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身临其境 教学设计(表格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 1 课 身临其境 教学设计(表格市)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情景交融——舞台美术设计 第 1 课 身临其境
教学目标
1. 知道: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础知识,知道舞台布景设计的作用和设计要素。 2. 理解:感受舞台布景设计的魅力,体会其在戏剧艺术中的重要性,理解舞台美术是生活与 艺术的结合。 3.能做:学习舞台布景的特点、设计方法、小组合作,用废旧材料制作舞台布景模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知识,体会舞台布景在戏剧演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设计、制 作一个有特色的舞台布景模型。 教学难点: 根据戏剧类型和剧本内容,设计与之相协调的舞台布景,并用废旧材料制作舞台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东西南北中扮靓人生。同学们了解戏剧舞台吗?让我们一 起身临其境感受舞台的魅力吧! 播放京剧《杨门女将》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引出课题:身临其境
二、深入研讨,探究新知 (一)初识舞台美术 1.视频展示:现代话剧《红楼梦》 2.图片展示:不同地方的戏曲剧照 思考:舞台美术包含一些什么内容?
3.视频展示:一桌二椅的独特魅力
教师小结:一桌二椅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特殊表现手段,舞台布景采用了中国画的 造型要素,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点。现代科技发展让舞台美术有了更新的视觉表现。 (二)再看舞台美术 学习任务一:舞台美术包含什么内容? 1.“一桌二椅 ”这样简约程式化的中国传统戏剧舞台蕴含着生动的写意性,靠“虚拟 ” 的物象把舞台变为广阔的表演空间。 2.以京剧《杨门女将》为例,舞台布景运用了中国画的造型要素,融合传统经典文化, 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3.以 2024 央视戏曲晚会为例,时代发展让我们有了很多高科技的手段,现代的戏曲舞台 无论是布景还是灯光道具都有了更多的创新。 4.舞台布景设计把每个场景的的环境、氛围、情调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营造故事情境, 传递剧情信息。 (三)解读舞台美术 1.什么是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一项综合性艺术,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等的综合设计。它的 核心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 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2.舞台布景:幕幔 山西省洪洞县明应王殿的元代壁画里就有舞台幕幔的描绘,这类装饰性、掩蔽性的幕幔
就是舞台布景的早期形式。 舞台布景设计把每个场景的的环境、氛围、情调生动具体地表现 出来,营造故事情境,传递剧情信息。 3.舞台布景的传承与变化 舞台布景从传统的绘制背景到现在的电子屏及其他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烘 托戏曲情节,是戏曲内涵的深化和延伸。舞台布景的传承与变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最好见证, 更是中国审美的一脉相承。 4.舞台布景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视频赏析:《天下第一楼》 教师小结:话剧的舞美设计,要近似于现实,并与灯光、服装、道具等与剧情配合,烘 托渲染舞台气氛,给演员创造表演空间,再现现实生活环境,给人们以逼真生活的感觉。 5.舞台的三种样式: 一面对着观众的舞台 有利于促进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所有观众都能直 观感受舞台表演。 三面对着观众的舞台,能提高空间亲和力,增加观众的座位数,可以照顾旁边两侧观众 的视觉感受。 四面对着观众的舞台多出现在大型的体育场中。后面两种舞台样式在剧院、演播厅比较
常见,舞台位于空间中央,观众容量更大,观看无死角。
6.舞台布景的设计元素: 风格 色彩 造型 空间 分别以《牡丹亭》、《大国工匠》、《浮生六记》、《茶馆》、《红楼梦》等戏剧舞台 解读设计元素。 学习任务二:设计元素说说看? 教师给出四幅剧照,学生分别说一说舞台设计元素的特别之处。 7.舞台布景的制作 以话剧《茶馆》为例展示设计师的草图和不同风格的舞台布景模型。
三、动手实践,创意表现 学校要举行社团节了,戏剧社的同学们要演出《西游记》的经典剧目《真假美猴王》, 他们需要团队来帮忙设计舞台布景,如果制作一个舞台模型,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习任务三:做一个舞台模型 1.首先了解故事情节,背景,选定制作的场景。 2.绘制草图的方式做好前期构思。 3.在生活中去找到一些材料。比如快递包装盒、鞋盒、麻绳、棉花、黏土等都是制作舞 台模型的理想材料。教师建议操作方法:剪切、拼贴、涂画、搭建等。 4.操作步骤: 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制定制作方案。 确定方案后分组制作。 注意分工合作,合理利用材料。 (教师展示一个示范作业) 学生讨论制作思路: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或者用AI 软件生成舞台模型 学生操作,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并说明制作思路。 四、 自我评价,小结拓展 1.学生比对评价表对本课学习做自我评价。 2.教师小结 舞台小天地,演绎大世界。 舞台美术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 舞台布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舞台演出的重要视觉元素, 还是营造舞台氛围、塑造舞台形象、提升表演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让今天的戏剧舞台异彩纷呈。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观众能够 更深入地理解剧情,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
3.课后拓展: (1)大家可以多去剧场看看戏曲戏剧表演,实地感受舞台美术在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还可以把你制作的舞台布景模型和家人分享,给他们介绍舞台美术设计的相关知识。 (3)也可以和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联系,参与社区或者小区的传统节日主题活 动策划,提出舞台设计建议并参与活动的实施。 4.学习资源推荐 (1)CCTV-11 戏曲频道 (2)国家大剧院艺术微课堂 设计意图: 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 ”艺术实践活动单元,“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项目主题,本 课为本单元第一课,通过多段戏曲戏剧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和当代话剧的独特魅 力。通过多幅剧照让学生感受舞台美术设计的概念,知道舞台布景的不同样式和舞台设计的 元素:风格、色彩、造型、空间。理解舞台美术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传递中国戏曲戏剧舞台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与现代戏曲、 现代话剧中的舞台布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关系。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为 “真假美猴王 ”这一故事设计舞台模型,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作品。还特别设计了让学生通过 AI软件生成舞台模型感受人工智能的特别之处。本课知识容量大,文化内涵深,对于助力学 生继续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血脉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
舞台美术设计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背景,所以是一个能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 学习领域。因为学习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并不丰厚,尤其对戏曲戏剧领域并不 熟悉,加上舞台美术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技术、材料和设计理念不断涌现。在 教学内容中,虽然涵盖了传统的舞台美术知识,但因为课程容量的问题,对于一些新兴的趋 势和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等,涉及较少。本课在 实施过程中需要至少两个课时,一个课时讲解相关知识,一个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更便 于学生理解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