Fb B.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相同
C.甲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受到的地面摩擦力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甲、乙质量相同,重力相同,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甲、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甲的速度不一定与乙的速度相同,因为都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相同,拉力相同,故拉力Fa等于拉力F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北京冬奥会已成功举办,冰壶作为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如图为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D点并撞击目标壶的路径。
(1)投掷壶离开手后能在冰道上继续前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2)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答案】(1)惯性(2)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解析】(1)投掷壶离开手后能在冰道上继续前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2)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17.静止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保持静止”)
【答案】向右运动
【解析】由图中情形可知,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运动时,水的质量大,惯性大,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水相对于瓶子向左运动,则小气泡被挤向右边,即小气泡相对于瓶子的运动方向是向右。
18.如图,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B点的时候,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若在C点的时候外力突然消失,接下去小球将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不平衡;静止
【解析】当小球沿ABC的轨迹下落到最低点B时,小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即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当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为0,此时小球所受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这一状态,所以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19.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为0.2N的气球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此状态下气球还受到一个力。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你认为此力的大小应为 N,此力的方向是 。
【答案】 0.2 竖直向上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气球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气球处于平衡状态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另一个力平衡,已知重力为0.2N,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另一个力的大小也是0.2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20.如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由图乙知,小强乘坐的电梯做的是 (选填“匀”或“变”)速运动,此时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匀 等于
【解析】由图乙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此时两种情况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种情况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两种情况中,小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两种情况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大小都等于重力,所以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
21.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为3N的水杯静止,杯子因受到方向 的摩擦力而不会掉下来,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拿着杯子匀速向上移动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增大握杯子的力时,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竖直向上 3 3 不变
【解析】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处于平衡状态,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水杯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3N,方向竖直向上。增大手握杯子的力时,水杯依然保持静止,竖直方向上重力和静摩擦力依然平衡,静摩擦力还是等于重力,所以手对水杯的摩擦力不变。
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未从桌面掉落),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桌面受到物体A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   。
【答案】不变;右
【解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化,所以摩擦力将保持不变。由于物体A水平向右运动,所以桌面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而A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同学们正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
(1)小金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采用轻质小车,并选用表面光滑的桌面,其目的是  ;
(2)另一个同学小东用图乙中所示的轻质硬纸片B替换轻质小车A进行实验。为了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则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改变两侧砝码的质量”“用剪刀将卡片剪开”或“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 ;
(3)小义将小金的轻质小车换成一重木块C,如图丙所示。实验时,他发现向左右两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实验不能得出的二力平衡条件有 。
A.两力大小相等 B.两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两力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1)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 (3)A;C
【解析】(1)小金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采用轻质小车,并选用表面光滑的桌面,其目的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为了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则要进行的操作是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
(3)根据题目描述可知,两边砝码的重力不等,则对木块产生拉力的大小不等,因此不能得到“两力大小相等”这个条件,故A符合题意;
由于实验中没有展示出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木块的状态,因此不能探究得到“两力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故C符合题意。
24.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   N.
【答案】(1)匀速直线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2:1;0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①在丙和丁图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丁中的压力为丙中压力的2倍,因此丙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丁中摩擦力的一半,即f丙:f丁=1: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因此F4:F3=f丙:f丁=1:2;
②物体B与物体A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B=0。
25.小科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小科通过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能够得出结论:阻力越小,物体滑行距离越远,滑行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小科作出了科学推理(如表所示),表中“ ”处的内容为   。
真实实验 过渡阶段 理想实验
阻力 较大 较小 变小
滑行距离 较近 较远 变远 无限远
滑行时间 较短 较长 变长 无限长
(3)假设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为v ,并且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减小的,则实验中三次速度变化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上画出小车在理想实验时的速度变化情况。
【答案】(1)同一位置 (2)0
(3)
【解析】(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根据表格数据第一行可知,阻力越来越小,而阻力最小的情形就是变成0时,因此“?”为0;
(3)根据题意可知,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保持v0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下图所示:
四、综合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6.如图是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两次旋翼提供的升力是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加速爬升的过程中,若四个悬翼同时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 (选填“下落”或“上升”)。
【答案】 相等 相等 上升
【解析】当直升飞机模型悬停在空中时,竖直方向所受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二力平衡,因此二者大小相等。
当直升飞机模型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它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旋翼提供升力的大小等于飞机模型的重力,则两种情况下旋翼提供的升力相等。直升飞机模型竖直爬升过程中,若四个旋翼同时意外停转,飞机模型不再受向上的升力,该飞机模型由于惯性还会上升,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将立即减速上升。
2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牛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下,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是   牛和   牛。
【答案】10;5
【解析】(1)在甲图中,物体A、B在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到平衡力作用,而物体B在物体A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物体A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也为10N。
(2)在乙图中,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推力F2的大小也为10N,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A对地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则A受到的摩擦力也会变为原来的一半,为5N。
28.如图所示,木板B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N。
【答案】4 6
【解析】木块A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4N。木板B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水平方向上,它受到的拉力、A对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三个力平衡,由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可知,A对木板B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N。所以,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2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1)当t=1s时,物体处于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N。
(3)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为平衡力   ?
