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自然之美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自然之美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自然之美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自然之美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 美术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年 8 月
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版画作品的欣赏,感受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2. 艺术表现:运用现代版画技法,创新性地展现自然之美,反映社会变革的多样性,让作品 成为时代精神的镜像。 3. 创意实践:版画创作中融入新思维、新材料,探索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无限可能,推动艺术 实践的前沿发展。 4. 文化理解:通过版画艺术,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社会变迁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 传承,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与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欣赏版画作品,感受其视觉效果,体会其思想内涵,并学习综合版画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版画的形式创作反映发展的美术作品,并理解“美术能展现时代的辉煌成就 ”。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播放:当“古丝绸之路 ”遇见“一带一路 ”的视频。 提问: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一带一路呢? 总结: 自汉代张骞开辟西域以来,丝绸之路便成为了东西方文明对话的见证。这条历史悠久 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如同一条蜿蜒的纽带,将古代的中国与远隔重洋的欧洲紧密相连。 其历史价值更在于它所体现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依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总书记于 2013 年 9 到 10 月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初衷就 是想让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而艺术家的作品也随着社 会变革同步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描绘着自然之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课堂, 体会自然之美吧!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 播放: 比雷埃夫斯港口在“一带一路 ”计划影响下的前后对比图片。 提问:两幅图片是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区别? 播放: 比雷埃夫斯港口在“一带一路 ”计划影响下的前后年集装箱吞吐量的对比图片。 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播放:《 “一带一路 ”——重生的比雷埃夫斯港口》图片,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从多个角 度讨论和分析这幅作品,并将答案写在学习任务单上。 1.画面内容:描绘了比雷埃夫斯港口的繁忙景象,许多人正在辛勤地工作。港口里,集装箱 层层叠叠,远处的海洋是一片蓝色海面上轻轻泛起的白色浪花。 2.视角:画面采用了俯视的视角,让我感受到港口的宏伟与壮观。 3.颜色:蓝色通常有安静和平和的感觉画面下方人们忙碌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受到 港口的活力和生机。 4.绘画种类:运用了版画丝网印的叠印技术,将这一幅幅从古代就存在的一带一路往来场景 层层叠加,最终呈现在这一张薄薄的纸上。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的创新,更是对文明互 鉴、文化交流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 5.文化内涵:海面上的白色浪花,其实是由骆驼队组成的。这些驼队不仅承载着货物与商品, 更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驼队的影子,如同古老农耕文明与希腊海洋文明交汇的符 号,隐藏在海面之下,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通过这幅画感受到港口的重 获新生,正是中国“一带一路 ”倡议成功实践的生动例证。同时,还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文 明和文化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活动二: 播放:《海之生命》图片,让学生欣赏作品,感受其视觉效果体会其思想内涵。 1.画面内容:画面展示了一群鱼在海中游动。黄色部分是太阳的光芒。 2.视角:仰视,像是有人深潜在海底,抬头望向水面。 3.颜色:蓝色的海水与鱼群形成了平行的线条,这样的组合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4.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平,展现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活动三: 介绍版画的定义和种类,回顾之前学过的的版画作品。
三.教师示范 1.准备工具:凝胶版,墨滚,调色盘,丙烯颜料,版画纸,还有各种能够制成肌理的小工具。 2.操作步骤:设想好你想要的画面,上色最好先上面积大颜色浅的色块,后上面积小颜色深 的色块。先调出第一种颜色,用油墨滚轮滚在版上,可根据自己想法创造些肌理,将纸和底 板对齐,平铺向下用手按压将纸吸附在版上,用马莲给纸施加压力摩擦,将纸从一角揭起, 重复该步骤印制第二版,第三版。 3.丰富画面:可使用镂空,或者遮挡等方式,改变油墨在版上的形状,使画面更加精致,丰 富。还可根据画面要求对实物或纸板进行上色,根据构思摆放上色后的部件。 最后,版画作品就制作完成啦! 四.学生实践并自评 1.学生回答:我画了一幅关于森林的画。以前听家里的大人说,二十年前的家乡,好多地方 都是黄土山,风一吹就有很多黄风。后来呢,大家开始种树,退耕还林,山上慢慢都变绿了, 全是树。这样一来,空气变清新了,泥石流也少了好多。我就觉得森林特别重要,所以就用 了好多种不同的树叶形状来画这幅画,表现森林的美丽和它对环境的帮助。 2.学生回答:之前我看到一个新闻,说海洋被污染了,很多水母都死了,我觉得挺难过的。 因为水母看起来很漂亮,也很特别。所以我就画了一幅画,是关于海洋和水母的。我想通过 这幅画告诉大家,我们要保护好海洋,这样水母和其他海洋生物才能生活得好,我们人类也 才能和大自然好好地相处。 五.主题升华 自然之美一直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横跨中外,纵贯古今,贯穿在“一带一路 ”的广阔天 地间。它不仅是山川河流的壮丽展示,更是万物生长、季节更迭中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与 智慧。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保护自然、传承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自然之美成为连接世 界的桥梁!
作业练习
【作业练习一】 完善自己的速写作品,使作品更加精美细致。 【作业练习二】 列举几件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