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人的社会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健全人格:1.理解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知道社会化内涵,理解个人通过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及扮演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责任意识: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责任感。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个人如何实现社会化。难点:理解个人如何实现社会化。三、课前预习。1.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 转化为 的过程。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1)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生活技能?①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②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 。③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 。4.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哪些行为规范?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 ,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 社会生活。5.我们如何学习扮演好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好互动,从而胜任 。6.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如何实现社会化?)P11-12①②③④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四、课中探究。探究一:社会化的含义。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思考:(1)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是如何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为一名自立自强的中学生的?(2)《论语》有言:“性相近,习相远也。”请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观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探究二:社会化的具体体现。阅读教材第10-11页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结合P10探究与分享:探究活动1:社会角色扮演分四个小组抽取角色卡片(如“学生”“社区志愿者”“家庭成员”“中国公民”),每组讨论并展示该角色的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探究活动2:案例分析七年级(3)班的课堂上,数学老师正在讲解几何题,后排的小宇偷偷用手机给同学发消息,被老师没收。下课后,同学小鹏开玩笑说:"小宇被没收手机,肯定是智商不够才需要作弊!"小宇觉得被当众嘲笑,怒气冲冲推了小鹏一把,两人差点动手,围观同学纷纷起哄。假设你是案例中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思考:(1)作为小宇,如何在被嘲笑时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2)作为小鹏,如何把握“开玩笑”的边界,避免“善意”变“伤害”?(3)作为围观者,除了起哄,还可以采取哪些积极行动化解矛盾?探究活动3:明确角色要求结合P11探究与分享:(1)请你补充好角色活动内容(2)扮演好这些社会角色,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帮助?五、课后巩固。1.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白纸”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 D.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相应的责任2.2024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他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他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南水北调纪念园,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他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文明的重要性。以下是小华的活动感悟,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在体验社会生活中可以锻炼自己B.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C.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印度“狼孩”卡玛拉与狼同吃同住8年,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一直无法融入社会。这告诉我们(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过程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①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②价值观日渐养成③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不断丰富,行为规范意识不断增强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 )①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②能力不断提升③懂得礼义廉耻④社会经验不断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三、课前预习1.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 转化为 的过程。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1)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生活技能?①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②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 。③我们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 。4.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哪些行为规范?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社会生活。5.我们如何学习扮演好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好互动,从而胜任 。6.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如何实现社会化?)P11-12①②③④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答案】生物个体;社会人;必要的支持;锤炼品格;劳动技能;打下基础;遵守法律规范;认识和参与;多种社会角色四、课中探究。探究一:社会化的含义。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思考:(1)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是如何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为一名自立自强的中学生的?(2)《论语》有言:“性相近,习相远也。”请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观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探究二:社会化的具体体现。阅读教材第10-11页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结合P10探究与分享:探究活动1:社会角色扮演。分四个小组抽取角色卡片(如“学生”“社区志愿者”“家庭成员”“中国公民”),每组讨论并展示该角色的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探究活动2:案例分析七年级(3)班的课堂上,数学老师正在讲解几何题,后排的小宇偷偷用手机给同学发消息,被老师没收。下课后,同学小鹏开玩笑说:"小宇被没收手机,肯定是智商不够才需要作弊!"小宇觉得被当众嘲笑,怒气冲冲推了小鹏一把,两人差点动手,围观同学纷纷起哄。假设你是案例中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思考:(1)作为小宇,如何在被嘲笑时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2)作为小鹏,如何把握“开玩笑”的边界,避免“善意”变“伤害”?(3)作为围观者,除了起哄,还可以采取哪些积极行动化解矛盾?探究活动3:明确角色要求结合P11探究与分享:(1)请你补充好角色活动内容。(2)扮演好这些社会角色,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帮助?五、课后巩固。1.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白纸”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D.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相应的责任【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B: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我们的成长需要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教育,表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故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2024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他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他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南水北调纪念园,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他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文明的重要性。以下是小华的活动感悟,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在体验社会生活中可以锻炼自己B.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C.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ACD:“体会劳动的苦与乐”、参观南水北调纪念园、“参加创城活动”等,体现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故ACD说法正确;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不是“只能获得物质支持”,故B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3.印度“狼孩”卡玛拉与狼同吃同住8年,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一直无法融入社会。这告诉我们(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过程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相关知识。①:题干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故②说法错误;③④:题文中“狼孩”因脱离社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说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故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4.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①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②价值观日渐养成③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不断丰富,行为规范意识不断增强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的相关知识。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逐渐社会化有利于增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 )①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②能力不断提升③懂得礼义廉耻④社会经验不断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力不断提升,懂得礼义廉耻,社会经验不断丰富。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