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目录






帝制复辟——袁世凯的“皇帝梦”
军阀割据——纷争割据民不聊生
护国战争——共和制度的生死保卫战
1914年11月,袁世凯身穿黑色十二章衮服,缓缓登上天坛圜丘,举行祭天之礼。十二章衮服正是皇帝祭祀时的礼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袁世凯此举意在传递什么信息
他是如何复辟帝制的 在他死后军阀割据的情况是怎样的
导入新课
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活动
一、帝制复辟——袁世凯的“皇帝梦”
材料:(1913年)10月6日,第一届国会选举民国第一届大总统。袁世凯的亲信梁士诒组织起数百人的“公民团”,围困国会会场,声言“不选袁世凯为大总统,不许出议场。”议员们投票两轮,袁世凯未能获得法定当选的票数。一直僵持到午夜,饥困交加的议员们无可奈何,终于以多数票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公民团”才一哄而散。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在闹剧中登场。袁世凯选择在紫禁城内的太和殿宣誓就职,说明了什么
太和殿是明清两朝皇帝登基的地方,袁世凯选择在这里就职,他有想当皇帝的野心。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帝制复辟——袁世凯的“皇帝梦”
袁世凯为了“皇帝梦”作了哪些准备
1913年11月,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并且以参与二次革命的罪名取消了国民党议员的资格。1914年初,国会因法定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至此,实际上袁世凯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独裁地位。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帝制复辟——袁世凯的“皇帝梦”
1914年3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依据材料找一找这两部约法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摘自《中华民国约法》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帝制复辟——袁世凯的“皇帝梦”
袁世凯不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总统的权力,还修改了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此外,总统还可指定继承人,这样就保证了袁世凯的终身任期和将总统之位传给子孙的权力。袁世凯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什么原则
违背了民主与共和原则。
辛亥革命后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包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会等被袁世凯全部废除,专制独裁统治则被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此刻的袁世凯已经成了一个穿着共和外衣的“皇上”,辛亥革命的成果也只剩“民国”这一块空招牌了。为真正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仅对内独裁专制,对外还做了什么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帝制复辟——袁世凯的“皇帝梦”
材料: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承认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特殊权利,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护国战争——共和制度的生死保卫战
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至,何坚不破 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他的行为已经破坏了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誓死捍卫民主共和制度。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护国战争——共和制度的生死保卫战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护国战争
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护国战争——共和制度的生死保卫战
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迅速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乱,将有损之利益。”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申报》
民主革命派的反对、北洋嫡系部属的阳奉阴违;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潮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袁世凯失去亲信与列强的支持。
正如孙中山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三、军阀割据——纷争割据民不聊生
军阀割据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三、军阀割据——纷争割据民不聊生
军阀割据
材料一:各军阀相互勾结,“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据统计,民国初年,仅四川内部军阀混战就达400余次之多。
材料二: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结论:军阀割据时期战争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社会动荡不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核心总结
1912—1928年的中国是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内独裁专制,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一步一步地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葬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不懈地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誓死维护共和制度。这些斗争,虽然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但丝毫没有改变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黑暗现实。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给下表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
A.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C.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B.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3.袁世凯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登基当皇帝,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引发了一次由云南昆明开始的反对帝制复辟的著名革命。这次“革命”指的是 ( )
A.黄花岗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萍浏醴起义
A
C
C
素养检测
4.在护国运动中功勋卓著,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 )
A.黄兴 B.谭嗣同 C.宋教仁 D.蔡锷
5.如下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歌颂了辛亥革命中新军英勇杀敌
C
D
问题解答
思考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仅仅历时83天的“洪宪帝制”宣告失败。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迅速失败
答案 (1)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但他出卖民族利益,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失去亲信与列强的支持,众叛亲离。
(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