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温馨提示:1.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6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总时间100分钟。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1. 这场战争使美国等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轻易对中国诉诸武力”。这表明该战争( )A. 实现了祖国大陆完全统一 B.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C. 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国家 D. 捍卫了新中国国家安全2. “‘铁人’虽逝,但精神长存”,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的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就是以他名字命名。“他”是(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雷锋 D. 屠呦呦3. 下表中的会议共同反映了( )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指导思想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过程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成就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难探索4. 下图所示局面的形成( )A. 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B. 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C. 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恢复 D. 表明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5. 下图所示成就得益于( )A. 三大改造 B. 拨乱反正 C. 西部大开发 D. 自贸区建设6. 下图中的两面区旗践行了( )A. “一带一路”倡议 B.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C. “一国两制”构想 D. 两岸“三通”理念的落实7. “九二共识”和《反分裂国家法》都强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 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 积极发展两岸关系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8. 下列史事共同反映了( )①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②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③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④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A. 经济建设的成就 B. 国防建设的成就C. 国际贸易的成就 D. 思想建设的成就9.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两国总理重申(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一起打破外交孤立 D. 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10.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材料表明万隆会议航向改变主要是因为当时(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实行“一边倒”的方针C. 强调要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D. 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1. 下面知识结构图中的“?”应为( )A 国民经济调整 B. 生态文明建设C. 政治制度创新 D. 祖国统一进程12. 下表中的歌曲共同反映了( )歌曲 歌词《公元1997》 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鼓浪屿之波》 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A. 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是同根同源B.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C. 香港同胞对殖民者满怀痛恨之情D. 澳门回归是外部势力干涉的结果13. 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材料描述了南方谈话的( )A. 历史背景 B. 历史过程 C. 主要内容 D. 重大影响15. 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问世后,广大人民群众竞相观看。这些作品的涌现直接得益于( )A. “左倾”思想的废除 B. 学雷锋运动的深入持续开展C. “双百”方针的提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6.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这说明了( )A. 交通工具革新 B. 信息技术发展C. 教育水平提升 D. 生活水平提高17.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建立B. 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C. 2020年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全方位外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获得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摘编自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 教育并促进农民群众逐步组织、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摘编自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摘编自1983年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列表法总结材料中的三种农村政策。(含政策名称、实行时间、政策内容、主要影响等)(2)据上述探究过程,阐述你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变化的认识。19.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组织了“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③ ④历史成就图1开国大典 图2“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图3 中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意义 ①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② 迈进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推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写出表格中横线上①②③④的内容。(2)任选材料中的三个史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写一篇80—120字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体现了“创新创造”的核心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成果。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摘编自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将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镌刻在中国大地上。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与时间赛跑,用生命和鲜血描绘了一幅幅最新最美的图画。——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1)据材料一,构建“新中国科技成就”的知识结构。(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3)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写出中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温馨提示:1.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6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总时间100分钟。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18题答案】【答案】(1)政策 时间 政策内容 影响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 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至今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认识: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政策制定要关注农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19题答案】【答案】(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②社会主义工业化;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示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执行“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20题答案】【答案】(1)【示例】新中国科技成就:国防科技: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6年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成功3.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4.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航天科技:1.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2.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2)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推动;人民的支持;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安定的社会环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等。(3)责任担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知识;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