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学好世界史 筑梦中考(课件)(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学好世界史 筑梦中考(课件)(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历史
部编版
开眼看世界
——九年级世界历史导言课

什么是世界历史

为什么学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学什么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目 录

中考备考必背干货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什么是世界历史
原始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分散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关于世界历史的纵横发展)
社会形态
发展过程
整体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各地区间的联系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
什么是世界历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唐太宗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
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习近平
为何学史?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毛泽东
鉴往知来
以史化人
以史明智
考试
考试
以史正风
学史对我们普通人有何用?
1、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2、读史使人明智让我们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3、读史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4、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为我们解决当今世界的各种问题提供借鉴,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为何学史?
建构正确全面的历史认识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欲知大道,必先学史
立足时空,运用史料,认识历史
中国历史
古代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近代 争取民族驼立、人民解放的历程现代 社会主义现代
世界历史
古代 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近代 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和
民族解放运动
现代 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跨学科主题学习
形成唯物史观,涵养家国情怀
历史课程结构示意图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
社会
封建社会
新航路开辟
(九上第1-4单元)
(九上第5单元-九下第2单元)
(九下第3-6单元)
世界近代史
俄国
十月革命
世界现代史

世界历史学什么?
世界历史
世界
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东方:
西方: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古罗马
东方:
西方:
日本、阿拉伯
法兰克、拜占庭
世界
近代史
资本主义社会
特征:
近代化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市场化、工业化
文化:科学化、理性化
15世纪末
1917年
世界
现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
特征:两种制度并存、现代化
特征:文明多样性
世界史分期
奴隶社会
古代希腊
古代罗马
古代亚洲文明
大河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海洋文明
世界历史分期—世界古代史
封建社会
法兰克王国
拜占庭帝国
古代日本
阿拉伯帝国
中世纪(5——15世纪)
封建时代的欧洲
封建时代的亚洲
世界历史分期—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16--19世纪末)
世界历史的分期
世界历史的分期
世界现代史
金字塔 巴比伦空中花园 阿尔忒弥斯神庙
奥林匹亚宙斯巨像 摩索拉斯陵墓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亚历山大灯塔
世界七大奇迹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神奇的30度线
大河文明
公元前
3100年左右
约公元前23世纪
公元前
1500年左右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24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公元前
6世纪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
1600年
西周建立
公元前
1046年
古埃及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古印度
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雅利安人
侵入印度
佛教创立
中国
汉谟拉比
非洲
亚洲
三皇五帝传说(禅让制)
古代亚非文明
古希腊
古罗马
海洋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前324年
前8世纪
4世纪末
西周灭亡
前771

前221年
秦汉时期
2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城邦出现
伯里克利改革
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帝国建立
进入黄
金时期
前334年
前475年
220年
战国时期
基督教产生
1世纪
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建立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481年
529年
843年
12世纪
1453年
查理曼帝国
分裂
西欧城市兴起
大学
兴起
灭亡
前770

