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幻灯片 1:课程标题
标题:6.18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明确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定位,理解两者在全民族抗战中的相互关系。
掌握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及其意义,认识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的抵抗作用。
了解敌后战场的开辟过程、主要作战形式及根据地建设,理解共产党在敌后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体会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抗战的重要性,认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幻灯片 3: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战略定位
正面战场:由国民党军队为主力承担,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战场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战、运动战,承担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阻滞日军推进的任务,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开辟,主要在日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日军兵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逐渐成为抗战中后期的中流砥柱。
相互关系: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正面战场的抵抗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两者缺一不可,共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幻灯片 4: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抗战初期)
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 —11 月)
背景: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上海,企图迅速占领中国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经过:国民党军队投入大量兵力,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坚守上海三个月之久。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奋勇抗击日军,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意义: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狂妄计划,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沿海工业内迁和战略物资转移争取了时间。
太原会战(1937 年 9 月 —11 月)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后,向山西进攻,企图夺取华北战略要地。
经过:国民党军队在山西组织防御,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随后,双方在忻口等地展开激战,国民党军队将领郝梦龄壮烈殉国。
意义:太原会战是国共两党在抗战初期配合较好的一次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迟滞了日军在华北的进攻步伐。
徐州会战(1938 年 1 月 —5 月)
背景: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和华中战场,发动了徐州会战。
经过: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
意义:台儿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武汉会战(1938 年 6 月 —10 月)
背景:日军为占领武汉,迫使国民政府屈服,发动了武汉会战。
经过:国民党军队投入大量兵力,在武汉外围与日军展开大规模战斗,坚守数月之久。
意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日军虽然占领了武汉,但损失惨重,自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幻灯片 5:正面战场的作用与局限
主要作用
抗击日军战略进攻: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承担了抗击日军主力进攻的任务,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迟滞了日军的推进速度,为抗日战争的持久进行奠定了基础。
鼓舞民族士气:正面战场的抵抗展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无畏,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争取国际关注:正面战场的抗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中国争取国际援助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战略战术失误: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采取了单纯的阵地防御战,缺乏灵活机动的战术,导致损失惨重。
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抗战,使得正面战场的抵抗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后期消极抗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逐渐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正面战场的作用逐渐减弱。
幻灯片 6 抱歉,当前无法继续生成,请重试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听歌学史
“到敌人后方去”是指什么?
敌后战场是由谁领导的?
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
一、正面战场
1.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板垣征四郎
日军第5师团
日本陆军甲级师团
王牌部队


林 彪
八路军115师
历经长征的英雄部队
第一次与日军交锋
平型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首捷亮剑平型关
首捷亮剑平型关
2.概况:
(1)时间:
(2)地点:
(3)部队:
(4)歼敌: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林彪率领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图一
关注:
台儿庄、
徐州、
胶济铁路、
津浦铁路
台儿庄大捷
材料二:台儿庄战役大事记(部分)
4月2日,第27师……凭借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到最后。此敌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
4月5日中国政府各路军队抵达台儿庄,向日本发起进攻。第31师在台儿庄内展开巷战,用大刀奋力砍杀日军。我军伤亡15000余人,击溃日军20000余人的进攻,歼敌近8000人。取得抗战以来我国军事上重大胜利。
——张宪文、李继峰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二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津浦线英雄永垂不朽!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图一
关注:
重庆、
武昌、
上海、
万家岭、平汉铁路、
粤汉铁路
武汉会战
材料三:
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宣告已迁都重庆,但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和工商业基础使武汉成为战时中国事实上的军事、政治及文化中心。日军于5月底已决定于秋季攻占武汉,并视攻占武汉、控制中原要地为压迫中国政府投降的最大机会。围绕保卫大武汉这一中心任务,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热忱迅速达到高潮。
——张宪文、李继峰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二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张自忠(1891-1940年)
山东临清人,第五战
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
令,抗日名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图一
关注:
长沙、
武昌、
广州、
粤汉铁路
第三次长沙会战
材料五: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力投入及损失: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二、敌后战场
时间
目的
发展
作用
中枢
伏击战 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
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1940年
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创建16块抗日根据地
牵制和抗击大量日军
敌后战场指挥中枢是延安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二、敌后战场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概况
2.百团大战破囚笼
背景: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概况:
(1)时间:
(2)地点:
(3)领导:
(4)目标:
1940年夏
华北
彭德怀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彭德怀
我们的口号是: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
(5)结果:
