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素能测评(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期间,实施了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次出舱活动。如图为我国空间站照片、神舟十八号乘组和神舟十七号乘组会师照片。据此完成1~4题。1. 下列关于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在轨工作的空间站只有中国天宫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B.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是建造空间站C. “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D.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2. 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 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 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③ 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 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 我国空间站建好后,具有 的作用 ( ) ① 科学研究 ② 航天技术研究 ③ 太空环境观测 ④ 国际合作⑤ 占领太空、称霸全球 ⑥ 探索太空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④⑤⑥4. 我国取得火箭发射和空间探索等领域的伟大成就,有利于 ( )① 探索宇宙奥秘 ② 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③ 占有太空资源 ④ 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善于观察、乐于读书、勤于思考,会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奥秘。据此回答5~7题。5. 古人通过观测月食现象,发现一个隐藏的奥秘。这个奥秘是 ( )A. 太阳是个球体 B. 月球本身发光 C. 地球是个球体 D. 月球比地球大6. 《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经地心到达地球另一端,距离约为 ( )A. 5.1亿千米 B. 12742千米 C. 40000千米 D. 6371千米7.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约相当于现在的54000千米),大致可以绕地球赤道 ( )A. 0.82圈 B. 1.35圈 C. 2.48圈 D. 4圈 某校地理社团的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了“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任务,并对地球仪上绘制的经纬线展开探究。如图中的H、F是圆圈上的两个点,O是圆心。据此回答8~9题。8. 假如圆圈表示一纬线圈,H点经度为20°E,则F点经度为 ( )A. 20°E B. 20°W C. 160°E D. 160°W9. 假如圆圈表示一纬线圈,从H沿虚线经O到达F的距离占该虚线所在圆的1/3,则图中圆圈的纬度可能为( )A. 20°S B. 30°N C. 45°S D. 60°N 2024年11月28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按照计划,下一代北斗系统以“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读图,完成10~12题。10. 如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中一个定点位置为图中④地,其经纬度为 ( )A. (23.5°S,120°E) B. (23.5°N,120°E)C. (23.5°N,120°W) D. (23.5°S,120°W)11.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本初子午线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12. 图中①地位于③地的 ( )A. 西南方向 B. 正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地球上,经度每相差15°,时间约相差1小时。下面为每隔3小时从极地上空同一位置四次俯视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13~14题。13. 图中B点所在纬线是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这两个温度带是 ( )A. 热带与北温带 B. 热带与南温带 C. 北温带与北寒带 D. 南温带与南寒带14. 四次俯视地球,A地的时间分别是这一天中的6时、9时、12时、15时。那么,第三次俯视地球时,B地的时间是 ( )A. 9时 B. 12时 C. 15时 D. 18时 如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今年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前景象。读图,完成15~17题。15. 三张照片显示日落时刻越来越晚,说明拍摄期间当地 ( )A. 白昼逐渐变短 B. 白昼逐渐变长C. 气候逐渐变冷 D. 天气阴晴不定16. 照片中不同日期日落时刻不同,是因为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大小不同 D. 地球形状不同17. 3月23日拍摄时,太阳恰好在正西方。推断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方位分别是 ( )A. 东北、西南 B. 东北、东南 C. 西南、西北 D. 东南、东北 烟台某校地理小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践活动,包括观测校园旗杆影子及其变化、绘制校园平面图等。下图为在教学楼前测量时拍摄的照片及绘制的校园平面图。读图,完成18~22题。18. 同学们测量旗杆影子的时间可能为 ( )A. 上午 B. 中午 C. 下午 D. 傍晚19. 通过测量和记录得出,与旗杆影子及其变化有关的是 ( )① 天气 ② 气候 ③ 地球自转 ④ 地球公转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同学们测得正午旗杆影子最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21. 从校园平面图中能得出的信息有 ( )① 运动场位于校门的西北 ② 教学楼东西长约100米③ 宿舍楼比实验楼距校门更近 ④ 升旗台位于校园中部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22. ①②两绿地土壤质地及施肥浇水条件基本相同,但是同一品种的喜光植物在②地长势较好,是因为这里位于实验楼 方,光照较好 (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泰山是中国首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山谷处的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下图为泰山局部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23. 玉皇顶观景台的海拔大致是 ( )A. 1350米 B. 1460米 C. 1530米 D. 1730米24. 十八盘景观所在的线路是图中的 ( )A. 甲线路 B. 乙线路 C. 丙线路 D. 丁线路 科技改变生活,电子地图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导航工具。如图为某车载导航的部分截图。据此完成25~27题。25. 导航界面上车辆正在等红灯,车辆再次启动后的行进方向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26. 选项中主要用于导航服务的是 (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C. 嫦娥探月工程 D. “天问一号”探测器27. 电子地图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与纸质地图相比,其优点有 ( )① 信息量大 ② 不需要互联网支持 ③ 使用便携 ④ 数据更新快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如图为水、陆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28~30题。