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一、 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102亿。读世界人口变化(含预测)图,完成1~2题。
1. 图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 19世纪以前 B. 19世纪
C. 20世纪 D. 21世纪
2.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 就业困难 B. 国防兵源不足 C.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 劳动力不足
  “尼特族”(NEET)是指不上学、不工作、不接受职业辅导的青年群体,最早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2024年1月,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4年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尼特族”比例继续保持高位。读四个国家人口数据图,完成3~5题。
3. 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4. 四个国家中最容易出现“尼特族”的是 (  )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5. “尼特族”群体比例过高的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有 (  )
① 劳动力短缺 ② 教育资源短缺 ③ 人口老龄化 ④ 青壮年就业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阶段。如图为中国、韩国、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图。据此完成6~8题。
6. 日本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时间是 (  )
A. 1960年 B. 1970年 C. 1999年 D. 2001年
7. 1950—2010年 (  )
A. 韩国老龄化程度保持最高 B. 日本老龄化水平由升转降
C. 中国进入老龄化阶段最晚 D. 三国老龄人口增幅相同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中国、日本、韩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 劳动力就业困难 B. 生态和环境问题加剧 C. 社会养老负担重 D. 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世界上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迥异,人口分布差异明显。图1为距海远近与人口分布图,图2为海拔高低与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 读图可知 (  )
A. 约80%的人口分布在距海500千米以内的区域 B. 3.4%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
C. 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区域 D. 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距海200~500千米的区域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 平均人口密度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 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人口密集
③ 海拔较高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疏 ④ 沿海平原人口稀疏,内陆地区人口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人口空间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读图,完成11~13题。
11. 该大陆(局部)的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 (  )
A. 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B.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C. 北部稠密,南部稀疏 D. 西部稠密,东部稀疏
12. 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 (  )
A. ①地的气候 B. ②地的气候 C. ③地的气候 D. ④地的气候
13. 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①②③④四地区大概率 (  )
A. 以黄种人为主 B. 以白种人为主 C. 以黑种人为主 D. 以混血种人为主
  服饰往往能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的特点。读某地人物图,完成14~16题。
14. 图中的人物属于 (  )
A. 白种人 B. 黄种人 C. 黑种人 D. 混血种人
15. 图中人物所属的民族主要居住在 (  )
A.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B.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非洲中部和南部 D. 欧洲和北美洲
16. 图中人物所属民族习惯穿宽松白色长袍的原因有 (  )
① 便于穿脱 ② 利于透气 ③ 反射阳光 ④ 便于识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贸易航线之一。福建泉州作为该航线的重要起点,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17~18题。
17.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刺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在这里,货物堆积如山。文中描述的泉州 (  )
① 位于乡村 ② 以渔业为主 ③ 属于城镇 ④ 对外贸易发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保护泉州古迹遗址的合理措施有 (  )
① 翻新原有建筑 ② 划定保护范围 ③ 加装机械设备 ④ 限制游客数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勤劳智慧,创造不同的聚落。如图是小雪在旅游中拍下的某聚落照片。读图,完成19~21题。
19. 该聚落的形态是 (  )
A. 团块状 B. 点状 C. 放射状 D. 条带状
20. 影响图中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
A. 气候 B. 土壤 C. 地形 D. 矿产
21. 游客发现在聚落里保留有古建筑,古建筑上有保护标志。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其 (  )
A. 能适应当地环境 B. 更经久耐用 C. 比现代建筑好看 D. 有文化研究价值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劳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镇。某地区经历了乡村逐渐演变为城镇的过程。读该地区乡村和城镇40多年间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 下列关于该地区乡村和城镇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B. 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用地规模扩大
C. 乡村人口规模在扩大 D. 城镇周边花卉、蔬菜地在不断减少
23. 随着聚落的发展,一些乡村现已发展成繁华的都市。以下变化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是 (  )
A. 道路由稀疏变密集,纵横交错呈网状 B. 周边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不断加重
C. 生产活动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 D. 原有的自然环境逐渐被改造甚至消失
  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来自美国的玛丽、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泰国的杰西三位留学生打算留在北京过春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据此完成24~26题。
24. 据材料判断,玛丽、穆罕默德、杰西三位留学生所在国家主要使用的语言分别是 (  )
A. 英语、汉语、法语 B. 英语、阿拉伯语、泰语 C. 阿拉伯语、英语、汉语 D. 英语、西班牙语、日语
25. 玛丽、穆罕默德、杰西三位留学生所在国家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依次是 (  )
A.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 基督教、犹太教、佛教 D.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26. 春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
① 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② 成为连接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重要桥梁
③ 展现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 ④ 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其因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1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图2为“A”形茅屋景观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 全年炎热多雨
28. “A”形茅屋坡度较大,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
