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一、 总量大,种类全1. 总量大:我国土地资源总量 ,但人均土地资源远 世界人均水平。2. 种类全(1) 的土地资源类型:如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园地、草地、林地、湿地等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 用地、 用地和 用地。(2) 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3. 耕地不足:我国耕地 ,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 、质量 、开发难度大。二、 分布不均1. 分布特点: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明显。2. 分布地区(1) ① 和② 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用于 业和 业。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低山丘陵区,林地主要分布在 。(2) ③ 主要分布在西部 、 区,主要用于牧业。三、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 、 、 、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等。2. 开发和保护(1) 保护耕地:严守 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 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2) 保护生态用地:划定 保护红线,确保永久生态用地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3) 规范城镇用地:划定 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据此完成1~2题。1.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以下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土地资源就是指耕地资源B. 土地资源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以耕地为主D.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但利用类型齐全2. 歌词中分别描述了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A. 耕地、林地 B. 草地、林地C. 耕地、草地 D. 耕地、戈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3~4题。3.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比重较小B. 林地、草地比重小C. 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一D.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最小4. 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难以利用的土地的是( )A. 耕地 B. 林地C. 建筑用地 D. 永久积雪和冰川 第3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仍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资源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 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B.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 草地多分布在西部湿润的高原地区D. 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6. 我国在土地利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下关于这些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划定的耕地红线是1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可根据建设需要适当调整用途B.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C.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能有效防止城镇无序蔓延,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空间D. 保护生态用地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下图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读图,完成7~8题。7. 甲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宜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C. 畜牧业 D. 渔业8. 丙处发展农业的条件是(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B. 地形较陡、土壤贫瘠、水源丰富C. 河湖较多、水草丰茂、地形平坦D. 牧草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丰富多样,地区分布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9~10题。9. 图中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耕地 草地B. 耕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 交通运输用地 草地D. 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0. 下列对以上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内蒙古降水丰沛,草地面积大B. 黔位于西南地区,气候湿润,林地面积大C.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宜大力发展种植业D. 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镇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该兴趣小组绘制的该镇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据此完成11~12题。 11. 1990年至2025年间,该镇土地利用中最大的变化是( )A. 大量耕地成为林地B. 大量林地成为水域C. 大量林地成为其他用地D. 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12. 针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镇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将林地开发为耕地B. 将水域改建为林地C. 切实合理保护耕地D. 禁止开发建设用地13. 国家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宣告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如图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首批国家公园中,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甘肃省、陕西省、 (填省级行政区)三省,受台风影响大且位于南方地区的公园有 。(2)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代表性动物有 ,建设该公园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3) 虎豹属于肉食动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该公园人工投喂的季节是 。简要分析原因: 。 建设国家公园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4) 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说法?并说明理由。第一节 土地资源[核心知识梳理]一、 1. 丰富 低于 2. (1) 可利用 农业 建设 生态 (2) 难以利用 3. 紧缺 少 低二、 1. 区域差异 2. (1) 水田 旱地 种植 林 平原 山区 (2) 草地 干旱 半干旱三、 1. 宜耕则耕 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2. (1) 18 永久基本 (2) 生态 (3) 城镇[课时达标精练]1. D 2. C 3. A 4. D 5. D 6. C 7. B 8. A[综合素养提升]9. A 10. B 11. D 12. C13. (1) 四川省 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2) 牦牛、藏羚羊等 有利于保护江河源头的生态系统;为高原特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等 (3) 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动物的食物来源少 (4) 赞成贝贝,因为国家公园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过度发展旅游业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