春秋时期
前476

266年
魏晋南北朝
420年
隋朝建立
581年
唐朝
建立
618年
北宋建立
960年
元一全国
1279年
明朝
建立
1368年
前5世纪
中后期
10世纪
拜占庭
帝国
拜占庭帝国
希腊
罗马
秦朝
东周
前202年
西汉
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屋大维确立元首制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奴隶社会终结
欧洲
亚洲
中国
伊斯兰教兴起(7世纪)
日本大化改新(646年)
阿拉伯帝国(8世纪)
907年
唐朝
灭亡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
古代欧洲文明
世界古代史上出现过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国家 亚力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建立者 亚历山大 屋大维 君士坦丁 穆罕默德 奥斯曼一世
同期中国政权 战国 东汉 南北朝——隋 唐朝 明清
中国对其称呼 大秦 大食
地位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相同点 版图都横跨欧、亚、非;都对外征服扩张,带去灾难;都一定程度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古文明 大河 流域 诞生时间 统一或 重建时间 强盛时期 代表人物 文明成果、制度
古埃及 非洲 尼罗河 约前3500 约前3100 新王国 时代 图特摩斯三世 太阳历、象形
文字、金字塔
古巴比伦 两河文明 西亚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约前3500 约前24世纪 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南亚 印度河、恒河 约前23世纪 约前1500 孔雀王朝时期 (阿育王)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古中国 东亚 黄河、长江 约前30世纪 约前21世纪 青铜器、甲骨文
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东西方文明对比
类别 东方文明(亚非) 西方文明(欧洲)
典型代表
自然起源
经济发展
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民族特性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古罗马
大河流域
地中海
农业为主
工商业为主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
奴隶制民主政治
奴隶制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海洋文明
封闭、保守
开放、进取、乐观
特征:多元化、多样性; 因素:气候、水源、地理位置;
交流方式:暴力冲突、和平交流; 态度:开放心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世纪
481
529
8世纪前期
843
10世纪
1453
基督教
创立
拜占庭
帝国建立
封君封臣制
查理曼帝国分裂
25年
1368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
中国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世界
东汉
建立
隋朝
建立
581
北宋
建立
1271
4世纪末
法兰克
王国建立
《查士丁尼法典》
960
明朝
建立
元朝
统一全国
12世纪
拜占庭
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大学
兴起
唐朝
建立
618
中国
世界
7世纪初
618年
622年
630年
646年
8世纪中期
960年
1127年
12世纪晚期
1206年
1258年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唐朝建立
北宋建立
蒙古政权建立
穆罕默德占领麦加
日本大化改新
阿拉伯帝国横跨欧、亚、非版图形成
阿拉伯帝国被蒙古人灭亡
南宋建立
玄奘
西行天竺
鉴真
东渡日本
627年
645年
754年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640 1775 1789 1848 1861 1868 1871 1914 1917 1918 1919 1921 1922 1928 1929 1933 1936 1939 1945 1947 1955 1956 1964 1985 1991
一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十月
革命






















民族民主运动
战时
共产主义
政策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赫鲁
晓夫
农业
勃列
日涅夫
军事
重工业
戈尔
巴乔夫
先经济
后政治




二战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
会议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欧洲为中心
英资产阶级革命
美独立战争

国大革命
俄废农奴制改革

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世界近现代史三条线索
资本主义制度
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
巩固和扩展
政治格局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
经济
基础
思想
动力
经济动力
两极格局





民族主义
冷战
资本主义制度相互依存竞争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列宁
斯大林
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与挫折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制度)
庄园(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3—14C)
农村:租地农场
城市: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文艺复兴(14—17C):思想动力
新航路开辟(15C末—17C)
早期殖民扩张(16C—19C中)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美国独立战争
1789法国大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中)




发展
殖扩
反抗
改革
革命
拉丁美洲
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
北:玻利瓦尔
南:圣马丁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1861)
1868日明治维新
1861美国南北战争
资本主义制度巩固扩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19C六七十S—20C初)
制度 保障
政治 前提
资本主义 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帝国主义国家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
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建 设
亚非拉国家
埃及——华夫脱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2021-11-16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美国霸主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欧洲的联合
两极格局
日本崛起
亚非拉国家新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
斗争形式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刺激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社会保障
万隆会议
非洲独立
古巴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殖民体系瓦解
二 战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 多读、多思、多练
仔细研读课本
·读课本的目录,单元构成,单元主题,单元导读
·读课文的标题、课前导读、正文、相关史事、图片、材料、知识拓展等
·读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增加课外阅读
·读《全球通史》《世界简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注意联系比较
·重视中外历史纵横联系
·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找联系与区别
·学会绘制单课/单元思维导图,培养思维建构能力
积极主动思考
·课本上的问题思考,未能独立解答的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求解或向老师请教
·踊跃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


