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共26张PPT+内嵌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共26张PPT+内嵌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问题一:你认为现在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谁更具优势。
试论“法治”和“法制”有何区别?
法制与法治
新课导入
提示:“法制”即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而言的。而“法治”则是与人治相对而言的。
法律再多,如果不遵循法治原则,就不能说是实行依法治国。从“法制”到“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飞跃。
普法动漫《哪吒》,带你了解“依法治国”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第七课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知识回顾:“法制”和“法治”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字之差,含义却有了很大的差别。下列对“法制”和“法治”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②法制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③法制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④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315晚会曝光多个行业黑幕,涉事企业被查封,负责人全网道歉。市监部门迅速行动,启动调查,保障消费者权益。网友呼吁加强日常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应贯穿全年。
请结合315晚会,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怎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呢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为什么)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②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P73单元引言)
③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 (P74第七课引言)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必要性: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重要性)
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要性)
1.为什么要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因)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P73)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现代化。(P7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最根本的保证
根本制度保障
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八课)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
实现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九课)
(3依法3法治1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治国理政的
基本方式
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


中国共产党 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国行政机关 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执法
监察委员会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社会和公民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拓展:全面依法治国对不同主体的要求
(1)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你们怎么看?
(2)对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新提案体现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什么样的原则?
李紫微说,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严重践踏人权尊严,破坏家庭完整与社会稳定。她建议,废止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儿童罪”,将该类行为统一纳入“拐卖妇女儿童罪”范畴,增设“组织非法送养”“伪造亲子关系证明”等新罪名,填补法律空白,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量刑基准,实现“买卖同罪同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1)原因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保证) P82第一段
(2)要求
①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应坚持什么原则 为什么坚持?怎样坚持?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1)原因:
(2)要求:
2、力量源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提取关键信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价值追求)
尊重法律权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维护法的权威,保证法的实施,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②要求(怎么办?)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①原因(为什么?)
注意:
①“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②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特权和歧视。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知识讲授】
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2)要求 (怎么办?)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1)原因(为什么?)
4、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精神支撑)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知识讲授】
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实践基础)
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五大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下列对依法治国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 
③法律和道德要协同发力,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和法律的规范作用 
④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关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2.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首要问题是让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
③总目标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④要落实改革举措,直面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B
3.(2023·湖北模拟预测)2023年3月,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召开代表小组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修正草案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推动草案突出立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时俱进完善关于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表述,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战略目标,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体现( )
①全国人大代表严格依法行使审议权和立法权
②修正草案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成果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立法、民主立法,维护社会稳定
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人大代表没有立法权,①错误。②④:立法法修正草案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成果,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④正确。③:党领导立法,③错误。故本题选C。
C
典例精练
4.(2023·山东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应( )
①提高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②与时俱进,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有自信、有志气宣传中国宪法制度、宪法理论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④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提高政府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③: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中国宪法制度、理论,②③符合题意。①:提高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说法错误,应该是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①排除。④: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提高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能力,④错误。故本题选C。
C
典例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