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海市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1~18题,每小题2分,共3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隋唐时期,政府发明的制度,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打通了另外一个通道。”材料中制度指的是A.奏折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八股取士2.“贞观之治”启盛世,万民之王“天可汗”。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明成祖3.“(唐玄宗)宠信胡将安禄山,委以三镇节度使,终致范阳兵起,两京陷落。”这一兵变后A.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B.导致了唐朝的灭亡C.缓解藩镇割据的局面 D.完成经济重心南移4.唐朝时期,政府任用大批各族官员,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常态,中华文明进入新的高峰。这表明文明的进步得益于A.开放的对外政策 B.科学的选官制度C.雄厚的综合国力 D.开明的民族政策5.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评价说,中国古代组织的地球子午线长度测量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主持完成这个创举的是A.毕昇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6.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隋唐时期历史的一手史料是A.历史纪录片《大明宫》 B.出土的“三彩釉陶载乐骆驼”C.历史小说《隋唐演义》 D.司马迁编撰的《资治通鉴》7.宋高宗时期,任用文臣担任“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等军中要职,负责管理军政事务,而“武臣副(辅助)之”。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的政治特点是A.外重内轻 B.藩镇割据 C.崇文抑武 D.分化相权8.“澶渊之盟”对双方来说都有收获,辽得到了钱物,宋也收回了一部分州城。尤其是,盟约签订之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以上内容所述为“澶渊之盟”订立的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内容9.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故民负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主要因为他A.尽忠报国 B.医德高尚 C.助人为乐 D.诚实守信10.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几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A.蒙古族 B.契丹族 C.回族 D.党项族11.宋代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陶瓷的器型发展到数百种之多,窑址分布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其中,后来被誉为瓷都的是A.泉州 B.南京 C.开封 D.景德镇12.某同学搜集了纪录片《苏东坡》、李清照南渡路线图、连环画《辛弃疾》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据此推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诗的繁荣 B.宋词的发展 C.元曲的流行 D.小说的兴起13.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专制统治 B.提高办事效率 C.增加六部权利 D.防止腐败14.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结合历史,诗中的“危”指的是A.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武装抢劫日益猖獗B.葡萄牙殖民者搜取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C.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D.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5.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坚决主张在台湾设防留守,认为如果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台湾虽然边运却是沿海要害之所在。由此,1681年,清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A.台湾省 B.北庭都护府 C.台湾府 D.伊犁将军16.下图漫画戏谑的是清朝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它的设立使A.中央集权制开始建立 B.地方行政机构精简C.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17.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写下“一把心肠论浊清”这一类诗句而蒙受牢狱之灾。这反映了A.诗句贬低了清政府 B.官员文学水平较低C.清朝实行了文字狱 D.政府重视文化事业18.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通过对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以及家族的盛衰兴亡的描写,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完整、细腻的时代风气。这强调了明清小说A.彰显传统文化 B.关注现实生活C.内容丰富生动 D.线索清晰凝练二、非选择题:19~21题,共39分。19.(15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部分)农具图片 ①《筒车图》 ②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曲辕犁 ③秧马功能解说 解说词一: ,犁地工具,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解说词二: ,拔秧工具,披秧的人跨坐于上,前后滑行自如,降低劳动强度。 解说词三: ,取水灌田工具,以水流作动力,刃部和整个正面均作锯齿状。(1)根据材料一,在功能解说的横线处填入相对应的农具图片序号。(3分)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发明的农具有什么特点 (2分)材料二图1《伤寒杂病论》 图2《千金方》书影 图3《本草纲目》书影范例:东汉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这部医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医诊断方法。(1分)从材料二中图2到图3选择一本医书写介绍词。(4分,从朝代、作者、内容、影响四方面进行介绍)材料三明朝《岁朝村庆图》,描绘了江南乡村百姓春节的活动:儿童们在燃放爆竹,大人们在写对联、饮茶叙谈,亲朋故旧相互拜访、欢聚一堂。 ——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当代表民画家燕天池《金陵之春》描绘了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放电子鞭炮的热闹景象。同时,强调了高科技赋能所带来新春节,乘坐高铁去拜年、便利环保的手机拜年等新年俗。展现社会主义新风貌。 ——摘编自光明网《春大的序曲——当代美术作品中的春节》(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朝春节哪些习俗和今天人们欢度春节一致 (2分)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什么特征 (1分)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你写出中国春节中遗成功的意义。(2分)20.(16分)古代中国采取各种措施巩固封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与明代分别进入统治中期之后,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未失去土地的农民负担也愈发沉重,政府失去了大量税源,财政基础受到动摇,一方面,对外无力支撑军队开支,另一方面,对内难以发放官员体禄,国家机器逐渐陷入难以为继的局面。 宋、明两代处在皇权不断加强、官僚体制渐趋完善与传统农业愈发成热的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但都面临内有官僚贪污腐败、地主兼并土地,外有强敌耳何、战事频繁的局面。——摘编自任思博《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农业玫策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宋和明代面临哪些统治危机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为解决统治危机北宋和明代进行什么改革 (2分)材料二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唐朝速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至清朝前期,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以“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通过多元手段,将边疆行政、法律、军事统合于中央集权之下。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2)材料二中的宣政院辖地地理位置属于 (①西北地区,②西南地区,③东北地区,填写序号即可得1分),根据地图写出元朝时期广西属于哪一行省 (1分),根据材料二写出我国治理边疆民族政策并举例唐朝和清朝史实说明。(3分)材料三朝代 思想家 思想主张唐朝 韩愈 强烈扞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他指责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宋朝 朱熹 他强调存天理、灵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清朝 黄宗羲 激烈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材料三中的三位思想家都属于哪一思想流派 (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三位思想家各自思想主张。(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巩固封建统治因素有哪些 (2分)21.(8分)时间轴是展现历史进程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对外开放演变的趋势。(2分)(2)从材料中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对外交往”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6分)北海市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A A D B B C C A C D B A A C D C B19.(15分)(1)序号:解说词一:②;解说词二:③;解说词三:①。(3分)特点:省力;便于精耕细作;解放人力。(2分,写出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2)方法:望闻问切。(1分)图2介绍词:唐朝孙思邈编写《千金方》,《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了很多药方和药物。重视药物的采集、配制和使用。本书为我国医学和药物学方面作出很大贡献。(4分)图3介绍词: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本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共记载药物种类多并附有大量药物形态图,还收录大量药方,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分)(3)习俗:放鞭炮;贴对联;亲友间拜年。(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特征: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中华文明具有传承性。(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经验;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更多的中国色彩。(言之有理,答任意一点即可。2分)20.(16分)(1)危机:自耕农失去土地;农民负担沉重;政府失去了大量税源,财政基础受到动摇;官僚贪污腐败;地主兼并土地;外有强敌环伺、战事频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2分)(2)地理位置:②。(1分)行省:湖广行省。(1分)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1分)史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和亲;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清朝:设置驻藏办事大臣监督西藏事务;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3)流派:儒家。(1分)思想主张:韩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朱熹:存天理、灭人欲;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3分)(4)因素:符合国情的改革;制定恰当的政策;思想解放的推动。(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21.(8分)(1)趋势:由隋唐、宋元时期的积极主动开放到清时期的逐渐闭关。(2分)(2)示例:观点:对外交往促进各国社会发展。(1分)论述: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医学等,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4分)结论:对外交往对各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