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23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23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导入新课
主题一 战之因——偶然事件下的必然冲突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主题三 战之祸——居中调停下的领土侵吞
主题四 战之思——不断沉沦下的初步觉醒
主题一 战之因——偶然事件下的必然冲突
材料: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而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林则徐《软尘私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坚船利炮震惊了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材料中鸦片战争之后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雨过而忘雷之意;绝口不提。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统计表(价值单位:万英镑)
(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
材料二: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摘编自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的报告书
主题一 战之因——偶然事件下的必然冲突
问题探究: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英国对华贸易的状况如何 原因是什么
英国的对华贸易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没有达到英国的预期。原因:一方面,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且大量鸦片涌入,购买力低下。
自诩文明国家的西方列强是否就此止步
并没有,它们蓄意制造“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虽是偶然冲突,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战争不可避免。
主题一 战之因——偶然事件下的必然冲突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在僧格林沁带领下,英法联军惨遭失败,这也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唯一一次胜利。这本是鼓舞人心的胜利,但腐败的清政府却一味妥协求和,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纽约公立图书馆)英军第六十七步兵团
强攻大沽北炮台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观察表格,对比鸦片战争的签字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字国有什么变化
国家变多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尤其是美、俄,打着“调停”的名义掠夺侵略权益。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说出通商口岸的变化趋势。
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特权的增加,反映出西方列强什么样的侵略野心
反映出列强想从政治和外交方面干涉清政府内政。
当英法联军兵临城下,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咸丰皇帝的抉择是什么
仓皇出逃,让弟弟恭亲王奕?留守北京。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占地5000多亩,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材料一:“圆明园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清宫。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准定是一个大打击’。”
分析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根本目的。
使清政府屈服,满足侵略要求。
主题二 战之罪——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
材料研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861年11月25日)
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材料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材料二: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
——恩格斯
马克思所说的“好处”指的是什么
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两则材料反映出俄国怎样的本质
贪婪、狡猾以及虚伪的侵略本质。
主题三 战之祸——居中调停下的领土侵吞
主题三 战之祸——居中调停下的领土侵吞
俄国以“调停有功”自居,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主题四 战之思——不断沉沦下的初步觉醒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更大破坏,《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北方大片领土被割占。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影响中国政治统治中心。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设总理衙门,便于列强从政治、外交方面控制清政府。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破坏中国的内河航运权。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说一说,与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哪些危害。
主题四 战之思——不断沉沦下的初步觉醒
材料一: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一位大臣于1842年11月因仿造火轮船,“内地匠役往往不得其法”,提议从澳门雇觅“夷匠”。这可一下子触动了道光帝的神经,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能让这些危险的“夷匠”入境,连忙下旨阻止。
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根源是什么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固守传统礼教,不思变,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等。
主题四 战之思——不断沉沦下的初步觉醒
材料: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如果说鸦片战争让一部分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则使清政府统治阶层在迷梦中惊醒。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在战争结束后出现暂时平静与内部危机暂时消失之际,使得一部分士大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内忧外患的症结所在,中国第一次近代化的努力由此而生,洋务运动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
核心总结
鸦片战争后,受自然经济等因素所限,英国未能如愿打开中国市场。为满足侵略野心,英法伙同美、俄企图修约,扩大侵略权益。清政府恐危及自身统治予以拒绝,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屡战屡败,先后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无数文物流失海外。因寄希望于俄国调停,先后被俄国侵占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也震撼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传统华夷观念加速崩溃,革新的思潮萌发,清政府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即将迈开第一步。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历史口诀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小方法,有助于我们记忆历史知识。口诀:“公使驻京,十口通商,长江航行”可以帮助我们记忆的条约为 (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瑗珲条约》
2.咸丰帝一个“苦命天子”,在位11年多,没有任何的重大决策和可以载入史册的功绩,一直在内忧外患中战战兢兢、抑郁愧疚。他所面对的“外患”指的是 ( )
A.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英军攻占厦门
3.林则徐暮年曾留下这样一句话:“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以下史实能够实证这句话的是 ( )
A.1860年火烧圆明园
B.1858年《瑷珲条约》的签订
C.1842年五口通商
D.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
C
B
B
素养检测
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曾说:“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这二十年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
C.《天津条约》签订后的二十年
D.《虎门条约》签订后的二十年
5.学校历史小组正在查阅《泰晤士报》的报道,报道上描述:“进入皇帝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由此可知,他们本期研究的主题是 (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A
C
问题解答
思考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答案 继续:根本原因和目的,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列强希望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和特权。鸦片战争后,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性质:两次战争都是侵略性质的非正义战争。
战争影响:两次战争都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扩大:侵略力量和范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参与的国家包括英、法、美、俄四国,而鸦片战争仅有英国参与。战争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北京,破坏了更多的中国主权。
战争时间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持续时间更长,达到四年,影响更为深远,导致更多的领土损失和主权破坏,如俄国侵占了大片领土。
条约和后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更多不平等条约,如《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些条约进一步加剧了列强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