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评估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这场会议讨论通过的内容不包括( )A. 首都 B. 国歌 C. 国旗 D. 国徽2. 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 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B. 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C.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D. 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3. 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创造性举措是( )A. 平均分配 B. 无偿没收 C. 赎买政策 D. 成立合作社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精神与卓越的成就闪耀光芒。请完成下面小题。4. 下列一组名言共同体现的优秀品质是(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焦裕禄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填。 ——雷锋A. 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B. 救亡图存的探索精神C. 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 D. 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5. 她领导科研团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她是( )A. 黄继光 B. 翟志刚 C. 屠呦呦 D. 杨利伟6. 1978年,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被十几家媒体转载,引发了一场酝酿已久、影响深远的大讨论。由此可见,当时( )A. 新闻媒体决定舆论导向 B. 人们渴望冲破思想束缚C. 国家重视平反冤假错案 D.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7. 下图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进出口总值规模的走势变化(部分)。由此可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 改变了国际贸易格局C. 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D. 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下图中的④处是(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9.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民主平等协商C. 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 两岸同胞齐心协力10.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关键人物:周恩来总理 ●发言主旨: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未来愿景:继续激励各国寻求公平的全球秩序A. 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11.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外交事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请为其选择一幅合适的配图( )A. B.C. D.1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时尚。截至2024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这折射出我国( )A.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B.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民众健康观念提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图A中的①处是___________铁路,该铁路的建成对提升沿线地区的民生福祉有重要意义;图B标语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土地政策是___________,该政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民生保障;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推动当地民生事业的进步。(2)依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3)在民生领域,文学艺术发挥着独特的滋养作用。2012年,哪位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一条建议。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图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材料二 大事年表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7年 香港回归祖国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据《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整理(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图A文献的实施彻底消灭了哪个阶级?(2)请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3)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观点:①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②中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不断努力 我选择的观点:___________ 选择史事:___________ 阐述或说明:___________15. 新中国以奋斗为笔,绘就多元建设的时代画卷。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主题展板设计活动,请你参与。【展板一:铁血军魂,卫国之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展板二:外交风云,大国之姿】【展板三:科技突破,中华之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出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涡腔热爱,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1990年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词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展板四:民生烟火,时代之彩】阶段 消费结构 消费商品的代表1978—1990年 求温饱 “三转一响”(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1990—2000年 奔小康 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等2000—2012年 求发展 绿色环保冰箱、变频空调、等高子平板彩电、私家车2012—至今 求享受 住房、新能源汽车、智能通信产品、教育文化、娱乐、医疗、旅游等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同上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消费增长动力逐步转换。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多必然带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换编自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采列报告》(1)展板一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是哪一支英勇之师?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发展进程示意图,概括我国海军建设成就。(2)依据展板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处外交成就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将B处外交成就入选理由补充完整。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3)依据展板三,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人物的科技贡献。(4)依据展板四,描述我国居民消费发生变化。并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请用一句话为本次展板设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评估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5题答案】【答案】4. A 5. 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题答案】【答案】(1) ①. 宝成 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 西部(2)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立足国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意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的一步,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作家:莫言。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持续优化土地政策,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反贫困政策体系,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鼓励文学艺术创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等。【14题答案】【答案】(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阶级:地主阶级。(2)历史事件: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示例一】我选择的观点:①选择史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选择符合观点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史事,均得2分)阐述或说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它们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经验。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改革,企业的活力得到增强,我国城市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所以说,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示例二】我选择的观点:②选择史事: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回归祖国、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阐述或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让“一国两制”从构想变为生动现实,也为后续解决台湾问题树立了成功典范。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所以说,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不断努力。【15题答案】【答案】(1)英勇之师:中国人民志愿军。建设成就;海军舰艇、舰队数量增加;海军装备水平提高;武器装备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海军兵种不断丰富,作战体系不断完善。(2)作用: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任答一点即可,2分)入选理由: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3)原因: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决策;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学家的自力更生;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科技贡献: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4)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求温饱、奔小康到求发展再到求享受;城乡居民消费的耐用商品不断升级换代,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消费支出中教育、娱乐等占比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等多种休闲生活方式。直接原因:网络技术的进步致使电商崛起;城镇化率的提高,带动消费升级。主题名称(示例):多元建设谱华章;建设路上展风华;奋斗铸就时代荣光;奋斗绘就建设新篇;画卷中的建设史诗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