独立完成作业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尤其是重视非选择题的练习,提高材料研读能力
重视素材积累
·针对小论文的写作,注意史实的积累,在每一次的训练中提高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世界历史需要的几种历史思维
1、时间思维
2、空间思维
4、批判精神和实证意识
3、辨证思维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基于时序的时间思维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地理上的空间思维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辨证思维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问题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批判精神与实证意识
课本不是真理,老师不是权威,你时常需要用批判的眼睛审视“结论! 。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 推荐书单
肆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选择题:
1.找关键词:时间(隐性时间)、地点、人物、朝代;
2.选项设置:表述错误、不反应材料、以偏概全;
3.先看问题,再阅读材料;
4.根本目的: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5.根本原因:制度/经济;
非选择题:
1.设问:根据材料(材料中总结);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找不到,平时所学);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一部分材料总结,一部分平时所学);
2.答题序号化:(1)、(2)、(3);①、②、③;或直接写问题关键词;
3.小论文/认识、启示:
是什么(观点):......是.....;......促进/推动......;结论性或总结性(材料段首或段末)
为什么(论述):史实+阐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序不能混乱
怎么做(总结):综上所述/总而言之,重复观点,进行升华(个人、国家层面)
伍 ·中考备考必背干货
常规题型解题技巧
小论文四种类型
1.关键词类型:
外交智慧是指在外交活动中,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又要通过妥协互让,达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请以“僵局·破局”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联合国家宣言》 万隆会议 欧共体 中美建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2.材料类型: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一 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场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潮……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3.时空观念类型
4.图表类型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阅读以上图片,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图1俄国农奴制改革油画
图2美国南北战争老照片
图3日本明治维新插图
观点(是什么):陈述句(认识、见解、看法、感悟)
......是.....;......促进/推动......;结论性或总结性(材料段首或段末)
论述(为什么):史实+阐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序不能混乱;
总结(怎么做):呼应观点,综上所述/总而言之,重复观点;
总给升华(个人、国家如何做);
小论文结构:三段式
小论文评分标准
观点:学生能够根据材料提出正确观点,2分
论述:史实+简单解释,得分2分;
史实1分,简单解释1分;
史论结合,4分;
结论:对观点进行适当升华,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提出自身的历史认识,2分。
学生重复观点,无升华,1分。
古代史:
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发展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制度改革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的发展);
经济:
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的前提和保障;经济变革推动社会变革;
思想:
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思想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
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推动文明发展;古代文明体现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弘扬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兼收并蓄创造优秀文化,中外交流推动发展进程;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民族:
民族交融促进国家与民族的进步;
对外:
对外开放促进文化的繁荣昌盛;和平友好交往是对外交流的主流 ;中外交流具有双向互鉴 特征;
科技建筑:
XXX伟大工程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国力的强大;XXX伟大工程的发展有力巩固国家统一;
中国智慧(优秀科技成果)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小论文常用观点
近代史:
1.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挽救民族危亡、救亡图存探索);
2.中国近代化探索在曲折中发展;
3.实现中国近代化,首要目的是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4.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前提。
5.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国家富强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6.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7.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是东方主战场)
8.中共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主要原因);
9.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根本原因;
10.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艰难曲折,只有中共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1.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的民族精神;
12.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13.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国家政策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小论文常用观点
现代史:
1.中国智慧为其他国家制度和道路建设提供借鉴;......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充满曲折)
2.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中国力量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
3.改革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国情、人民利益;
4.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中国近代外交经历由屈辱到独立自主外交的转变;
5.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及文明成果;
6.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7.......离不开中共党伟大领导(伟大作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8.中共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坚力量;中共党的奋斗历程是艰难曲折的;
9.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中共党是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
11.中共党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政党;
12.中共党始终坚持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14.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逐渐走向辉煌的历程;
15.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稳定,社会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6.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小论文常用观点
世界史:
政治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制度改革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法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社会发展变革);
国家独立和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政治前提;
改革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
经济
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保(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化
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特征)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和推动人类文明;古代文明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是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思想
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思想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
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变革(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途径(珍惜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论文常用观点
认识/启示
个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了解历史,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敢于同xxx斗争;
坚持中共党领导;
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理想;
国家: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科教兴国)
依据国情适时调整政策(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利益;
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共谋发展。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共同营造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联合国门前的雕塑——为了和平
联合国门前的雕塑——铸剑为犁
共同面临问题: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
地区冲突、宗教冲突;生态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