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这是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厅悬挂的条幅,展示了建都于南京的六个王朝名称。博物馆里展出的青瓷、陶俑、建筑构件、大型排水设施遗迹,以及石刻、书画等文物,反映了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三国两晋时期南北朝第18课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东晋-南朝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南迁前秦“广义的江南”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又称为江左或江东。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时间: 建立者:都城:317年司马睿建康(今南京)(1)政治:2.统治:前秦门阀政治(2)军事:多次进行北伐3.灭亡:420年,东晋灭亡阅读p102-103课文,完成东晋朝代基本信息。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317年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大贵族把持。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东晋门阀政治格局政治上特点: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世代为官,垄断资源,门第至上。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317年祖逖北伐◆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的原因是什么?东晋朝廷心存疑虑,多方掣肘;统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军事上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北朝-北魏(439)317-420前秦地图册P46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北朝-北魏(439)317-420二、南朝的政治朝代 建立者 时间 曾任官职 都城宋 刘裕 420—479年 平北将军 建康齐 萧道成 479—502年 骠骑大将军 建康梁 萧衍 502—557年 大将军 建康陈 陈霸先 557—589年 车骑将军 建康①朝代更替频繁②偏安南方,定都建康“六朝古都”二、南朝的政治1.特点 :③武将篡权疆域最大疆域最小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北朝-北魏(439)317-420二、南朝的政治二、南朝的政治2.统治:民殷国富元嘉之治(1)南朝宋的兴盛: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时期,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元嘉之治)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南朝(宋齐梁陈)420-589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317-420二、南朝的政治二、南朝的政治2.统治:民殷国富元嘉之治侯景之乱(2)南朝梁的衰落:侯景之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影响: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南朝(宋齐梁陈)420-589西晋东晋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北方南方南朝北魏东魏西魏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北朝五胡内迁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尽管分裂是这个时期的整体特点,但是社会并没有停滞不前,还表现出发展的趋势。 ——《新编中国史》南朝宋: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物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汉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南朝宋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汉朝: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民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课本106页课后活动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多角度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1)北方人大规模南迁,输送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材料:据谭其骧统计,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中原人民把他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江南,迅速改变了江南“火耕水耨”的落后面貌,这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1.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多角度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三、江南地区的开发(3)江南地区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宋书》记载“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安定)也。”(5)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4)统治者政策支持。南朝宋文帝大力劝(鼓励)课(督促)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1.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多角度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三、江南地区的开发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史实)(1)农业耕地面积: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多种经营: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推广和改进犁耕,兴修水利麦稻兼作,双季稻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三、江南地区的开发(2)手工业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作)千里船(模型)玻璃罐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史实)三、江南地区的开发(2)手工业这首诗与手工业的哪个行业有关 哪些诗句体现了宝剑的制作水平 冶铁业:灌钢法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史实)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建康城东晋初年只有4万户左右,而梁朝急增至28万,短短200年左右的时间里增长了6倍。而同时期北方最大的都会城市洛阳的人口不过10万9千余户,尚不及建康的一半。——简修炜《六朝史稿》繁荣的建康城(3)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史实)三、江南地区的开发从椭圆纹饰和磨花工艺、玻璃成分判断这是罗马进口的(3)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发展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史实)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苏南京象山7号墓出土玻璃磨花筒形杯农业 ①耕地面积:②生产技术:③粮食产量:④经营方式:手工业商业 成就: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增加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商业交流,城市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城市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海外贸易。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史实)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北经济比重对比(1)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推动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影响三、江南地区的开发263年266年280年曹魏吞蜀司马氏代魏西晋统一316年西晋灭亡东晋317-420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经济发展政权更替课堂小结吴蜀魏?东晋西晋?南朝南朝:宋→齐→梁→陈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原因表现影响(东晋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420-589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司马睿;都城:建康(南京)2.统治:(1)政治上: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2)军事上:多次北伐(祖逖)总体: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3.灭亡: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东晋灭亡。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开发原因★二、南朝的政治特点:(1)朝代更替频繁(2)偏安南方,定都建康(3)武将篡权南朝宋:轻徭薄赋、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元嘉之治”)南朝梁:地方贵族将领势力很大,大规模叛乱:侯景之乱(1)北方人南迁,输送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3)江南地区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4)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2.发展表现(1)农业:耕地面积扩大,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粮食产量提高,实行多种经营。(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显著发展。(3)商业: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大都市。促进海外贸易。(1)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趋向平衡。(2)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