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3课 开元盛世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024版统编教材-7年级历史下册1.了解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2.了解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景象。3.了解国际大都市长安的特点和地位。学习目标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朝诗人杜甫 《忆昔》 一诗,展现了一幅唐玄宗开元时期农业丰收,公私仓廪充实,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画卷。这样的盛世是如何取得的?新课导入新课导入(视频:了解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12年至756年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前期注意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713—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共计29年;“天宝”(742—756年)后期的年号为共计15年。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一、盛世局面的出现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宋璟、姚崇)2、改革措施:(1)政治上: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做出的努力3、唐太宗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了盛世局面,史称上称为“开元盛世”。原因影响重用贤能姚崇,陕州峡石人,出身于高官家庭,发奋读书进入仕途,武则天时因善于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曾升至宰相,后被贬官外地。唐玄宗即位后,邀请姚崇重新回朝主持政务。他提出兴利除弊的10条建议,唐玄宗欣然接受。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整顿吏治,推行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举措,为开元盛世的出现作出了贡献,被誉为“救时宰相”。史实:唐朝考核官员的标准唐朝考核官员的首要标准是“四善”,即德义、清慎、公平和勤政。对不同部门的官员还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如对执法官员的要求是“推鞫得情,处断平允”。朝廷根据官员在任职期间的考核等级决定升降奖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唐玄宗曾主持对县官的考核,当场就罢免了40多个不合格的县令。归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和共同表现。共同原因:皇帝励精图治;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重视人才等。 共同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文教繁荣等。 想一想(1)粮食作物:垦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筒车等重要生产工具得以发明和推广,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1.农业二、经济的繁荣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将水提到高处进行灌溉。优点:日夜工作,不用人力 ,一昼夜能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唐朝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叶种植有长足的发展。唐朝茶叶的产量、品种都远超前朝,饮茶之风盛行。茶叶在唐朝已成为日常消费品。(2)经济作物:茶叶的产量和品种远超前朝,茶叶在唐朝已成为日常消费品。2.手工业(1)纺织品种类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为突出,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三彩的制作是在白底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烧成色彩鲜艳的三彩陶器。其造型美观大方,是艺术的珍品。(2)陶瓷器生产技术得以提升,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3)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蜀锦(1)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等一些繁华的大都市。3.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3)草市兴起,商品种类日益丰富。(4)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对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2)长江和沿运河沿岸及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获得很大发展,甚至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说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盛况?反映了当时水运交通发达,港口贸易兴盛,商业繁荣的盛世状况。表现: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等大都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问题: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盛况?反映出唐朝水上交通发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唐朝国内水陆交通畅达,河流纵横,湖泊颇多,交织成为巨大的水道网,把沿岸及内地的许多城市联结起来,商业与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3.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三、国际大都市长安唐朝长安城是以隋朝大兴城为基础扩建的,规模宏伟。(1)规模宏伟,规划井然有序平面图蕴含着的历史信息:2.特点1.政治上:规划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政治功能突出。2.经济上:实行坊市制度,市坊分开。1.布局(2)实行坊市制度(3)后来,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松弛。宫城皇城外郭城是皇帝起居和办公的地方。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实行坊市制度。繁华的长安西市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长安的地位彩绘仕女弈棋图骑马游玩图簪花仕女图探究:结合课本相关史事和图片,分析唐朝的社会风气如何?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包,整个时代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体现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思考: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国家统一、强盛,水陆交通发达;2、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技术,有充足的劳动力;3、推行轻徭薄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4、各民族交往密切;5、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艳丽、精美的蜀锦阅读课本上相关史实,谈谈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的特点及形成原因?(1)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包。(2)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和域外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3)整个时代充满生机与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特点1.社会的稳定2.开明的政治3.发达的经济4.民族的交融5.发达的交通6.活跃的思想原因反映了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及启示?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2.统治者励精图治,勤政爱民,重用人才。3.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启示: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2.要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统治者要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提高自身执政素质。思考并分享:1.《旧唐书·崔融传》中记载:“且如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此记载描述的唐朝社会景象是( )A.码头林立,政府实行对外开放 B.水路运输发达、商品交流繁盛C.国力强盛,航海事业规模宏大 D.造船技术高超,城市商业繁荣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真实反映了( )A.唐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的政治清明C.唐朝的文化灿烂 D.唐朝的盛世景象课堂练习BD3.某同学用下图概括唐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图中“?”处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图中的“?”处应填充的是( )A.唐太宗 B.李渊 C.唐玄宗 D.唐高宗4.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城市的布局CD课堂练习5.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铁农具 B.水排 C.耧车 D.曲辕犁6.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DB课堂练习7.“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白居易《音台望城》特点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地位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什么样的特点?地位怎样?课堂练习1.开元盛世(1)措施(2)影响①②③(1)农业表现:曲辕犁和筒车(2)手工业3.国际大都市长安(3)商业丝织业(蜀锦)陶瓷业等(越青邢白唐三彩)2.经济的繁荣表现①②③表现: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