【答案】(1)加速 (2)2 (3)不是平衡力
【解析】(1)观察丙图可知,从0s-2s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向右上方的斜线,说明这段时间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因此当t=1s时,物体处于加速状态;
(2)观察丙图可知,当t=3s时,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水平线,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阻力是2N,且方向向左;
(3)观察丙图可知,物体从4s-8s的v-t图像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即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不是平衡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2章第2节《运动与相互作用》拓展性评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摩擦的存在有利有弊。下列方式为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光滑材质做滑梯
C.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2.关于惯性现象和惯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利用了灰尘的惯性
B.高速上车速越快,越难以刹车,是因为车速越大,惯性越大
C.第一个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科学家是牛顿
D.外太空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物体没有惯性
3.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柯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柯与滑板将(  )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4.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5.用测力计两次拉动同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米/秒和2米/秒,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 B.F1=2F2 C.F2=2F1 D.F2=0.5F1
6.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重G均为5N,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5N,0N B.5N,5N C.0N,5N D.5N,10N
7.下列情形中,“嫦娥五号”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嫦娥五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后加速升空
B.“嫦娥五号”绕月匀速飞行
C.“嫦娥五号”落月后静止在月球表面
D.“嫦娥五号”返回舱返回时依靠降落伞减速
8.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9.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10.如图所如图10.所示,“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的远箱火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远箱火所受重力和远箱火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远箱火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远箱火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远箱火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远箱火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示为冬奥会上的冰壶项月。则下图中对冰壶脱离手后,向前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13.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木块运动的路 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 N B.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
C.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1:2 D.相同时间内路程之比为1:1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着竖直向上和斜向上方向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最高点时的速度相同
B.甲、乙在空中的受力情况不同
C.最高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甲将保持静止状态
D.最高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乙将保持静止状态
15.如图,两个质量相等且上、下底面粗糙程度也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甲和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在
水平力Fa、Fb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a大于拉力Fb B.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相同
C.甲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受到的地面摩擦力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北京冬奥会已成功举办,冰壶作为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如图为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D点并撞击目标壶的路径。
(1)投掷壶离开手后能在冰道上继续前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2)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17.静止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保持静止”)
18.如图,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B点的时候,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若在C点的时候外力突然消失,接下去小球将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9.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为0.2N的气球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此状态下气球还受到一个力。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你认为此力的大小应为 N,此力的方向是 。
20.如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由图乙知,小强乘坐的电梯做的是 (选填“匀”或“变”)速运动,此时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为3N的水杯静止,杯子因受到方向 的摩擦力而不会掉下来,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拿着杯子匀速向上移动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增大握杯子的力时,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未从桌面掉落),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桌面受到物体A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3.同学们正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
(1)小金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采用轻质小车,并选用表面光滑的桌面,其目的是  ;
(2)另一个同学小东用图乙中所示的轻质硬纸片B替换轻质小车A进行实验。为了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则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改变两侧砝码的质量”“用剪刀将卡片剪开”或“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 ;
(3)小义将小金的轻质小车换成一重木块C,如图丙所示。实验时,他发现向左右两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实验不能得出的二力平衡条件有 。
A.两力大小相等 B.两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两力在同一直线上
24.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   N.
25.小科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小科通过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能够得出结论:阻力越小,物体滑行距离越远,滑行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小科作出了科学推理(如表所示),表中“ ”处的内容为   。
真实实验 过渡阶段 理想实验
阻力 较大 较小 变小
滑行距离 较近 较远 变远 无限远
滑行时间 较短 较长 变长 无限长
(3)假设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为v ,并且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减小的,则实验中三次速度变化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上画出小车在理想实验时的速度变化情况。
四、综合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6.如图是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两次旋翼提供的升力是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加速爬升的过程中,若四个悬翼同时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 (选填“下落”或“上升”)。
2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牛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下,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是   牛和   牛。
28.如图所示,木板B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N。
2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1)当t=1s时,物体处于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N。
(3)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为平衡力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