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按照要求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 下侧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结合所学判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隋朝的历史贡献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科举取士,成为历朝选官主要制度A. 修建都江堰 B. 修筑长城 C. 开通大运河 D. 营建北京城2. 东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只有5%左右,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约为16%,北宋时期则达到46%。这说明科举制( )A. 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B. 加强了皇帝在用人上的权力C. 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 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3. 下图反映了( )A.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B.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C. 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 D.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4. 《新唐书》记载:“唐制,凡诏旨敕令,中书省定旨撰拟,门下省审议驳正,必得中书、门下一致,方可颁行尚书省施行。”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察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5. 唐朝前期,敦煌地区不仅有西域商人的聚落,沿途还有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城内店肆林立,出现了“兴胡之旅,岁月相继”的景象。这说明,当时敦煌( )A. 战略位置很重要 B. 商业贸易发达 C. 是北方经济中心 D. 文化繁荣兴盛6. 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格内容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 贞观十三年 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龙元年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十三年200 304 380 615 841 906.9A. 中央集权强化 B. 民族政策开明 C. 中外交往频繁 D. 社会经济发展7. 一组同学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唐朝时期的钱币资料,它们可用于探究当时( )A. 中外交流的发展 B. 政治制度的完善C. 民族关系的和睦 D. 文学艺术的繁荣8.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A. 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 B.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 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 D. 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9. 下面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10. 宋初统治者针对唐末以来武将专权、政权动荡的历史积弊,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以下史事中旨在践行这一方针的是( )A. 陈桥兵变 B. 杯酒释兵权 C. 设立知州 D. 岳飞抗金11. 北魏鲜卑族统治者践行“脱夷统华”理论;建立后唐、后晋、后汉的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建构中原政权;契丹族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宣称“我本中国”。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 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完善C. 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 D. 大一统思想发展演进12. “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段材料评价的应是( )A. 分封制度 B. 郡县制度 C. 三省六部制度 D. 行省制度13.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等以女性命名的著名店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宋代( )A. 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 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C. 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 坊市发展已打破时空限制14. 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C.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 到晋商票号办理存款15. 下侧柱状图体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变化的情况。该变化情况产生的影响是( )A. 出现光武中兴 B. 北方战乱不断 C. 畅通南北交通 D. 经济重心南移16. 元朝时,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四大发明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及各类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西方的药物、数学等也传到中国,这主要得益于( )A. 发达海陆交通 B. 行省制度的建立 C. 元朝辽阔的疆域 D. 繁荣的科技文化17. 《史记》和《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下列史事从两本史书中都可以查阅到的是( )A. 炎黄联盟 B. 齐桓公称霸 C. 文景之治 D. 岳飞抗金18. 据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他共处理奏章1160件,涉及事项3291件,平均每天要决断400多件政务,即使他勤政不辍,仍感力不从心。这可用来说明明朝( )A. 扩大六部权限,分散决策压力 B. 恢复丞相制,分理朝政C. 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制必要性 D. 推行“票拟”制度意义19. 下列古代的历史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 司马迁 B. 王羲之 C. 岳飞 D. 郑和20. 自金瓶掣签制度确立以来,共有11位达赖、班禅转世,其中有5位经当时中央政府特批免签,其余6位均由金瓶掣签认定。这( )A. 促进了古代选官制度变革 B. 平定扰乱地方的分离势力C. 维护国家对西藏的管辖权 D. 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原则21.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及巩固西北边疆所采取的措施,其中①处应为( )A. 设立宣政院管辖 B. 设置驻藏大臣 C. 平定噶尔丹叛乱 D. 新疆建立行省22. 《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康雍乾时期)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由此看出清代( )A. 思想文化控制强化 B. 实行闭关政策 C. 中外交流基本停滞 D. 推行八股取士23. 学术界普遍认为,花生大约在崇祯年间从东南亚经海路传入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到清代以后,才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培育和种植。花生传入中国( )A. 受郑和下西洋直接影响 B. 表明政府放弃海禁政策C. 得到崇祯皇帝大力支持 D. 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24. 某同学在学校组织的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了“废除丞相”“戚继光抗倭”“设置台湾府”“晋商和徽商”等资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C. 繁荣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5. 某班学生开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已经搜集到部分素材(下侧)还可以推荐的素材有( )蔡伦与造纸术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祖冲之与圆周率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①司马迁与《史记》 ②王羲之与《兰亭集序》③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④宋应星与《天工开物》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7分,29题10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唐朝是一个繁荣开放的朝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某校七年级(1)班就唐朝的开明君主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励精图治·英明显】材料一 如下图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是非功过·论女皇】材料三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毛泽东(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是以民为本,列举一项体现了这一思想他的统治措施。(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的用人原则。(3)结合材料三,谈谈武则天为唐朝鼎盛局面的出现作出了哪些贡献。2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彰显着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管理之谋】【相处之道】材料一 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双方通过深入交流,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们也贯彻“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摘编自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治边之策】元朝 清朝东南 设置①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西北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辖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置②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西南 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 设置③__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根据所学知识,图1所示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中,锦衣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的特务机构?图4清朝最有可能“跪受笔录”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是什么?图2、图3、图4这3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唐蕃和亲的意义。材料二辽宋保持着和平局面的出现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3)元朝、清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们统治时期,都设置了机构,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表格的内容。(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历史上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关系?28. 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变迁,也影响着历史发展走向。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探究隋唐以来的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请你参与合作。【农耕智慧】图1 图2 图3 图4(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请根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唐朝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图3所示的宋朝的拔秧工具的应用提高了哪一种粮食作物的劳动效率?图4是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请写出其作者及所处的朝代。【清明盛世】材料一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 米每斗值两钱。——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2)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请分别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盛世局面 【深远变化】材料三: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图5北宋纸币铜版拓片(3)图5所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这一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 【海外贸易】材料四 两宋期间, 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 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 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杭侃《两宋: 在繁华中沉没》材料五 (清朝前期) 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 仅限于广州一地, 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基辛格《论中国》(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分别指出宋朝和清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五反映的清朝的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5)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29. 中医药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任务一:梳理中医成就朝代 人物 中医药学发展成就战国至西汉 扁鹊 已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多位医家整理而成 《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 ② 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唐朝 孙思藐 《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唐高宗时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被译为多种文字。——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1)请将表格①②两处补充完整。根据表格内容概括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特点。任务二:领略医著经典东汉末年,张仲景在谈到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背景时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怠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伤寒论·序》(旧药物著作)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叨史·李时珍传》(2)依据材料,归纳《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撰写过程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说出《本草纲目》的历史地位。任务三:感悟国粹启新材料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命观、健康观,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强调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摘编自程纯、胡刚《坚定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依据材料,概括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医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按照要求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C【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A【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D【25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7分,29题10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问题:认识到君舟民水,得民心者得天下,以民为本。原则: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3)贡献: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任写两点满分)【27题答案】【答案】(1)皇帝:朱元璋。机构: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强化)。(2)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事件:澶渊之盟。 (3)填充:①澎湖巡检司;②伊犁将军;③驻藏大臣。(4)关系:历史上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28题答案】【答案】(1)名称:图1:曲辕犁;图2:筒车。作物:水稻。作者及朝代:徐光启;明朝。(2)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纸币:交子。表现: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种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棉花大量栽培等。变化: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时间:唐朝中期。 (4)名称:市舶司;广州十三行。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固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5)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国家政策的推动;统治者重视等。【29题答案】【答案】(1)补充:①《黄帝内经》;②华佗。特点:源远流长;诊断方法独特;重整理与总结等。(2)共同特点:博采众长。历史地位: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3)弘扬: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