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看月亮(教学设计)(表格式)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看月亮(教学设计)(表格式)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苏教版(2025年)科学二年级上册
《看月亮》教学设计
课题 2.5看月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且形状会有规律地变化。 了解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是东升西落的。
科学思维: 1. 能通过观察月相盒、实际观测等方式,发现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
2. 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简单分析月亮位置变化的特点。
探究实践: 积极参与画月亮、观察月相盒等活动,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记录月亮的形状。 乐于在课后进行月亮观测,养成持续观察的习惯。
态度责任: 1. 对月亮的变化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 了解人类探索月亮的历程,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且变化有规律,了解月亮东升西落的特点。
难点:理解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能坚持进行课后观测并发现月亮位置的变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导入 师:出示猜谜小诗引入课堂: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 提问: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呢?你们对月亮还有哪些了解呢? 师:
课 程 学 习 探索新知: 1、月相的变化规律 分享与绘画
师:你们见过月亮吗?它是什么形状的?请用彩笔在绘画本上画出 “记忆中的月亮”。
(学生绘画,教师巡视;选取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 分类与发现
师:观察这些月亮,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可以分成几类?(引导学生说出:月牙、半圆、圆等)
师:看来月亮的形状不止一种,那它们是随便变的吗?我们接着探索。 用月相盒观察
师:老师带来一个 “月相盒”,它能模拟一个月中月亮的变化。大家按小组操作,观察盒中月亮的形状,把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分组观察月相盒,记录形状;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排序与总结
师:请把你们画的月亮按 “从月初到月末” 的顺序排一排。
(小组排序后展示,教师出示 “月相图”)
师:看这张月相图,月亮的变化有规律吗?(引导学生发现:月牙→半圆→圆→半圆→月牙,循环变化) 2、月亮上面有什么? 师:仔细观察月亮的上的阴影,想一想这些阴影是什么?并把它画出来。 (学生绘画,并小组展示) 出示不同地方对月亮阴影的想象,说一说你最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师:古人只能远远看月亮,还编了 “嫦娥奔月” 的故事。直到 1609 年,伽利略用望远镜第一次看清了月亮表面 —— 原来它并不光滑,有坑坑洼洼的地方!后来,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我国的嫦娥四号还去了月球背面呢!(播放科学史视频) 3、月亮位置的变化
师:月亮的形状会变,那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变吗?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吗?
(学生自由猜想,结合生活经验发言)
师:课前老师请大家观察月亮的位置,谁来说说发现?(学生分享:早上在东边,晚上在西边等)
师:出示图片,没错,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的(板书:东升西落)。 四、课后拓展 课堂练习:月亮为什么会亮?是不是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月亮呢?请同学们课后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去解决这些疑问。 户外实践: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月亮有不同的形状,会按规律变化,还会东升西落。课后继续观察月亮,把发现记在科学日记里哦!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是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会按规律变化:月牙→半圆→圆→半圆→月牙。同时月亮上的阴影其实是月球表面并不光滑,月球发光是反射太阳光的原因。月球和太阳一样是东升西落,有时候白天也能看到月亮。
板书设计 2.5看月亮 不同的形状:月牙→半圆→圆→半圆→月牙…… 位置变化:东升西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本节课通过 “画月亮”“月相盒观察” 等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课前观测任务对突破 “月亮东升西落” 的难点很重要,但部分学生未能坚持,需在后续课堂中加强督促和方法指导(如提供 “观测记录表”)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