① 防风保暖 ② 通风防潮 ③ 美观大方 ④ 便于排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福建省平潭岛多台风,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盛产岩石。当地居民以块状石料作为墙体的主要材料,建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居石头厝(cuò)。如图为石头厝屋顶局部图。据此完成29~31题。
29. 石头厝以石料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
A. 便于翻新 B. 吸引游客 C. 工程量小 D. 就地取材
30. 石头厝屋顶铺石块压住瓦片的主要作用是 (  )
A. 防止风吹走瓦片 B. 防止雨水的侵蚀
C. 抵御海浪的侵袭 D. 增加房屋的独特性
31. 受自然环境影响,各地传统食物有所不同。据此推测平潭岛的特色美食不包括 (  )
A. 鱼丸 B. 海鲜炒米粉 C. 紫菜煲 D. 羊肉泡馍
  联合国确定“最不发达国家”主要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所占比重以及人口入学率、识字率等指标。非洲吉布提连续多年被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目前中国正在帮助当地建设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据此完成32~33题。
32. 确定某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指标主要有 (  )
① 国土面积   ② 经济收入   ③ 受教育水平   ④ 资源状况   ⑤ 产业结构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33. 下列措施有利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是 (  )
A. 成立联合国,确保世界资源均分到世界各国 B. 成立奥林匹克委员会,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体质
C. 成立欧洲联盟,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财富 D.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权益
  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成员国由原来的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5国增加到10国。如图为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截至2024年)。据此完成34~36题。
34. 大部分金砖国家位于 (  )
A. 亚洲、大洋洲 B. 亚洲、非洲 C. 欧洲、非洲 D. 北美洲、亚洲
35. 金砖国家成员国都属于    ,它们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称为    (  )
A. 发达国家 “南北对话” B. 发展中国家 “南南合作”
C. 发展中国家 “南北对话” D. 发达国家 “南南合作”
36. 关于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五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 都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C. 全年气温都比较高 D. 都以白色为人种为主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关注的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能。读“数字丝绸之路”示意图(局部),完成37~38题。
37. “数字丝绸之路”主要连接 (  )
A. 亚洲和非洲国家 B. 中国与非洲国家 C. 欧洲与非洲国家 D. 欧洲与亚洲国家
38. “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 (  )
①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② 改变国家分布格局 ③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④ 利于人口均衡分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24年11月28日,机号为B-657T的国产大飞机C919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正式加入中国东航机队。读C919大型客机零部件供应商所属国家示意图,完成39~40题。
39. C919飞机由中国独立设计,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但其零部件来自多个国家,这一现象说明 (  )
A. 国际竞争激烈 B. 国际局势紧张 C. 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D. 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40.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重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有助于解决民族问题 B. 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C. 使合作方的联系更加紧密 D.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二、 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41. 中国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人文特征,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图1中A、B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显著,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
(2) B地主要人种为    。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明C地气候对当地人种身体特征形成的影响: 。(4分)
(3) 甲、乙两地传统民居中属于A地的是    ,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建筑特点有  
     。(4分)
(4) 描述某地的文化特点,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着手,请选择其中一项描述苏州的传统文化特点并分析这种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
 。(2分)
42. [亚太合作 共享繁荣] 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闭幕。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宣言强调,亚太经合组织必须利用技术和经济进步,继续释放本地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所有环境挑战。如图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成员分布]
(1) APEC成员有21个之多,分布广泛,除非洲和    洲外,其余大洲均有分布。(1分)
[成员差异]
(2) 各成员之间经济、文化等差异显著,通常将美国与我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宗教文化方面,澳大利亚居民主要信仰    教。(2分)
[优势互补]
(3) 如图为APEC成员服装生产—销售模式示意图。读图可知,在APEC成员服装生产销售过程中,各成员的优势得以突出。澳大利亚拥有优质的    ,中国可以发挥工业基础好、    等优势,越南具有    优势,这样的生产模式使各成员的消费者获得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填“原料”“市场”或“劳动力价格”)。(3分)
[互惠共利]
《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强调致力于以市场驱动方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为此,亚太经合组织将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合作,支持本组织经济体参与地区全面和高质量发展事业。
(4) 简述APEC成员积极融入亚太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
 。(2分)
第五、六章素能测评
1. C 2. A 3. C 4. C 5. B 6. B 7. C 8. C 9. C 10. A 11. D 12. C 13. B 14. A 15. A 16. B 17. D 18. C 19. D 20. C 21. D 22. B 23. D 24. B 25. A 26. A 27. D 28. C 29. D 30. A 31. D 32. D 33. D 34. B 35. B 36. A 37. D 38. C 39. D 40. A
41. (1) A地终年炎热干燥,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大 (2) 黄种人 当地为气温高、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的热带地区,人体皮肤内黑色素含量多,肤色深、鼻子低而宽,体毛少 (3) 乙 窗户较小、墙体较厚,可以隔热、防风 (4) 特点:传统服饰以丝绸为主;原因:气候湿润,适合种桑养蚕,自古是“丝绸之乡”(或特点:出产太湖“三白”、阳澄湖大闸蟹;原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淡水水产丰饶。特点:传统民居依水而建,屋顶坡度大;原因:民居沿河道布局,方便取水、出行,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特点:古代依赖水运;原因:地处长江三角洲水网核心,古代以舟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42. (1) 南极 (2) 南北对话 基督 (3) 原料 市场 劳动力价格 (4) 有利于加速国际贸易发展;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与技术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与繁荣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