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它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唐太宗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但唐太宗对他们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表明唐太宗( )
A.以民为本 B.勤于政事 C.用人唯贤 D.勤俭治国
3.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B.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C.有利于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5.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极度繁盛,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千里萧条,导致唐朝出现如此转折的事件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6.下面表格内容表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时(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民族关系之“战”
民族团结赐边疆,皇恩浩荡泽蕃王。——民族关系之“册封”
皇恩眷下人,割爱远和亲。——民族关系之“和亲”
A.震慑为主 B.手段单一 C.方式多样 D.主动求和
7.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这表明宋朝(  )
A.人口数量增长 B.粮食产量增加
C.外来物种引进 D.经济作物推广
8.熙宁五年,王安石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变法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9.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海外贸易繁盛 B.水稻产量增加
C.经济重心南移 D.都市经济繁荣
10.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耶律阿保机—女真族 B.元昊—党项族
C.完颜阿骨打—契丹族 D.忽必烈—藏族
11.有一本史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2.《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设置了
A.司农司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13.“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
A.唐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前期
14.如表为“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简表”。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人均耕地/亩
康熙二十年(1681年) 27.92
乾隆十八年(1753年)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3.56
A.北方人口南迁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政府严禁垦荒 D.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据此,李文同学要制作“明清的文学艺术成就”小报,下列能入选的是( )
A.《天工开物》《红楼梦》 B.《李白诗集》《水浒传》
C.《西游记》《桃花扇》 D.《梦溪笔谈》《牡丹亭》
二、综合题
16.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和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选自部编《中国历史》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皇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御史台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朱元璋“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元璋为了解决“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的问题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回答设立军机处皇帝是谁?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17.同学们围绕“古代文化·历久弥新”主题展板开展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古代文化·历久弥新
典籍篇 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三国演义》 D.《农政全书》
工程篇
文艺篇 材料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筑梦篇 材料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1)请按照示例,将“典籍篇”中的书目进行归类,放入相应的板块。请从“典籍篇”中任意选择一部经典,说明它能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写出作者、地位或影响。)
示例:板块一“史学典籍”:A 板块二“农学宝典”:______
板块三“医学典籍”:______ 板块四“文学名著”:______
(2)图1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修建?图2是我国古代哪一都城的平面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哪位词风豪迈的文学家扩大了词的境界?依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任意一部明清时期昆曲的代表作品。
(4)依据材料二分析,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18.中国古代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据古书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50余日。1011年,江淮大旱,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占城稻。南宋时,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也成为百姓的主要粮食。——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宋朝瓷器
材料三 宋代出现了许多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其中的勾栏成为早期的剧场。宋代居的剧种和形式更加丰富。究其原因,宋代城市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店铺林立,浓厚的商业氛围扩大了从商群体,使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1)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 举出唐代新出现的生产工具一例。
(2)材料二左侧的文字材料能看出宋朝统治者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宋朝时什么产量跃居粮食作物之首 右侧图片是宋朝瓷器的典型代表,宋朝兴起的什么地方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宋代“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的名称。列举其中的一项娱乐活动。
(4)材料四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什么变化 此变化基本完成于什么时期
19.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
信息一:
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信息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信息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请写出信息一中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③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2)信息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此后双方之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信息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为抗击该民族军队发动的大举进攻,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的大捷是什么?
(4)概括这三段信息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这一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B C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C
16.(1)朝代:元朝;职责:负责监察事务。
(2)目的:强化皇权(或巩固统治);解决“地方分权”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任意写一点即可);解决“朝臣权力过大”措施: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任意写一点即可)。
(3)皇帝:雍正;原因:皇帝需要助手起草政令;避开亲王,巩固皇权,提高工作效率;职能:与皇帝商讨国是,提对策、建议,根据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
17.(1)农学宝典:D
医学典籍:B
文学名著:C
理由:《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作者李时珍。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皇帝:隋炀帝。
都城:北京城。
(3)文学家:苏轼。
代表作品:《桃花扇》。
(4)做法:青少年要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8.(1)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2)粮食作物:水稻
瓷都:景德镇
(3)名称:瓦子;
娱乐活动:说书、唱曲等。
(4)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时期:南宋。
19.(1)辽、金、北宋;赵匡胤。
(2)澶渊之盟;和平局面。
(3)女真族;郾城大捷。
(4)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