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我国的宗教政策(共26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我国的宗教政策(共26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6.2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宗教现状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宗教事务管理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弘扬科学精神,正确对待宗教
目录
我国宗教现状
我国是多宗教国家,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 8.5 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 30 万人,宗教团体约 5500 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 100 余所。
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
国家统一和稳定:宗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妥善处理宗教问题,能凝聚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文化传承: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如佛教传入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影响深远。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其教义和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智慧。重视宗教工作,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宗教文化。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能防止宗教被极端势力利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管理要求
政教分离: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决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等事务。国家政权不能被宗教掌控,宗教也不能替代国家进行管理。
教宗分离:我国坚定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绝对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保障教育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全民性。
宗教活动必须严格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例如,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宗教仪式的举行等都要符合法律规定。
坚持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的原则。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具体措施
宗教活动场所必须依法登记,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宗教教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经过登记备案后才能从事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宗教团体和事务自主: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宗教团体自主管理内部事务,包括宗教教义阐释、宗教活动组织、宗教人员培养等。
境外组织和个人限制: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宗教事务由我国政府和宗教界自主管理,境外势力无权干涉国家安全。
平等友好交往: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如中国佛教协会与各国佛教团体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佛教文化传播和国际友谊。
防范渗透: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境外一些势力企图通过宗教渗透破坏我国社会稳定,我国坚决予以抵制。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两个 “要求”
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当宗教活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冲突时,应优先保障国家和民族利益。
两个 “支持”
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例如,一些宗教团体对教义进行新解读,倡导和平、环保、公益等理念。
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宗教界应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我国宗教政策的法律依据 - 宪法规定
__________
宪法为我国宗教政策提供根本法律依据,明确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及宗教活动的法律界限。
思考: 如何区分邪教和宗教,如何对待邪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宗教教义、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多数宗教倡导和平、善良、慈悲等价值观,引导信徒追求精神寄托和道德完善。
邪教是冒用宗教、气功或者以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
邪教常以虚假宣传蛊惑人心,制造社会恐慌和混乱。如一些邪教组织宣扬世界末日,蛊惑信徒自杀或伤害他人。邪教还通过控制信徒思想和财产,危害信徒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宗教活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如在合法宗教场所举行宗教仪式,开展宗教教育等。宗教团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例如,佛教寺院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帮助贫困人群
宗教与邪教的行政区别
宗教积极作用
这些体现宗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宗教教义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为社会作出贡献。
江孜县,重孜寺,七世生钦活佛,带领僧侣信众们植树造林造福绿化
灵山净慧寺一年一度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中
邪教危害
危害国家政治稳定:邪教组织通过散布反动言论,攻击政府,甚至组织成员围攻政府机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国家经济秩序稳定:邪教组织常常以非法敛财为目的,通过散布末日论等歪理邪说,骗取信徒的财产。这种行为不仅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也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
危害社会秩序稳定:邪教组织的活动往往伴随着暴力和恐吓,如以绑架、伤害等手段威胁其成员不得背叛组织。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
危害社会思想稳定:邪教组织通过编造歪理邪说,制造思想混乱,甚至反对科学,亵渎人文精神,对社会的思想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
践踏人权:邪教组织无视人权,通过精神控制、身体虐待等方式,严重侵害了信徒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例如,一些邪教组织鼓吹“信教能治病”,不让患病的成员去医院看病,导致许多人因延误治疗而死亡。
那些邪教
法轮功、全能神、门徒会、呼喊派、灵灵派、全范围教会、观音法门、新约教会、被立王、主神教、三班仆人派、天父的儿女、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统一教、灵仙真佛宗、达米宣教会……
友情提醒:宗教不能进校园
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
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内祭祀、诵经、烧香、礼拜、讲经、布道、弥撒、受礼、终傅、受戒、过宗教节日;在自己家中念经、祈祷、封斋、追思等活动。
不正常的宗教活动:
在宗教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宗教教徒到非宗教场所(例如学校等)进行传教、宣传有神论。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利用宗教名义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反对境外势力干涉境内宗教事务,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
  国家依法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国家安全法
正常的宗教活动 封建迷信 邪教
有整套教义、
教规有一定的制度依法成立,有正式的组织和活动场所。(不信教人士不要在宗教场所宣讲无神论)
没有教义、教规和制度 ,没有正式组织和活动场所,聚敛财富,残害群众
教主崇拜
精神控制
编造邪说
敛取钱财
秘密结社
危害社会
保护正常
依法管理
说服教育
依法取缔
依法惩处
坚决打击
反人类
反社会
反科学
弘扬科学精神 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国家:
公民:
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坚持不懈地对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
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如何弘扬科学精神
加强科学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加大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普及科学知识:通过科普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相关的科学知识,让科学走进大众。
倡导理性思考:在社会舆论、文化氛围营造中,倡导理性思考,鼓励人们对各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不盲目跟从。
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
(1)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鼓励公民信教(不鼓励、不支持、不提倡、不发展)
(3)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 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5)国家保护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
(6)邪教不是宗教,邪教的本质是反人民、反社会、反科学的,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
(7)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课堂小结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①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②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③作为中学生的要求
一、我国宗教概况
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
三、弘扬
科学精神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