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课件(共24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课件(共24张PPT+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
和敌后战场
一 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二 敌后烽火——隐蔽战线的奇袭 
三 全民同忾——汇聚抗战的洪流
目 录
四 东方砥柱——国际战场的中国
担当
导入新课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 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用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的。
概念解读:
正面战场: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域内阻击来犯日军的进攻。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依靠有利地形在日军占领区开辟的战场。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随后,中国军队组织忻口会战。11月,太原失守。
一、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小记者1
一、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小记者1
材料一:“平型关一战,我们共消灭了日军板垣师团21旅团1000多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马车200余辆,击毁汽车100余辆。”
材料二:“二十五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的贺电
从史料和数据中,可以看出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非常激烈。思考一下,平型关大捷为何能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呢。
因为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胜利,给了日军一个下马威;八路军作战英勇,战术运用得当,打破了日军无敌的假象……
一、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小记者1
材料:徐州会战发生在日军占领南京后,面对日军沿津浦路从南北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组织徐州会战。1938年3月,台儿庄大捷是该会战中的重要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角色扮演——“台儿庄大捷记者采访”。挑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李宗仁、中国守军士兵。“记者”对“李宗仁”和“士兵”进行采访,询问战役的指挥策略、战斗中的感受等问题。
材料一: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参加了徐州会战,并承担了战略要地滕县的守备任务,以巨大的牺牲死守滕县3日,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滕县守卫战中,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壮烈殉国。
一、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小记者2
武汉会战,1938年6月开始,日军集结重兵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一、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小记者3
小记者4: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此次会战中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小记者5:“豫湘桂战役”,1944年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土地。
一、正面御敌——枪林弹雨的冲锋
小记者4,5
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敌后战场指挥中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敌后根据地的建立有什么重要的战略意义呢
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它像一把把尖刀插入敌人后方,从侧面和后方打击日军,有效地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使日军不能集中兵力在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通过发动群众,让广大人民参与到抗战中,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敌后根据地的军民不仅建立了根据地,还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游击战争,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有哪些战例?
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百团大战。
二、敌后烽火——隐蔽战线的奇袭
敌后战场
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人民游击战争,如黄土岭伏击战,歼灭日、伪军9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日本媒体懊丧地说“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的百团大战,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士气,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起主动进政,史称“百团大战”。
从日本媒体的报道以及百团大战的战绩中,我们能看出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和大规模战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军民为反“扫荡”创造了哪些新式战法 出现了哪位民族英雄 敌后战场获得了什么样的战果
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二、敌后烽火——隐蔽战线的奇袭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因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改变了策略。看漫画思考,这体现的是什么策略
三、全民同忾——汇聚抗战的洪流
日本对国民政府改用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面对日本的糖衣炮弹,国民政府是如何做的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国民党当局强令黄河以南坚持抗日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一个支队9000余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这就是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
皖南事变的政治解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全民同忾——汇聚抗战的洪流
皖南事变
“连连看”
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三、全民同忾——汇聚抗战的洪流
材料: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从这份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思考一下,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使中国的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中国可以获得反法西斯同盟国的物资援助、军事技术支持等,增强了抗战的实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四、东方砥柱——国际战场的中国担当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不仅在国内战场浴血奋战,还派出军队到国外作战,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取得仁安羌战役的胜利。5月,中英联军作战失利,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对日军发起反攻,最终取得入缅作战胜利。
想一想,中国远征军的行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呢
四、东方砥柱——国际战场的中国担当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不仅在国内战场浴血奋战,还派出军队到国外作战,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取得仁安羌战役的胜利。5月,中英联军作战失利,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对日军发起反攻,最终取得入缅作战胜利。
想一想,中国远征军的行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呢
随着德、意、日等法西斯节节败退,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在北非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制作名片,认识会议。
《开罗宣言》对于中国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家结合宣言内容,说一说它对中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东方砥柱——国际战场的中国担当
《开罗宣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从国际法律层面明确规定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为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侵占的领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
四、东方砥柱——国际战场的中国担当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战场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苏联)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材料二:(美国)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东方砥柱——国际战场的中国担当
核心总结
在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等战役,虽有胜有败,但都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更是振奋了士气。全民族坚持抗战,各阶层同仇敌
忾,海外华侨也积极支援。中国战场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中,中华儿女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行。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C.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2.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对延安考察团考察主题归纳最恰当的是 ( )
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B.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B
素养检测
3.以下对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两个战场指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由国民政府统一领导
③在敌后战场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④在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的军队没有坚持抗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是 (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B
B
问题解答
思考 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的作用。
答案 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有力地阻击了日军的侵华步伐;共产党领导敌后武装,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取得了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百团大战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和抗战热情,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