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课时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课时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4.6.1 人体对外界
环境的感知(二)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
视觉信息。
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外耳道
耳郭
鼓室
听小骨
鼓膜
中耳


外耳
听神经
耳和听觉
耳的功能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外耳道
耳郭
鼓室
听小骨
鼓膜
中耳


外耳
听神经
收集声波
传导声波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传导振动
含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听觉感受器
耳和听觉
听觉的形成过程
听小骨
外界的声波
耳郭
大脑皮层的
听觉中枢
听神经
耳蜗
鼓膜
外耳道
形成听觉
耳和听觉
听觉的形成过程
思考:耳的哪些结构受损,有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耳和听觉
保护听觉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称为噪声。噪声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环境中,鼓膜就会破裂,从而导致听力损伤。《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开始实施,要求各部门为减少环境中的噪声而努力。例如,在居民区附近的公路两侧安装声屏障,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自觉减少噪声,并为防治噪声污染积极献计献策。
耳和听觉
保护听觉
耳和听觉
链接生活
1.为什么鼻咽部发炎要及时治疗?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怎么办?
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耳和听觉
其他感觉器官
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耳和听觉
其他感觉器官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鲜。

耳和听觉
其他感觉器官
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皮肤
知识总结
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听小骨
外界的声波
耳郭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神经
耳蜗
鼓膜
外耳道
听觉的形成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郭、外耳道
鼓室、听小骨、鼓膜
半规管、前庭、耳蜗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在眼球中,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2.从外界声波传入到听觉形成需经过:外耳道→ →听小骨
→ 内的感觉细胞→ → 的一定区域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1.右边图片所示的盲道和打手语各有什么用处?
盲道是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地面导引系统,通过不同材质和凸起的条形或圆点纹路,帮助他们通过脚底感知方向和障碍物,安全地行走。
手语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或者无法言语的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
练习与应用
2.观察右图中的两根红色线段,你认为它们的长度一样吗?用尺子量一下它们的长度,结果与你的观察一致吗?跟同学讨论一下观察与测量的区别,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用工具进行测量是必要的?
观察图中的两个红色线段,往往会认为左侧的红色线段比右侧的红色线段长,但用尺子测量一 下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发现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我们通过视觉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离物体的远近不同,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大小也不相同,对于不同的物体,也会存在着这种差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用眼睛观察是不准确的,用工具测量是必要的。
练习与应用
3.你是否听过家里长辈说他们的眼睛老花(科学名称是老视)了?与家人交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查阅资料,根据长辈的阅读习惯和曾经的职业性质,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你都会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