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 整合提升(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 整合提升(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整合提升
多 高 广 短缺 污染 退化 能源 三线 低碳
考点1 自然灾害的分布和防范措施
1.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2. 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阶段 具体 措施 地震灾害 气象灾害(以台风、暴雨洪涝为例)
灾前 建设 防灾 工程 对建筑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施工;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沿海地区修建坚固的海堤;城市完善排水系统;种植海防林
开展 灾害 监测 构建地震监测台网,运用高精度地震仪实时监测地壳运动 利用气象卫星等设备,监测台风的生成、移动路径、强度变化等
灾前 建设 救灾 物资 储备 库 储备帐篷、饮用水、米面粮油等基本生活物资;配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担架等医疗救援物资 储备抽水泵、沙袋、冲锋舟等防洪排涝物资;准备防风防雨材料;储备各类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
灾中 抢救 受灾 人员 组织救援队伍,搜索和营救被困人员;设立现场医疗急救点,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转运 在洪涝区域转移被困群众;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
抢修 基础 设施 抢修受损的道路、桥梁、铁路,打通救援通道;修复受损的通信、电力设施和供排水管道 对道路、桥梁进行紧急加固或临时搭建;抢修受损的通信、电力设施;迅速修复受损的排水设施
灾后 重建 家园 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和标准,建设新家园;注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如学校、医院等 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对严重损毁的房屋进行重建;加强新建房屋的抗灾设计和建设标准
恢复 正常 秩序 恢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复苏 全面恢复城市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清理街道垃圾和淤泥,修复公共设施;支持农业生产恢复
例1 (2025·常熟孝友中学期末)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苏州市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 泥石流 B. 洪涝 C. 寒潮 D. 台风
(3) 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A. 寒潮发生时应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B. 遇到洪水时应抱住电线杆
C. 刮台风时应出门玩耍
D. 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考点2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1. 生态文明建设
2. 环境保护与发展
类别具体措施
资源利用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节水农业;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等
生态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国家公园;保护沿海红树林,防止海岸侵蚀
污染防治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固废处理的监管;治理生活污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公众意识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低碳生活,培养学生环保理念
例2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漫画,完成(1)~(2)题。
(1) 漫画中的清洁能源包括(  )
① 水能 ② 太阳能 ③ 石油 ④ 煤炭 ⑤ 风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① 增加燃煤发电 ②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③ 植树造林种草 ④ 多步行,少开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4·山东枣庄)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停车场里或地铁站里堆放着沙袋(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 在哪种极端天气来临时需要用到这些沙袋(  )
A. 雾霾 B. 强风 C. 暴雨 D. 酷暑
2. 为应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正确做法还有(  )
A. 佩戴口罩 B. 躲在树下
C. 跑到户外 D. 居家避险
  (2024·广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2024年5月以来,其北部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24日发生严重山体滑坡,造成重大损失。据此完成3~4题。
3. 本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  )
A. 地表崎岖 B. 暴雨集中
C. 土质疏松 D. 植被稀疏
4. 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  )
① 迅速避让和撤离 ② 优先抢救财物 ③ 及时报警求救 ④ 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2024·四川乐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地面过冷(略低于0℃)的水滴(非固态雪)降到地面,与低于0℃的物体(植物、道路、车辆、电线等)碰撞立即冻结为冰的现象称为冻雨。如果冻雨持续时间长,物体表面会形成光滑厚冰层,造成灾害。2024年1月30日—2月3日,如图1所示三个城市中,有一个城市及周边出现历史罕见的冻雨灾害(如图2)。
(1) 出现历史罕见冻雨灾害的城市是    (填序号)。
(2) 根据图2,列举冻雨灾害的两方面表现:  。
(3) 如果你处在冻雨灾害发生地,请列举一项安全防护措施:       。
(4) 推测2月3日后几日冻雨灾害严重程度可能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第五章整合提升
[重难考点精讲]
例1 (1) C (2) A (3) D 例2 (1) B (2) B
[中考真题体验]
1. C 2. D 3. B 4. D
5. (1) ② (2) 植被遭到破坏;交通受阻(生活不便);电力设施遭到破坏 (3) 尽量不出门;防寒;防冻;防滑;防空中坠物 (4) 更加严重;理由:气温持续维持,冻雨持续或没有人工除冰。不变;理由:不再降水但依然持续低温,人工除冰缓慢。减弱甚至消失;理由:气温上升,天气转晴,冻雨结束,冰层融化;不再结冰或加大人工除冰力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