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九一八事变一、九一八事变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1.背景:材料二: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战略方针。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企图侵略中国东北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四: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控制了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在此驻扎军队。1919年,关东军司令部正式组建,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最高指挥机关。材料六:1930年—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材料五:“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②日本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在东北驻军④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⑤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一、九一八事变2.概况:①时间:⑤经过:②地点:③借口:④策划者: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事件炸毁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占领沈阳日本关东军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⑥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一、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东北掠夺物资屠杀无辜百姓奴化教育局部抗战开始二、局部抗战开始1.背景:①九 一 八事变爆发两天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 率先提出武装抗日的主张②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 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 略。材料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打倒各派国民党,打倒一切军阀!变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对中国革命的战争为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打倒……——《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 1931年9月20日材料二:“我们必须坚决地公开地向广大群众......特别要加强中、韩劳苦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和组织,十倍加紧在日本一切企业中的争斗”,并且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号召和领导广大群众进行反日斗争。——《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1931年9月22日二、局部抗战开始2.表现:①1931年11月,东北军将领马占山指挥所部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②1932年,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尚志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城偕亡”马占山杨靖宇③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5昼夜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5岁。他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二、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后,赵 一 曼根据党的指示进入东北工作。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同年11月,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为掩护部队,身受重伤被俘。在狱中,日军对其采用老虎凳、喷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仍坚贞不 屈,最后英勇就义,仅31岁。“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05-1936)为国家、为民族甘愿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二、局部抗战开始知识补充: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但由于孤立无援,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第二十九军官兵在长城一线的喜峰口战斗中杀伤大量日军。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率部在察哈尔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喜峰口战役战斗异常激烈,二十九军用大刀与敌肉搏,粉碎敌人两天内占领长城的计划。“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就是当时著名的作曲家麦新专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冯玉祥吉鸿昌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三、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东北沦陷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华北危机1.背景:材料一: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政府继续对日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国民党:不抵抗的妥协政策。材料二: 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 “八一宣言”中提出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三: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严峻的形势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爱国学生:反对内战,支持联合抗战。发起一二·九运动三、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概况:①时间:②地点:④领导:⑥性质:⑦结果:⑤口号:③主力:⑧影响: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中国共产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青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学生遭到反动军警的暴力镇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935年底,中共瓦窑堡召开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冬,傅作义指挥所部在绥远击退日伪军进攻,共歼敌2000余人,取得百灵庙大捷,令国人振奋。1936年,傅作义率领部队收复百灵庙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四、西安事变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 (cù) … … 绥东战起,群情鼎沸, 士气激昂。丁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 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 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sǒu) 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 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1.背景(原因):①东北沦亡、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②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坚持妥协政策,置民族大义于不顾。③西安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请愿,呼吁抗日。四、西安事变激烈的争辩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苦口婆心的劝谏声泪俱下的哭谏1936年12月初,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 ——蒋介石兵 谏攘外必先安内四、西安事变2.概况:①时间:②人物: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③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④经过:⑤结果: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四、西安事变3.意义:材料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1945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二:“西安事变是划时代的转变,是新阶段的开始!”——毛泽东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之前 西安事变 之后国共关系 剿共、内战 和平 解决民众抗日 分散、自发的局部抗战联合抗日有组织有纪律的联合抗战②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局部抗战开始1931年9月18日一二 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柳条湖事件五、课堂小结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抗日义勇军、嫩江桥血战、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1935年12月9日东北三省沦陷马占山、杨靖宇、赵一曼、冯玉祥、吉鸿昌沈阳张学良、杨虎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六、链接中考1、(2025·江苏苏州)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与张学良长谈至深夜,张学良同意放蒋。18日,周恩来与杨虎城会晤,杨虎城说:“共产党置党派历史深仇于不顾,以民族利益为重,对蒋介石以德报怨,令人钦佩。……既然张副司令同中共意见一致,我无不乐从。”周恩来的努力( )A.促使张、杨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B.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使蒋介石放弃了反共立场b六、链接中考2、(2023·湖南张家界)某校学生暑期去西安研学旅行,导游在介绍华清池时说道:“1936年12月12日,曾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该事件和平解决的重要影响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c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谢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