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导入新课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清军收复新疆形势图
19世纪,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外部列强虎视眈眈,内部社会矛盾重重。而创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就是当时的人们为了改变国家命运作出的一次大胆尝试。
新疆被侵占,左宗棠挺身而出,带着将士们历经艰难,最终收复新疆。
主题一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内忧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恭亲王奕?: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两江总督曾国藩: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探究:洋务运动中的代表想要“练兵制器”的目的和途
径是什么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洋务运动
李鸿章日记探
大清病证
材料一:今天,我军和太平军在青浦大战了一场,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友军美国人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帮忙,很可能已经全军覆灭了。这也让我想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军和英法联军交战的情况。用我们的刀盾去对抗英法的枪炮,往往还没有看到敌人,我军已经倒下一大片。看来,我军的实力实在太弱了,必须改良武器装备,给他们配备洋枪洋炮。
材料二:今天“老佛爷”让我接管了户部。我让有关的官员拿来账本,想查看一下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可看到却吓我一跳,竟然只有白银300多万两,连赔给英法的赔款都不够。
材料三:我们从德国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没有人能看明白。这让我想起了鸦片战争结束时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看来我们的人才实在太少了,是到了要培养一批翻译人才的时候了。
清政府面临哪些弱势?
军事上弱——武器落后,财政上穷——国库空虚,人才上少——人才缺乏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1862年京师
同文馆成立
清政府该怎样学习西方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清政府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军事工业。其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官办军事工业。同时,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小农经济为财政基础的清政府根本无力承担,于是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政府以“求富”为口号,又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材料一:“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三: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四: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求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中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了回去就算了。
——俾斯麦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尝试从不同的方面评价洋务运动。
失败原因:
材料一:时人曾形容道,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摘编自汪康年《论政界之不宜自营实业》
材料二:(唐胥铁路)“行车未久,都中言官复连奏弹勤,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在这种情况下,慈禧降谕禁止机车行驶。……小火车被禁驶后,用骡马拉的运煤大车再次行驶于唐胥铁路的轨道上。
——摘编自黄一琨《唐胥铁路之铁路与皇陵》
材料三: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说说洋务运动的结果。
甲午一战,晚清洋务运动中最大的军事成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标志着持续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洋务派内部的腐败;旧势力、旧思想的阻挠和破坏;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其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主题二
列强侵略的加剧——
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哪些地区遭遇边疆危机?
1.美、日侵略台湾——东南海疆危机
2.收复新疆——西北边疆危机
3.中法战争——西南边疆危机
核心总结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虽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但开启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国边疆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但东南海疆的危机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我们需要以此为鉴,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19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求富。发起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
A. 曾 国 藩 B. 李 鸿 章 C. 康 有 为 D.张之洞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奕 说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A
C
B
素养检测
4.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面对外来入侵,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率领装备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这位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 ( )
A.张之洞 B.左宗棠 C.曾国藩 D.李鸿章
5.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 )
A.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B.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削弱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央
D.安抚边疆少数民族
B
A
问题解答
思考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为什么却未能有效抵御边疆危机
答案 (1)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来看:
目的上: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非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体制。这使得改革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无法触及阻碍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等深层次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应对边疆危机的综合能力。
经济结构上: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民用企业虽有发展,但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封建衙门式的腐败问题,效率低下,无法为抵御边疆危机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军事改革不彻底:洋务派筹建了新式海军,如北洋水师等,但军队管理理念落后,训练水平有限。同时,海军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舰队之间协同作战能力差,在面对列强侵略时难以有效发挥战斗力。
问题解答
(2)从外部因素看:
列强侵略加剧: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扩张欲望强烈,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中国边疆危机全面爆发,压力巨大。
国际环境不利:在国际上,中国处于弱国地位,列强相互勾结,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往往相互配合,使中国在应对边疆危机时面临多重压力,难以获得外部支持。
综上所述,尽管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的不利因素,未能有效抵御边疆危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