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过程的回顾,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条件、理论基石,确认科学 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2.通过品读《共产党宣言》的深刻理论力量,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 3.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早已过时 ”的驳斥,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的严重曲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迹进行了解,增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情感认同, 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追 求真理。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本课时是本学习单元教学的落脚点。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社会历 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本课时进一步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深层次原 因,使得本课时教学与整本教材教学的落脚点、大单元的论证点相契合,即论证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远大 的前途。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方法
大单元教学、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活动 课前任务: 以“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 ”为主题,从空想社会 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马恩的故事等自选一个角度, 查询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认真搜集资 料,参与完 成前置任务 对接课堂学习 ,促 进 知 识 贯 通 衔 接 , 贯彻大中小思政课 一体化。
环节一
溯真理之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话马克思,探求改造世界的方案 议学情境一: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探索 议学任务:请你结合议学情境及教材内容,评析空想社会主义为 什么是空想? 议学成果:“空想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 社会的美好蓝图;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无产阶 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社会主义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主张建立合 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许多 从评论员的 角度评析空 想社会主义 者 们 的 探 索,进行课 堂展示,生 生互评。 创设真实情境,设 置议学活动,提升 学生材料归纳概括 能力及语言表达能 力。
有益的思想材料。 议学材料二:工人运动的兴起 议学任务:请你结合议学情境及教材内容,评析三大工人运动的 历史意义。 议学成果: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 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 为科学提供了社会需要和客观条件。 从评论员的 角度评析工 人阶级的探 索,进行课 堂展示,生 生互评。
环节二
品真理之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议学情境:马克思改造世界的探索 议学任务:请你结合议学情境及教材内容,评析马克思的两大发 现的重要价值。 议学成果: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 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 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 工人、 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 结合视频资 源,从不同 角 度 品 读 《共产党宣 言》名言名 句。 创设真实情境,完 成解释与论证的学 科任务,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对科学社 会主义的深度解, 达成深度学习。
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 斗争指明了方向。 议学情境二: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 主义的诞生。 议学任务:观看视频,品读《共产党宣言》 中的名言名句,分析 其主要阐明了哪些内容,并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议学成果: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 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 历史必然性。2.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系 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3.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目标。
环节三
擎真理之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议学情境: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改造世界的探索并非仅仅停留在 理论层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之后,就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 合,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议学任务:有人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根本就不可能成真。也有人认为,诞生于 19 世纪的科学社会主 义不再适合现代的发展了。有理有据驳斥其观点。 核心问题: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议学成果: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苏联模式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 唯一模式。同时苏联解体有很多方面原因,不能全归结于科学社 结合我是小 辩手的议学 活动,思考 辨析,小组 合作有理有 据驳斥错误 观点 创 设 复 杂 思 辨 情 境 ,在比较鉴别中 正确认识和对待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的 曲折,把握人类社 会发展趋势,弘扬 科学精神。
会主义。它只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并不能否认 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也并不能证明科学社会主义过时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应随着各国的实践而不断丰富、发展。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高擎真理 之光,用中国实践很好的驳斥了错误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在 21 世纪的今 天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有力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
议学总结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 为美好现实。 同学们,从 16 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到如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结合本节课学习我们看到, 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既有高歌猛进,又有坎坷曲折。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到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顺应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从 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 史就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实践与创新发展的历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把握教学内容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整合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其中设计活动三怎 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价值要有一个正确 的认识,凸显了议题的价值取向、价值引领。 3.把品读《共产党宣言》等活动融入教学过程感悟学科理性的力量,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让 看上去枯燥、晦涩的理论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内心,既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真理性的正确认识,又感 悟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