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 19 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组织者 和推动者。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②1937年8月,中共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11月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①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明确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理论上为抗战提供指导。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汪精卫《最后关头》“亡国论”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1938年10月,《中央周刊》“速胜论”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连续七天七夜,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雄文——《论持久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抗日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意义:《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①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②1939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③在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时,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统一战线团结抗战大局,化解危机。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政治上:按照“三三制”原则,实施民主建政经济上:①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②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5、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材料一: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选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二:中国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之久,中国军队共进行大小战斗近20余万起。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作战12.5万余次。中国军队共歼灭日、伪军268万余人。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选自陈振江、江沛《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年的时候,联合国家必胜、法西斯国家必败的形势已经确定。这时中国各派政治势力都在考虑争取自己在胜利后的中国的有利政治地位,拿出自己对战后中国的主张。——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国民党1945年5月,在重庆召开国民党六大拒绝联合政府,坚持一党专政,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蒋介石在开幕词中诬称共产党是“假借民主名义,僭窃民权,便利私图,陷国事于紊乱无法的状态。”——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共产党1945年4月—6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2.概况:③内容上:②地点:①时间:1945年4—6月陕西延安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2>政治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总结经验: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总结了抗战的丰富经验。<3>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4>思想上: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意义: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1.战略反攻(国际):①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事结束。②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③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代表在德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⑤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进攻关东军。2.战略反攻(国内):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的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击败日本侵略者。3.日本投降:《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报纸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历经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战争名称 时间 中国人民的抗战与探索 结果鸦片战争 1840-1842 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洋务运动 失败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失败抗日战争 1931-1945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 胜利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的侵华战争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材料二:80年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②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材料三: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逸费,帮助日军般运炮弹。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抗战地理二》③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材料四:“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对塑造当今世界格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界应该铭记中国为二战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米特④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材料五: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站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都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徐中约《中国近代史》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崇高的声誉。5.抗战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四、课堂小结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4月至6月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五、链接中考1、(2025·黑龙江绥化)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大会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b2、(2025·江苏苏州)这枚邮票意在展示( )A.东北抗联的艰苦抗战B.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C.海外华侨的无私奉献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d五、链接中考3、(2025·云南)1939年创作的一首陕西民歌唱道:“大脚参加自卫军,小脚参加慰劳队,男男女女都工作,生产劳动是第一。”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方式多样B.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根据地把抗日与生产相结合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c五、链接中考4、(2025·江苏扬州)下表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侵华日军兵力及中国军队抗击情况比较,可用于佐证中国共产党( )d年份 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中国共产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国民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 中国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1939年 86 54 32 62% 38%1941年 61 46 15 75% 25%1944年 73 46.8 26.2 64% 36%1945年 108.85 75.87 32.98 69% 31%A.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D.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谢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