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2课时)(课件 14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2课时)(课件 14张PPT+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2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0伏,定值电阻R=20欧,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是6伏,通
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
A.0.8安 B.0.5安 C.0.3安 D.0.2安
2.有一根1米长、粗细均匀的合金电阻丝,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
通过的电流为0.24安,现需要一根10欧的电阻丝,只要在这根合金
电阻丝上截取 厘米长的一段就行了。
3.人体是导体.如表所示为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和相应的人体反应。
电流/毫安 10 30 100
人体反应 触电感觉,人可挣脱 感到剧痛,神经麻木 短时间内使人心跳停止
皮肤干燥的人两手间的电阻约为1×105欧,当皮肤潮湿时,电阻会降到1.5×103欧,则皮
肤潮湿时,只要在两手间加 电压,就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4.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5.有一导线,两端加上6V的电压,通过电流为0.6A,它的电阻为
Ω;如果给它加上15V的电压,导线中的电流为 A,此时导线的电阻为 Ω。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通过它的电流为 A,此时它的电阻为 Ω。
核心素养提升
6.某同学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图甲所示电路,在a、b
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
两个电阻的U 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当通过R1的电流为1
安时,通过R2的电流为 ( )
A.0.5安  B.1安 C.2安    D.3安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R和R0是并联的 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C.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 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
8.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从2转接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系中描绘了相对应的点,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中正
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8 V
B.R2的阻值为10 Ω
C.R1的阻值为20 Ω
D.S接2时,通过R2的电流为0.2 A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V1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电路中
的电流为(  )
A.1A B.0.4A C.0.2A   D.0.6A
10.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体重部分的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三
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
体重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电流表)。压力传感器R表面能承受
的最大压强为1×107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N 0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
设踏板和压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V,取
g=10N/kg。请回答:
(1)该秤零起点(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多少毫安处?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mA,这个人的体重是多少?
(3)若压杆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是2cm2,则该秤的仪表A(电流表)最大示数是多少毫安?
创新素养应用
11.图甲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电子测力计。图中电源电压恒为4.5伏,定值电阻R=10欧,
电压表量程为0~3伏,当人站在平台上向
下拉拉杆时,弹簧被拉长,引起滑动变阻
器R的阻值发生改变,其阻值随拉力F的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为了保证仪表的安
全,人对拉杆的拉力最大值是( )
A.400牛 B.500牛 C.525牛 D.600牛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D 2.40 3.15V 4.B 5.10 0.15 10 0 10
核心素养提升
6.A 7.C 8.D 9.D 10.(1)16 (2)500N (3)80
创新素养应用
11.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4张PPT)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2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创设情境
欧姆定律:
I
R
U
=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IR
R
=
I
U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电路的设计与计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究实践
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 例 1] 一只灯泡两端电压为 220 伏时正常工作,此时灯丝电阻是 484 欧。求灯泡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 :已知灯丝电阻 R = 484欧,灯丝两端的电压 U = 220伏,
I
R
U
=
484欧
220伏
=
= 0.45安
答 :通过灯丝的电流是 0.45安。
明确已知量和待求量
正确写出公式
带单位代入
求出结果不忘单位
探究实践
[ 变式 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电阻R1为15 Ω,R2为60 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流表的示数。
解 :已知R1=15 Ω,R2=60 Ω,U1=U2=U =30V,
I1
R1
U1
=
15欧
30伏
=
= 2安
I2
R2
U2
=
60欧
30伏
=
= 0.5安
I总=I1+I2
=2安+0.5安
= 2.5安
答:(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2安,(2)电流表的示数2.5安。
I、U、R应对应于同一段导体。
探究实践
[ 例 2] 一个家用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 44 欧,通过的电流是5 安,求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
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解 :已知 R = 44欧,I = 5安,
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 :
I
R
U
=
U = IR = 5安 ×44欧= 220伏
答 :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是 220伏。
探究实践
[变式 2] 如图所示,将阻值为20 Ω的电阻R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电压表选择了哪档量程?
解 :已知 R =20 Ω,I = 0.2 A,
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 :
I
R
U
=
U = IR = 0.2A ×20 Ω= 4V
答 :电压表选择了0~15V档量程。
> 3V
所以电压表量程为0~15V
探究实践
[ 例 3] 一个定值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3 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3 安,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解 :已知 U = 3伏,I = 0.3安,
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 :
I
R
U
=
R
I
U
=
答 :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10欧。
0.3安
3伏
=
= 10欧
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探究实践
[ 变式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 A和9 V。求R1和R2的阻值。
迁移应用
1.图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1两端。已知R1=10Ω,R2=20Ω,电压表示数2.5V,则AB两端的电压为多少V?
R1 R2
A B
U
解:已知R1=10Ω,R2=20Ω,U1=2.5V,
I1
R1
U1
=
10欧
2.5伏
=
= 0.25安
I2=I1=0.25安
U2= I2R2 = 0.25A ×20 Ω= 5V
U总=U1+U2= 2.5V+ 5V=7.5V
迁移应用
2.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从2转接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系中描绘了相对应的点,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8 V
B.R2的阻值为10 Ω
C.R1的阻值为20 Ω
D.S接2时,通过R2的
电流为0.2 A
D
迁移应用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 A,电阻R2的阻值为10 Ω。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
干路电流为    。
(2)求电源电压和R1的电阻。
0.3 A
0.5 A
电源电压:U=U1=U2=I2R2=0.3 A×10 Ω=3 V。
电流:I1=I-I2=0.5 A-0.3 A=0.2 A,
电路分析知,并联电路
板书设计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2课时)
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I
R
U
=
U=IR
R
=
I
U
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①I、U、R应对应于同一段导体。
②公式代入结果,带单位代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2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2 电磁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数学公式及变形公式。
2.科学思维: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探究实践:通过计算练习,体验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4.态度责任:体会欧姆定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让学生学会解电学分析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面的电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电路的设计与计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引入课题
欧姆定律的应用 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 例 1] 一只灯泡两端电压为 220 伏时正常工作,此时灯丝电阻是 484 欧。求灯泡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 :已知灯丝电阻 R = 484欧,灯丝两端的电压 U = 220伏, 答 :通过灯丝的电流是 0.45安。 解题思路: [ 变式 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电阻R1为15 Ω,R2为60 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流表的示数。 [ 变式 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电阻R1为15 Ω,R2为60 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流表的示数。 解 :已知R1=15 Ω,R2=60 Ω,U1=U2=U =30V, 答:(1)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2安,(2)电流表的示数2.5安。 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 例 2] 一个家用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 44 欧,通过的电流是5 安,求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 解 :已知 R = 44欧,I = 5安, U = IR = 5安 ×44欧= 220伏 答 :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是 220伏。 [变式 2] 如图所示,将阻值为20 Ω的电阻R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电压表选择了哪档量程? 解 :已知 R =20 Ω,I = 0.2 A, U = IR = 0.2A ×20 Ω= 4V> 3V 所以电压表量程为0~15V 答 :电压表选择了0~15V档量程。 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 例 3] 一个定值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3 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3 安,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解 :已知 U = 3伏,I = 0.3安, 答 :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10欧。 [ 变式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 A和9 V。求R1和R2的阻值。 强调解题规范。 变式题是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