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 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地球在宇宙中1. 不同星体:太阳是一颗恒星,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银河系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2. 八大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3. 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原因在太阳系中,与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二、 人类的太空探索1. 人类太空探索成就人类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2. 中国太空探索成就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3. 太空探索的意义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 猜测地球形状 推测地球形状 证实地球形状 确证地球形状说明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 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 地球的大小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三、 经线和经度1. 经线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也叫子午线形状 半圆弧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相互关系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指示方向 南北2. 经度起始线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变化规律本初子午线(0°) 东经“E”、西经“W”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到180°3. 东西半球的划分:一般我们看到的东西半球图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四、 纬线和纬度1. 纬线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形状 圆圈长度 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成一点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均相互平行指示方向 东西2. 纬度起始线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变化规律赤道(0°) 南纬“S”、北纬“N” 0°~90°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3. 纬度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4. 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五、 利用经纬网定位1. 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2. 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的自转1. 特征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天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2. 方向:地球的自转从赤道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二、 地球的公转1. 特征定义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年现象 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2. 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大致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太阳 直射点的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四季的划分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昼夜长短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3. 五带的划分(1) 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 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