历时数月,战果辉煌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囚笼政策
1
意义:
材料一: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贺电
材料二: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彭德怀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百团大战破囚笼
宁儿如晤:
日前接到你外祖父的来信,知道你去年下学期成绩很坏,名列丙等,想你天资不算差,只要稍微勤奋,最优等虽不可得,优等谅必可能,今竟名列丙等,真使我增加无限的忧思。
我身为军人,现在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战,完成我军人的天职,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就全靠你们这辈人了。而是否能担负起这一重任,全是你们儿童时期修养造诣所决定的。希望你细细品味我这番话,不懂之处,请你外祖父给你解释,你要牢记勿忘。
手此顺询。近好。
父 孟手示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
山东滕县军次
见字如面
游击战
麻雀战:三五成群,目标小速度快
破袭战: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地道战:形成内外联防
3.反“扫荡”作战
作战方式:
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左权(1905-1942年),湖南醴陵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这一策略改变带来什么影响?
(1)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亲日派
(2)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国民党顽固派
(一)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新四军军部和9000人的支队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的伏击。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难。
1941年1月4日-13日
1941年1月4日-13日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挽词
叶挺
项英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
[1]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2]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3]工厂内迁: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4]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
回国参战。
[5]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二)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6]台湾同胞: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抵制奴化教育。
四、东方主战场
1941年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1942年 美英苏中四国领衔,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轰动世界
材料二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罗斯福
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1.“第一仗,我们就给了日本人一个下马威。”当年的司号员强勇回忆,“激战一天,歼敌1000余人……缴获的呢子大衣,足够115师每人一件。”这场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A
课时训练
2.《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
A.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我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D
3.[2025年1月太原期末]1938年,一场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湖北、河南等四省。这场会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使得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破灭
D
4.[2025·唐山月考]“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曲出现的背景是(  )
A.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主力决战
D.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A
5.[2024·苏州中考]1940年,某报社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这篇社论反映出(  )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C.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的积极影响
C
6.[2025年1月太原期末]构建知识结构图有利于聚焦主题,整合思维。根据下面结构图判断,“?”处要填写的主题是(  )
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B.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
C.敌后战场的艰苦抗战
D.海外侨胞的团结助战
A
7.(新情境)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以上数据主要说明(  )
A.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C.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地位已无足轻重
D.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A
8.(教材素材)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捆住日军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由此可知(  )
A.中国的抗日战争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支持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抗日战争扭转了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屡败局面
D.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B
9.(跨学科·美术)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面是张乐平发表的抗日救亡漫画。该作品用遒劲圆润的线条和写实又适当夸张的人物造型,凸现出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或举钢枪,或举拳头,振臂高呼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
A.赞颂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意志
B.肯定敌后战场抗战取得巨大成果
C.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支持
D.说明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A
点拨:根据题干可知,该漫画作品凸现出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或举钢枪,或举拳头,振臂高呼的形象,目的在于赞颂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意志,A正确。漫画主要赞扬了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意志,没有具体指明是敌后战场取得的巨大成果,排除B;该漫画没有体现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支持,排除C;漫画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排除D。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的“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面对日本进攻时,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1)根据材料指出,国共两党在战略和作战方针上的相同点。(4分)
相同点: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都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4分)
(2)根据材料归纳,国共两党在实际抗战过程中不同的表现。(4分)
表现:中国共产党较好地执行了游击战术,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中国共产党真正依靠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4分)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实际作战过程中国共两党不同的表现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4分)
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2分)启示:应采取灵活多变的作战方针,充分依靠人民或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等。(2分)
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社会各界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伏击战
百团大战
游击战
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
工人阶级
海外华侨、港澳同胞
文艺界
台湾同胞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