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32第8课 西欧庄园…………………………38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42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47新课标: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齐读: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会依靠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示意图查士丁尼一世中世纪东欧的余晖——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32第8课 西欧庄园……………………38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42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47新课标: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齐读: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会依靠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查士丁尼一世和群臣拜占庭帝国的兴亡——罗马帝国的余晖伊斯坦布尔城市史“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重点梳理任务一:对比两幅地图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有利影响角度,分析拜占庭帝国如何进入“黄金时代”?1.东罗马帝国的建立(395年)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95—1453年)罗马帝国分裂形势图拜占庭君士坦丁大帝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重点梳理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95—1453年)①三洲交接,版图辽阔。(地理位置)有利因素:②农业商贸发达,经济活跃。(自然条件)③皇权强化,政局稳定。(政治条件)任务一:对比两幅地图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有利影响角度,分析拜占庭帝国如何进入“黄金时代”?1.东罗马帝国的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形势图拜占庭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重点梳理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95—1453年)任务一:对比两幅地图并阅读课文,分析拜占庭帝国如何进入“黄金时代”?2.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527—565年)2.查士丁尼一世(483—565)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亚非欧三洲对外:武力征伐,把重建罗马帝国作为奋斗目标。材料1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皇帝既是虔诚的法纪伸张者,又是征服敌人的胜利者。——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重点梳理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95—1453年)任务二:研读史料,分析查士丁尼巩固统治的手段有哪些?其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他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2.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527—565年)对内:完善法律,组织编撰《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1)内容:(2)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3)评价:①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②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③地位: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实质:维护奴隶制。战争、法律君权神授 皇权至上重点梳理3.与罗马法的关系材料2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时期 成就 影响 阶段罗马共和国 《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起步罗马帝国 万民法、经济法及众多法律概念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发展拜占庭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完备罗马对外扩张,地跨三洲。基督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罗马法影响深远,奠定西方法律基础。(1)罗马法的发展历程(2)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及启示①趋势: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奠定后世西方立法的基础。②启示: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依法治国。重点梳理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95—1453年)任务三:对比两幅地图,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有什么变化?研读史料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不利影响,探究千年帝国衰亡的因素有哪些?留下什么启示?4.拜占庭帝国的衰亡(1453年)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亚非欧三洲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示意图版图:严重缩小,反映了帝国的衰落。重点梳理一.拜占庭帝国的兴亡(395—1453年)任务三:对比两幅地图,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有什么变化?研读史料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不利影响,探究千年帝国衰亡的因素有哪些?留下什么启示?4.拜占庭帝国的衰亡(1453年)材料3 导致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帝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帝国的居民不思改变,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无视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拜占庭人显然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尼科尔《拜占庭帝国的灭亡》①外患:外族的不断入侵。(阿拉伯人、奥斯曼人)②内忧:帝国统治者骄傲自大,封闭保守,缺少创新。③内忧: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军区制十字军东征趁火打劫启示:原因: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文化——罗马文明的余晖查士丁尼手持《民法大全》和圣索菲亚大教堂重点梳理二.拜占庭文化任务四:研读史料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有利影响,探究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影响、启示?材料4 拜占庭文明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而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基督教文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东方文化(1)特点:①兼收并蓄、独具特色(空间)马赛克镶嵌画圣索菲亚大教堂内景希腊石柱、罗马穹顶和环廊、基督教镶嵌画、伊斯兰屋顶重点梳理二.拜占庭文化任务四:研读史料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有利影响,探究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影响、启示?材料5 拜占庭国家正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而走向灭亡,大批报国无望的知识分子纷纷逃亡到意大利……这些拜占庭学者将大量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的古代手稿、文物和书籍带往意大利,激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秘》(1)特点:②承前启后(时间)基督教文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东方文化承前拜占庭文化5—15世纪文艺复兴4—16世纪启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重点梳理二.拜占庭文化任务四:研读史料并阅读课文,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帝国的有利影响,探究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影响、启示?罗马帝国国徽拜占庭帝国国徽俄罗斯国徽莫斯科的洋葱头教堂影响: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空间上拜占庭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作用)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时间上承前启后的作用)材料6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美)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能力提升任务五:学完本单元,合作探究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西欧的“黑暗”中蕴含变革基因,而东欧的“强盛”埋藏僵化隐患,东西欧多元共存。封君封臣制,分裂割据;教权与皇权分立庄园与农奴制度,相对封闭独立。基督教神权至上,束缚人性。王权加强;议会兴起城市兴起;市民自治大学兴起;思想解放政治:经济:文化:保守到开放分散到集中黑暗到光明冲击封建神学冲击封建经济冲击封建政治推动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读史使人明智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