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整合提升(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整合提升(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整合提升
种植 畜牧 林 渔 水稻 小麦 高产 优质 高效 第一 第一 中西 东部沿海 东部沿海 变暖 创新 高新技术 南北 东西 东密西疏 放射 八纵八横
考点1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 西部与东部的农业差异
地区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地区
东部 地区 种植业 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和西南及东南部的山区
渔业 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
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为主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 南方与北方的农业差异
分布地区 耕地 类型 农作物收获 主要作物
东北 旱地 为主 一年只收获一次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华北 两年收获三次,有的地方一年收获两次 小麦、玉米、花 生、棉花(三大 产棉区之一)
分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线)
长江中下 游地区 水田 为主 一年收获两次或三次 水稻、棉花、油菜
华南 及海南岛 一年收获三次 水稻、甘蔗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 分布
三大主粮 水稻: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麦:华北平原。玉米: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油菜 长江流域是油菜最大产区
糖料 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
棉花 新疆、华北平原、长江流域三大棉产区
例1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南界
B. 玉米仅种植在北方地区
C. 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 水稻集中产区只在我国南方地区
(2) 与小麦集中产区相比,水稻集中产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① 地形较为平坦 ② 灌溉水源充足
③ 热量条件较好 ④ 年降水量较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考点2 工业分布和低碳发展
1. 相对集中的工业分布
地区工业类型分布工业增加值情况
东部沿海 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工业增加值高,在全国占比较大
长江沿线 工业类型多样,依托长江运输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工业增加值较高,在全国占比较大
中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集中了自然资源开采和原材料加工等产业 工业增加值相对较低
2. 科技与工业低碳发展
方向做法举例
能源结构优化 发展可再生能源 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等
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部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数字化赋能 建设智慧工厂 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优化能源调度
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 加强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例2 下图为青海省格尔木光伏发电示意图和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及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青海省格尔木建成我国最大的光伏发电站,以下对光伏发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当地风能 B. 不受天气影响
C. 属于清洁能源 D. 属于传统产业
(2) 我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其对低碳发展的主要作用在于(  )
A. 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B. 降低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成本
C. 提高光伏发电的技术水平
D. 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考点3 我国交通分布格局
类型分布线路特点建设意义
交通线东密西 疏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促进东部地区经济交流与发展,带动人口流动;西部交通线在逐步加强资源开发与区域联系
高速 公路首都放射线、南北纵向线和东西横向 线 相结合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连接主要城市;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线路相互交织加强首都与各地联系,促进区域间物资流通和经济互补,推动全国经济一体化发展
高速 铁路扩增建成“八纵八横”线路“八纵”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北到西南等方向贯穿;“八横”连接东西部主要城市,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缩短城市间时间距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便人们出行,提升生活质量;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
例3 “沧桑巨变数十载,民族复兴铸辉煌。”高速铁路承担客运服务,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名片。如图为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我国高速铁路(  )
A. 在平原地区分布均匀
B. 集中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 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
D. 西北、东北和西南无高铁分布
(2) 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
① 速度快 ② 灵活性强 ③ 运输能力强 ④ 建设成本较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4·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表,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1~3题。
省级 行政区平均海 拔/米人口/ 千万省区面 积/万 平方 千米耕地面积/万亩粮食自给率/%
甲2469.8716.6812035164.6
乙3036.6310.35281824
丙18924.6939.408268102.2
丁3133.1043.9720807617.6
1. 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
A. 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B. 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
C. 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D. 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
2. 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经验欠缺 B. 热量条件不足
C. 机械化水平低 D. 人均耕地较少
3.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
A. 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 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 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 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2024·山东临沂)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交出亮眼成绩单,产销量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引领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特性。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 读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分布图可知(  )
A. 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用户比例最低
B. 京津附近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最大
C. 苏、浙、沪一带新能源汽车推广得最好
D. 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不适合推广新能源汽车
5.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有(  )
①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 促进国家节能减排
③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④ 推动汽车产业升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24·重庆)我国西部地区借助陆海新通道,通过公路、铁路与港口联运,实现了西部货物在广西大批量出海的历史夙愿。读陆海新通道和沿江通道位置示意图,完成6~8题。
6. 陆海新通道的联运港口濒临(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7. 与传统的江海联运相比,陆海新通道的运输优势是(  )
A. 运量大 B. 运费低
C. 速度快 D. 转运少
8. 我国西部地区借助陆海新通道对外联系最密切的地区是(  )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南亚 D. 中亚
[重难考点精讲]
例1 (1) C (2) D 例2 (1) C (2) A 例3 (1) C (2) A
[中考真题体验]
1. B 2. D 3. C 4. C 5. D 6. D 7. C 8.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