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了解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单元导读单元整体感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二)核心概念明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称民主革命或民主主义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可以根据革命的领导权划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两种类型。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也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其革命旨在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及其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是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如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等。单元整体感知(三)单元知识建构单元整体感知导入新课第8课 中国同盟会核心素养:1.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知道革命志士在武昌起义前发动的起义概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运用史料分析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认识三民主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之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事迹,感受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人物简介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0岁14岁18岁1866年出生在广东翠亨村,一个衰落的农村家庭入村私熟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农民家庭初入学堂新式教育前去夏威夷,接受西式教育香港学医归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20至26岁20岁进入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22岁考入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的前身)。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考试成绩为“最优异”。香港学文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892年从香港的医学院毕业后开始救人。1岁2.思想转变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材料1:(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1)第一次转变:医人→ 医国弃医从政材料2:“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李鸿章未给予回应。材料3:“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2)第二次转变:变法自强改革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3.革命活动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成立兴中会发起:孙中山时间:1894年11月地点:美国 檀香山宗旨:振兴中华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2)发动广州起义3.革命活动时间:地点:人物:结果:1895年广州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材料4: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不得不稍易以强迫。——《伦敦蒙难纪》,黄季陆编:《总理全集》,第3页。断发改装, 坚定革命信念孙中山为筹集革命经费而发行的债券陆皓东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陆皓东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3)流亡海外宣传革命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3.革命活动奔赴加拿大宣传救国救民真理(1897.7,31岁)往返日本、香港等地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897.10-1899,31-33岁)策动惠州起义,不幸失败(1900,33岁)流亡美国时被旧金山移民局关押入境美国联络革命者(1904,34岁)远赴伦敦、遭遇绑架(1896.10,30岁)流亡英国时写的《伦敦蒙难记》流亡日本时的孙中山(中)流亡期间,孙中山创办报刊四处演讲、宣传动员革命、募捐筹集经费、筹建学校……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4次到马来西亚、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9次到新加坡、2次到泰国、15次到日本……总计行程达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1.成立背景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丑条约》签订(1)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高涨;材料5: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时间 地点 领导 结果1895年 广州 兴中会 遭破坏1898年 皖赣湘鄂等地 自立军 失败1900年 惠州 兴中会 被迫解散1904年 长沙 华兴会 遭破坏材料6: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2)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1.成立背景革命团体 时间 领导人 地点兴中会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公强会 1901年 梅际郇、童显懋 重庆华兴会 1903年 黄兴、宋教仁 长沙光复会 1904年 蔡元培、陶成章 上海易知社 1904年 张惟圣、虞维煦 江西岳王会 1905年 陈独秀、柏文蔚 安徽日知会 1906年 刘静庵 武昌(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4)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材料7: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成立的革命团体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材料8: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逸仙﹒自序》(5)领导基础: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材料9: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6)教训: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集中革命力量。1.成立背景2.成立概况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目的时间地点基础政治纲领领导机构机关报性质意义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日本东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民报》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满清统治者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统一领导同盟会成员合影3.指导思想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材料10: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民报》编辑负责人初为张继,其后为章炳麟,20期后为陶成章。共出26期。主要撰稿人有章炳麟、马君武,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陈去病、柳亚子、苏曼殊等。曾同改良派所办《新民丛报》展开尖锐论战,对于抵制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宣传革命派的革命主张,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进步作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平等和民选。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分化。首要前提核心任务补充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完整、系统的革命理论体系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二、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3.指导思想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素养提升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材料11:近30年的革命生涯,11次举行武装起义,3次建立革命政权;一生奔走,倡导民主,反对独裁,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材料12:从“医人”到“医国”,提出“天下为公”、“民生主义”思想,关注民生第一人。材料13: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遭拒绝,遂创兴中会,开始革命;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从驱除鞑虏到追求民主共和;到1924年开始联俄联共。愈挫愈奋的斗争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心系大众的人民情怀通过以上学习,你可以感受到孙中山的哪些精神?三、革命志士的奋斗:【时空观念】据图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主要起义有哪些?这些起义布局有何特点?结果如何?萍浏醴起义晥浙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特点:地处华南沿海地区;群众基础薄弱,准备不足;人员不足、弹药缺乏、仓促起事。失 败三、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示意图浏阳萍乡醴陵湖南江西3万人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地位:影响:1906年冬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刘道一、蔡绍南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刘道一(1884-1906年)天地方兴三字狱,但期吾道不终孤。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刘道一三、革命志士的奋斗:2.晥浙起义时间:地点:人物:目标:结果:1907年夏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害徐锡麟、秋瑾安徽安庆、浙江绍兴徐锡麟秋瑾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曾游历日本。1905年在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宣传革命排满,暗中积蓄革命力量。与秋瑾策划皖、浙同时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杀。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提倡男女平等参加安庆起义,被叛徒出卖慷慨赴死只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遗言同盟会群英中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巾帼英雄、鉴湖女侠秋瑾三、革命志士的奋斗:3.广西起义时间: 地点:人物:目标: 结果:袭取镇南关失败孙中山、黄兴1907年广西镇南关黄兴1874年—1916年孙中山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三、革命志士的奋斗:4.广州起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1911年4月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黄兴、赵声广州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后,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素养提升【家国情怀】这些革命志士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黄兴绝笔书材料15: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林觉民《与妻书》“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素养提升【家国情怀】这些革命志士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刘道一22岁就义徐锡麟35岁就义秋瑾32岁就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平均年龄29岁在最美好的年华,他们选择把自己当做祭品,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苦难深重的古老中国的黎明钟声!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为理想献身……三、革命志士的奋斗:材料14: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时间 领导者 起义 结果1906 刘道一等 萍浏醴起义 失败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失败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失败1911 黄兴 黄花岗起义 失败【历史解释】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为什么有重要作用?虽遭失败,革命党人和群众的英勇战斗无疑促进了广大人民的觉醒,在政治上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从而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课堂小结成立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成立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建团体宣传革命统一政党领导革命高举旗帜思想先行浴血拼争信念如磐革命志士奋斗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黄花岗检测提升1.(天津市河西区24-25八下期末)“痛只痛,甲午年,打下败阵。痛只痛,庚子岁,惨遭杀伤。痛只痛,割去地,万古不返。痛只痛,所赔款,永世难偿……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这份资料出自( )A.太平天国的告民书 B.维新派的变法宣言C.革命党人的宣传册 D.北洋政府改革方案2.(2025·河南·中考真题)据统计,1894—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CB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这段材料体现了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 C.联俄联共 D.扶助农工4.(2025·安徽安庆·三模)口号和漫画往往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漫画《孙中山1905》(见图)中众人高呼的口号最有可能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民主统一,和平建国AA5.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6. 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鼓舞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