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 中国同盟会目录一二二四三六矢志救亡启新程——孙中山早期的觉醒之路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热血铺就复兴途——革命先驱的英勇抗争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孙中山先生为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还赞扬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先驱。孙中山先生将革命事业视为毕生使命,心怀救国救民的宏愿,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勋,其功绩永载史册。回溯历史,孙中山先生是如何踏上革命征程的 中国同盟会的创建有着怎样的背景和意义 三民主义又包含哪些深刻内涵,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入新课一、矢志救亡启新程——孙中山早期的觉醒之路初识孙中山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一个农民家庭。10岁时,开始进私塾读书。1878年,就读于美国檀香山教会学校,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1883年回国后,不久进入香港拔萃书院,1887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攻读。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行医。一、寻革命之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矢志救亡启新程——孙中山早期的觉醒之路孙中山革命生涯的重要转变材料一:“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一、矢志救亡启新程——孙中山早期的觉醒之路通过对比两则材料,说说孙中山的救国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改良”到“革命”。1892年,孙中山凭借优异的成绩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并且获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他在澳门和广州等地都曾经有过行医经验。他的海外学习生活对其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带着寻求国家解救之路的目标,利用医生这个职业进入社会,同时期望能够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实现“挽救国家和人民”的目的。孙中山革命生涯的重要转变一、矢志救亡启新程——孙中山早期的觉醒之路从创建革命团体到组织起义1.兴中会的成立一、矢志救亡启新程——孙中山早期的觉醒之路从创建革命团体到组织起义2.广州起义材料:“当初次之失败也(指1895年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辛丑条约》签订后,民众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材料一: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 早已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陈天华《猛回头》材料二: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邹容《革命军》材料三:华兴会是1904年由黄兴、陈天华等留日学生在长沙组织成立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任会长。光复会成立于1904年,它是由蔡元培、徐锡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组织成立的,蔡元培任会长,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势力最大的革命团体。找出宣传革命思想的人物和著作,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他们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材料: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逸仙·自序》思考: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年轻时的孙中山由关注民众健康转而专注于国家的治理,他开始寻求变革并积极参与反抗清政府的活动,最终成为推动民主运动的重要人物。在他的领导下,创立了革命组织、成立了政治派别,明确提出三民主义,并且发起过多次军事行动。这些举动使其被视为革命党的核心领导力量。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材料一:今日无数的外族,都要灭我们这一族,我们四万万人就合做一个,尚恐怕敌不住他,怎么一起是一起的,全不相关 等到各起都灭完了,难道你这一起保得住吗 依了鄙人的愚见,不如大家合做一个大党……——陈天华材料二:近得孙文自美洲来书,不久将游日本。孙文于革命名已大震,脚迹不能履中国一步。盍缓时日以俟其来。以设会之名奉之孙文。而吾辈得以归国,相机起义,事在必成。随着革命形势的进步,人们开始渴望将各个革命机构联合起来。在这个时候,孙中山的声誉最为显赫,因此他成为建立一个统一政党的主要倡导者,中国同盟会也因此诞生。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中国同盟会成立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概况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中国同盟会成立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三民主义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内涵:在孙中山发表于《民报》的发刊词里,详细解释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作“三民主义”。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之间的联系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三民主义评价:(1)进步性:三民主义是一个相当全面的资产阶级革命理念,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需求,揭示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自由与民主权利的普遍期望,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2)局限性材料一: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候,孙中山就拟定了一个预定在起义成功后由军政府发布的对外宣言。武昌起义后,就由黎元洪把这个宣言送交各国驻汉口领事。宣言中声明承认,以前清政府和各国所定条约继续有效,表示了向帝国主义妥协的外交方针。二、同盟聚力铸信仰——三民主义的时代回响三民主义材料二:中国同盟会的民生主义,主观上想防止贫富不均。它认为,社会经济组织不完善是贫富悬殊的原因,主张用平均地权的方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此外,《民报》上又提出“土地国有”的政策。由于三民主义并未明确提出对抗帝国主义的观点,也没有制定全面的土地革命方针,这就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无法完全实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目标。三、热血铺就复兴途——革命先驱的英勇抗争中国同盟会建立后的革命行动三、热血铺就复兴途——革命先驱的英勇抗争黄花岗起义三、热血铺就复兴途——革命先驱的英勇抗争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材料中展现了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 尽管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四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分析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原因:群众基础不稳固,预备工作不充分;人力资源匮乏、弹药短缺,急于行动。作用:尽管遭遇失败,但革命党人和群众的英勇斗争无疑推动了广大人民的觉醒,给清朝统治者以政治上的打击,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核心总结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未让救亡图存的希望之火熄灭。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又一轮学习西方的革命浪潮。他们奋笔疾书、组建革命团体,积极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同时诞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革命者前行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中国革命运动不断向前发展。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党人怀揣坚定信念,为了理想不屈不挠,他们的奋斗精神和那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跨越百年岁月,至今仍令人震撼。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革命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革命运动带来了新的曙光。板书设计素养检测1.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2.1905年,詹天佑决定兴建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张之洞作为洋务派地方代表之一决定呈奏清朝停止科举考试,而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选择了( )A.建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C.策划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3.毛泽东认为:“从正式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始于孙中山先生”。下列关于孙中山的说法有误的是( )A.他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B.他亲自领导了安庆起义C.他与黄兴领导了广西起义D.他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CBB素养检测4.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A.洪秀全 B.梁启超C.章炳麟 D.孙中山5.在国内的反抗情绪日益增强之际,《辛丑条约》签署之后,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以下哪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强调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性 ( )①《革命军》 ②《猛回头》 ③《警世钟》 ④《天朝田亩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DA问题解答思考 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