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2课时 板块的运动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第2课时 板块的运动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板块的运动
1.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 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    拼合而成。
(2) 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3) 一般来说,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    的地带,如    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 六大板块的名称
      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D    板块,
E    板块,
F    板块。
印度洋板块的特殊组成部分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但属于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大洋洲,东临太平洋,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3. 板块运动形式
(1) 张裂: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    或    。
(2) 挤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    。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    的地带,如    山脉、    山脉。
  地理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了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板块共有 (  )
A. 1块 B. 2块 C. 3块 D. 4块
2.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图示原理一致的是(  )
A. 安第斯山脉升高 B. 东非大裂谷扩大
C. 大西洋面积扩大 D. 中南半岛的形成
(2024·山东济宁)读世界板块分布局部图,完成3~4题。
3. 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 (  )
A.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碰撞挤压
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产生张裂运动
4. 依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推断,地中海的面积将 (  )
A. 缩小 B. 扩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震多发生在 (  )
A. 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
B.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C. 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 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6. 7级及以上地震点位主要分布在 (  )
①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② 亚欧大陆内部 ③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 环大西洋边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中国对海洋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处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7~9题。
7. 马里亚纳海沟作为全球最深的海沟,其成因可能与 (  )
A.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有关
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有关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
D.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有关
8. 马里亚纳海沟所在的海域为 (  )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9. 依据板块运动知识,推测图中甲海域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  )
A. 扩大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B. 扩大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
C. 缩小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D. 缩小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海滩上,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不安分”的板块构造活动,将海底的玄武岩给“顶”了上去。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 “不安分”的板块是指 (  )
A.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C.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11. 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
① 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② 环太平洋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③ 地处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④ 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个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图1为两大洲古老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分布示意图,图2为大陆漂移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 魏格纳为大陆漂移说找到的两大洲示意图中大洋两岸的证据包括 (  )
① 地层具有一致性 ② 古生物化石相似 ③ 沿岸有高大山脉 ④ 大洋两岸地震频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3. 根据魏格纳的学说,海陆演变顺序在大陆漂移图中排序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1) 通过两则材料可以看出,    和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2) 甲、丙两大洲凹凸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洋或大洲依次是    、    、    。
(3)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两者都不具备远渡重洋的能力,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材料四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37.15°N,36.95°E)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中国救援队火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参加抗震救灾。
(4) 土耳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土耳其位于       (填地震带)地带附近。
(5) 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分析,亚非之间的红海面积会不断    。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在“长高”的主要原因是  


(6)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6级地震。该区域3年多来地震频发,本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即一系列没有主震的地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


结论:海陆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人类需要不断地探索,发现科学事实。
第2课时 板块的运动
[核心知识梳理]
1. (1) 板块 (2) 六 (3) 内部 交界 (4) 交界 环太平洋 2. 美洲 南极洲 印度洋 非洲 亚欧 太平洋 3. (1) 裂谷 海洋 (2) 山脉 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 安第斯
[课时达标精练]
1. B 2. A 3. B 4. A 5. B 6. B
[综合素养提升]
7. A 8. A 9. A 10. A 11. B 12. A 13. C
14. (1)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2) 南美洲 大西洋 非洲 (3) 两个大陆曾经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 (4) 地中海—喜马拉雅 (5) 扩大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6)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