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一起去揭秘
你是如何听到外界的声音,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的?
手指不小心被刺扎到,你最先感觉到疼还是先缩手?
在短跑测试等待发令枪响时,为什么心跳会加速?
当传染病来袭时,如何有效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你看,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滑雪赛场上,我国运动员正在奋力拼搏!
持两柄雪杖,踏一双雪板,在冰天雪地中疾速滑行,全部身心与皑皑白雪融为一体,勇气、激情、风驰电掣,身体在重心不断切换中保持平衡,避障、转向、穿越旗门……运动员是怎么做到的呢?
从事这项运动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可以锻炼骨骼、肌肉、神经,增强心肺功能,还能让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获得人体的运动、神经和激素调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保护健康、增进健康。
·探究自己和同学的膝跳反射
·测定自己和同学的反应速度
·探究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一起去探究
一起做项目
·开展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活动。
例如,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
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宣讲
保护眼健康的方法;通过自制
的实验装置,模拟香烟烟雾对
呼吸道的危害,宣讲吸烟有害
健康的道理。
一位因眼疾失明16年的患者,戴着一副奇特的眼镜,坐在一块印有黑白条的硬纸板前,用手指准确地指向黑白条的交界处。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这副眼镜上安装了一个视觉编码器,编码器上有微型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患者的大脑中则植入了微电极。编码器扫描硬纸板,将图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发送到微电极,刺激大脑,让她“看”到了硬纸板上的黑白条。
想一想,议一议
根据上述科学故事,结合已有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 这副奇特的眼镜模拟了身体的哪些结构?
2. 除了视觉和听觉,外界刺激引起的感觉还有哪些?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4.6.1 人体对外界
环境的感知(一)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和视觉
玻璃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晶状体
角膜
眼球结构
1
2
3
5
6
7
8
9
10
睫状体
虹膜
瞳孔
4
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
眼球壁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晶状体
玻璃体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
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
角膜
无色透明,可以透光,并对光有折射作用
巩膜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虹膜
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睫状体
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使眼内形成“暗室”
视网膜
存在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眼和视觉
假如一只蜜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
看到它的呐?
结合眼球结构,尝试写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眼和视觉
外界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形成物像)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视觉形成过程
眼和视觉
有个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可能是哪部分结构发生了病变?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1.眼球的结构完好。
2.视神经无损伤。
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
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原因
眼和视觉
如果看电影迟到了,刚进放映厅时,你会不由自主地睁大眼睛去寻找座位;当电影结束,灯亮起时,你又会感觉太亮了,不由得眯起双眼。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暗处
亮处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睛内的光线量。
光线太亮时,为减少过多光线进入,瞳孔缩小。
光线太暗时,为增加更多光线进入,瞳孔放大。
近视及其预防
观看视频,了解近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形成原因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通过角膜、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人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眼和视觉
近视矫正
佩戴凹透镜
眼和视觉
分析·讨论:合理用眼的注意事项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
要定期检查视力
近视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配合适的眼镜。
眼和视觉
预防近视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躺卧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走路、乘车时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1.为什么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
眼和视觉
思考讨论
长时间用眼,眼睛需要不断调节焦距和瞳孔大小,以保持清晰的视觉。这种持续的调节会导致眼睛肌肉疲劳,出现干涩、刺痛、模糊等不适症状。通过休息远眺,可以让眼睛得到放松,缓解这种疲劳感。
2.为什么近视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配合适的眼镜?
眼和视觉
思考讨论
医学验光能精准测量屈光度数,避免因度数不准确导致视疲劳或加重近视。专业机构还能提供用眼指导,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降低视疲劳风险。
3.在弱光、强光下看书,或走路、乘车时看书,为什么不利于保护视力?
眼和视觉
思考讨论
在弱光、强光下阅读以及动态环境中看书会通过多重机制损害视力 :弱光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导致视疲劳,强光引发眩光和干眼症状,移动状态则增加睫状肌调节负担。
知识回顾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
眼的结构
近视及其预防
眼球壁
内容物
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
矫正:佩戴凹透镜
预防:三要四不要
练习反馈
1.产生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角膜和巩膜 B.视网膜和小脑
C.视网膜和视觉中枢 D.晶状体和视网膜
2.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沉迷手机游戏易形成近视,下列如图中,能正确表示
近视成像与矫正方法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C
B
科学·技术·社会 技术和爱心助力复明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角膜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有些人因外伤或疾病损坏了角膜而失明。
据统计,我国因外伤或各种角膜疾病而致盲的患者有数百万人,其中,青壮年约占70%。一旦把这些患者损坏的角膜切除,换上健康的角膜,即进行角膜移植,他们就会重见光明。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很好,但角膜来源极其缺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印发了《眼库管理规范》等系列文件,同时鼓励各省设立统一的眼库,志愿捐献角膜者可以到当地眼库办理角膜捐献手续。这样,志愿捐献角膜者一旦去世,他们的直系亲属就可以与眼库联系,使捐献者关爱盲人的愿望得以实现,也使他们的爱和生命延续。
科学家还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工角膜,希望以此摆脱角膜来源奇缺的困境。我国研制的人工角膜已用于临床,为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带来复 明的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3D打印角膜也“崭露头角”。
除角膜外,眼球的其他结构或功能受损,视神经或者大脑形成视觉的区域受损,都有可能导致视力损伤。目前,我国致盲性眼病以白内障、青光眼等为主。白内障是由晶状体浑浊引起的,青光眼主要与眼压增高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等有关。我国从2009年起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让许多白内障致盲患者重见光明。
你了解“全国爱眼日”吗?请查阅资料,了解当地在改善视力损伤者生活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科学·技术·社会 技术和爱心助力复明
你都会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