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件(共32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件(共32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毛泽东: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丰功伟绩的缔造者,是新三民主义的推动者,是谦虚且不断探索的人,为改造中国鞠躬尽瘁。
江泽民:先生毕生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自由、人民幸福而奋斗。
胡锦涛: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习近平: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他们”眼中的“他”指的是谁?为何会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
2025年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1894-1911年)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1.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认识三民主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革命党人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孙中山的觉醒之路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读过私塾,后来赴檀香山,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西方的教育背景及多年在香港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2.孙中山的选择
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
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第一次转变:医人→医国(弃医从政)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第二次转变:改革→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28岁)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37岁)
冷遇
3.早期革命活动
成立 兴中会 目的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拯救中国
时、地 1894年,美国檀香山(今夏威夷)
宗旨 振兴中华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地位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成员合影
鞑虏指清朝满族统治者。
合众政府指资产阶级共和国。
筹划广州起义 准备 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并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
时、地、人 1895年,广州,孙中山、陆皓东等人
结果 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陆皓东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鸦片战争后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在此以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
青天白日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国民党党徽
中华民国国徽
陆晧东烈士坟场
流亡海外宣传革命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港英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
1882年
断发改装,坚定革命信念
1895年
革命火种的汇聚

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2)阶级: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3)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迅速传播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公历未名,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问题思考】他们的著作有什么共同思想?
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
——《革命军》
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警世钟》
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章炳麟首先列举了满清王朝压迫汉族的历史......,屡兴不废的文字狱,直到清末戊戌政变,残杀维新党人,这一系列压迫汉人的罪行都表明满为主,汉为奴,并不存在什么康有为所说的“满汉平等”。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醒来 !醒来!快快醒来!快快醒来!不要睡的像死人一般。……前死后继,百折不回,我汉种一定能够建立个极完全的国家,横绝五大洲,我敢为同胞祝曰:汉种万岁!中国万岁!
今日无数的外族,都要灭我们这一族,我们四万万人就合做一个,尚恐怕抵不住他,怎么一起是一起的,全不相关?等到各起都灭完了,难道你这一起保得住吗?依了鄙人的愚见。不如大家合做一个大党……
——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
《猛回头》《警世钟》控诉和揭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达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就连毛主席也是听了他的《猛回头》从而坚定了投身爱国事业的决心。
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所有服从满洲人之义务一律取消,先推倒满洲人所立之北京野蛮政府。 ——邹容《革命军》
(3)组织: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华兴会、光复会)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示意图
华兴会骨干成员合影
革命团体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兴中会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公强会 1901年 梅际郇、童显懋 重庆
华兴会 1903年 黄兴、宋教仁 长沙
光复会 1904年 蔡元培、陶成章 上海
易知社 1904年 张惟圣、虞维煦 江西
岳王会 1905年 陈独秀、柏文蔚 安徽
日知会 1906年 刘静庵 武昌
根据图片,概括革命团体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分布范围广,相对比较分散,不集中,不利于进行革命。
(4)领导: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创建最早的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问题探究: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同盟会成立
中国同盟会会徽
目的
时间
地点
政治纲领
领导
机关报
性质
意义
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或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孙中山《革命原起》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利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兴中会 同盟会

同 性质
时间
地点
目的
纲领
产生
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日本东京
振兴中华
集中革命力量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
合众政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产物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
3.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革命条件 三民主义 政治纲领 阐释
前提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核心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补充发展 平均地权 核定全国地价,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民族
民权
民生
【问题思考】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积极性
局限性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3.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1.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主张,对帝国主义还抱有一定的幻想;
2.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述。
【合作探究】: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革命者的牺牲与传承

三、革命志士的奋斗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地位
影响
1.萍浏醴(lǐ)起义
1906年冬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同盟会刘道一、蔡绍南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刘道一(1884-1906年)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2.安庆、绍兴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1907年夏
安庆、绍兴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秋瑾
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徐锡麟,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曾游历日本。1905年在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宣传革命排满,暗中积蓄革命力量。与秋瑾策划皖、浙同时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杀。
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巾帼英雄、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 (1875-1907年)
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提倡男女平等
参加安庆起义,被叛徒出卖慷慨赴死
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遗言
“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而流血牺牲的,请从我秋瑾开始吧!”
3.黄花岗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过程
结果
意义
1911年4月
广州
黄兴、赵声
黄兴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吓得爬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后来武昌起义成功准备了条件。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失败的原因:群众基础薄弱;准备不足(人员不足、弹药缺乏、仓促起事)。
作用:动摇了专制统治;锤炼了革命力量;促进了民众觉醒。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结果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失败
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失败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失败
1911 黄兴 黄花岗起义 失败
“徐锡麟本可以是一个锦衣玉食、前途光明的人。但他却为了民族大义放弃了家庭,成为了一个义无返顾的旧民主主义激进革命家。” ——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
这些革命志士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勇于为理想献身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孙中山遗嘱】
“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广东省中山市是中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 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问题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纪念孙中山?
国庆期间孙中山巨幅画像亮相天安门广场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忠诚的继承者
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随堂练习
1.据统计,1894—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
2.革命党人秋瑾曾写下“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体现了革命志士( )
A.支持虎门销烟的决心 B.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C.创办洋务企业的热情 D.坚定捍卫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意志
3.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陈独秀 B.章炳麟 C.孙中山 D.陈天华
4.口号和漫画往往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漫画《孙中山1905》(见图)中众人高呼的口号最有可能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B
B
C
A
5.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他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近代建立的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国民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共产党
6.近代报刊杂志的创办深刻地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国闻报》 B.《青年杂志》 C.《民报》 D.《解放日报》
7.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的日子。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以“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唤醒民族觉醒。下列属于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B.提出三民主义
C.领导萍浏醴起义 D.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此后,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徐锡麟。黄兴等人陆续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各地也纷纷响应。这表明( )
A.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C.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D.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9.下列历史人物与其革命活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陈天华创作《革命军》
C.邹容创作《猛回头》 D.秋瑾领导广西起义
C
C
B
B
A
10.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他意在表明孙中山( )
A.早年开展大量革命 B.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C.三民主义已经实现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11.孙中山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恢复中华”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12.邹容的《革命军》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该书表达的内容可能有( )
A.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变法图强的政治诉求
C.共和制度的创制尝试 D.平易通俗的文学革命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894-1905年,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都一直是抱持反满的民族主义;190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表明孙中山已确立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的近代民族主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B
D
C
孙中山反帝建国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成熟起来,这个阶段的民族主义,是以建立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为基本目标的。 ——摘编自耿云志《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在第一阶段创建的革命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第二阶段建立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写出其组织的以“七十二烈士”闻名的反清起义的名称。
(3)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三阶段在目标上的变化。
14.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①观点正确;②史论结合。)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
组织:兴中会。 活动: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准备发动反清起义等。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第一阶段是反满;第二阶段是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第三阶段是建立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观点: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
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之际,孙中山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1911年, 在他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所以,综上所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