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新课导入
上图反映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
1.二战后的欧洲
二战中几乎变成废墟的伦敦
二战后柏林街头的瓦砾残墙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战后初期,有人望墟兴叹
“清除城市垃圾至少20年的时间,要想复兴比登天还难”
一、欧洲的联合
一、欧洲的联合
2.欧洲经济的复兴
1950-1975年间,英、法、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5.4%。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A
B
C
D
E
1939 1945 1952 1962 1973 1982 1993 1999
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示意图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说说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状况
①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②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阅读课本,分析战后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
外因
内因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原有的工业基础好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3.欧洲走向联合
战后的西欧(漫画)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原因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和漫画,并结合课本内容说说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联合自强;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一、欧洲的联合
3.欧洲走向联合
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20世纪50年代初
1958年
欧洲共同体
欧盟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1958年
性质
1967年
1993年
一、欧洲的联合
欧盟旗帜
一百欧元纸币
3.欧洲走向联合
影响
昔日的“援助”
今日的竞争
材料二:
依据图表信息和漫画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对成员国
对欧洲
对世界格局
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材料一: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1965年
1993年
一、欧洲的联合
2020年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英国脱欧
4.英国脱欧
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有太多的“民族主义”,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肯把欧洲的“共同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
——陈乐民:《二十世纪的欧洲》
【拓展延伸】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英国脱欧事件的认识
英国脱欧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挑战,各国要开放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欧盟应推进改革,维护欧盟各国的共同利益。
一、欧洲的联合
1975 1985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增长率%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82 1994 1999
5.6
6.3
-0.8
-1.9
3.3
3.9
4
1.战后美国的发展
【合作探究】细看图表,结合课本说说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
二战后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美国的发展
1.战后美国的发展
时期 阶段特征 原因
二战后初期 经济繁荣
20世纪 七八十年代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经济进一步发展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西欧、日本崛起;美苏争霸消耗经济实力,世界性经济危机
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合作探究】细看图表,结合课本说说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
二、美国的发展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2知识拓展,回答下列问题
开始时间:
到来标志:
重要成就:
影 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开始向
信息时代迈进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美国的发展
材料一:1946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战前一半。就连美国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都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
二战后的日本广岛
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位
【材料研读】材料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如何?
三、日本的崛起
2.日本崛起的原因
相关史事
冷战开始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美国开始扶持日本。1951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对日和约,日本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日本为美国在亚洲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
材料一:美国从194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颁布指令,命令日本军队立即交械投降和迅速复员,废除大本营、参谋本部等一系列军事法令,禁止与军事有关的生产及科学研究。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在短期内借助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的发展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
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②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内部原因)
③美国的扶持
三、日本的崛起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国家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国民生产总值 9927亿美元 2042亿美元 1870亿 美元 1423亿美元 1237亿美元
20世纪7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GDP
2.日本崛起的影响
【问题思考】日本的崛起有何影响?
①日本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②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其家乡群马县的演讲(1983年7月28日)
三、日本的崛起
1.建立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先后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建立
扩大
发展
完善
罗斯福新政期间
1948年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
六七十年代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据英国《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披露他的“懒虫秘诀”。
——摘自搜狐新闻
相关史事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3.评价
阅读相关史事和材料,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影响
积极:
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局限性:
①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过度高福利滋生懒惰,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财政压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鉴往知来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外因
内因
美国的援助;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原来的工业基础较好;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国情出发;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人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进入时代
新兴部门
共同点 启示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业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业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信息工业
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国家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青少年要勇担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等
本课小结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目的:
过程:
影响:
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盟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美国的发展
经济繁荣→速度放缓→新经济时代(全球化、信息化)
日本的崛起
表现:
影响:
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国际地位提高,谋求政治大国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积极:
局限性:
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