28. 由图可知 ( )A. 在水半球上,陆地连在一起 B. 在陆半球上,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 全球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均匀 D. 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9. 图中 ( )A. 北美洲位于陆半球 B. 亚洲的经度范围最小 C. 北冰洋位于水半球 D. 南极洲被四大洋环绕30. 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有 ( )① 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 ② 海上交通便利 ③ 带来台风和海啸等灾害 ④ 可以调节气候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是小明绘制的世界海陆分布简图。据此回答31~32题。31. 图中小明少画了 ( )A. 非洲 B. 印度洋 C. 大洋洲 D. 大西洋32. 关于大洲、大洋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美洲被赤道穿过,全部位于热带 B. 非洲与欧洲的经度范围相似C. 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大西洋东岸是南、北美洲,西岸是欧洲和非洲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和海底的地形多种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图,完成33~34题。33. 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及其所在大洲搭配正确的是 ( )A. 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北美洲 B. 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欧洲C. 世界最高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D. 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4. 读海底地形剖面图,辨析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D—大洋中脊 B. E—大陆架 C. B—洋盆 D. A—大陆坡 如图为某大洋两岸古地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37题。35. 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 太平洋沿岸 B. 大西洋沿岸C. 北冰洋沿岸 D. 印度洋沿岸36.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的山脉、裂谷和海洋中由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大西洋C. 阿尔卑斯山脉 D. 红海37. 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地球上 ( )A.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 非洲和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C. 各块陆地始终合在一起 D. 陆地曾连在一起,后漂移分离 北京时间2023年7月16日14时48分,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7.2级地震。下图为阿拉斯加州地理位置及震中示意图。据此回答38~40题。38. 安克雷奇位于 ( )A. 中纬度、北温带 B. 中纬度、北寒带 C. 高纬度、北温带 D. 高纬度、北寒带39. 图中的白令海峡沟通了 ( )A. 北冰洋、大西洋 B. 太平洋、印度洋 C. 北冰洋、太平洋 D. 太平洋、大西洋40. 阿拉斯加州南部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活跃 B. 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C. 位于板块内部地带,地壳稳定 D.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二、 综合题(共2题,共20分)41. [等高塑形 析图求真] 某地理小组开展制作山体模型、绘制与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活动。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第一步:制作山体模型(1) 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出山体形状,塑造出不同地形部位并标注名称,图中没有标注出的地形部位中,A是 ,B是 。(2分) 第二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制作好山体模型后,撰写了绘制步骤,并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其步骤如下:① 用美工刀沿等高线切割山体模型。② 根据一定的等高距在山体模型上用牙签画出等高线(注意每条等高线都与桌面平行),最好不少于4条等高线。③ 将切好的各部分模型展示在白纸上,从最底部开始绘制山体模型的轮廓,绘制完成后将其取走,拿取上一层绘制,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绘制完毕(注意每次绘制时根据两根牙签的穿孔对齐山体)。(2) 上述步骤存在错误,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图2是标注了地图“语言”的等高线地形图,但缺少了 (填“方向”“图例”或“比例尺”)。(2分) 第三步:观察等高线地形图(3) 据图2可知,该等高线的等高距是 米;山峰D的海拔高度在 米之间;河流C的大致流向是 。(3分) (4) 结合两图分析,连接两村的拟建公路线路①和线路②,坡度较缓的是 ,请说出判断理由: 。(2分) (5) 假设图2的比例尺为1∶100000,则甲、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米。(1分) (6) 沿图2中M—N连线方向作剖面图,正确的是 (填字母)。(2分) 42. [踏浪猎犬寻踪 见证海陆变迁] 在学完《海陆的变迁》这一节后,某校地理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名为“跟着达尔文学地理”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8分)1831年12月27日,达尔文随英国皇家军舰“小猎犬”号出发,展开为期五年的科学考察之旅。达尔文沿南美洲西海岸北上时,在安第斯山脉的一个海拔上千米的顶峰上,发现了大量的贝壳化石;当船在智利停泊时,他亲身经历了火山爆发;不久后在智利中南部的一个镇上,又遭遇了一次大地震,目睹了地震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下图为“小猎犬”号航行路线示意图及局部地区板块分布示意图。(1) 达尔文乘坐的“小猎犬”号的出发地英国位于 洲。达尔文历时五年先后考察了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最后经印度洋和 洋返回出发地。(2分) (2) 安第斯山脉出现大量贝壳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 (填“海洋”或“陆地”)环境,后来由于地壳 (填“抬升”或“下降”)运动成为高山。(2分) (3) 从板块构造理论的角度简析智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分) (4)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安第斯山脉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 ,并列举一个与此变化原理相同的地理现象: 。(2分) 期中素能测评(二)1. B 2. D 3. C 4. A 5. C 6. B 7. B 8. D 9. B 10. B 11. B 12. D 13. B 14. D 15. B 16. A 17. C 18. A 19. C 20. D 21. C 22. C 23. C 24. D 25. D 26. A 27. C 28. D 29. A 30. B 31. C 32. B 33. D 34. B 35. B 36. C 37. D 38. C 39. C 40. B41. (1) 鞍部 山脊 (2) ②①③ 比例尺 (3) 100 500~600 自西北向东南 (4) ② 顺着等高线延伸方向,坡度较缓 (5) 1500 (6) C42. (1) 欧 大西 (2) 海洋 抬升 (3) 智利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 海拔不断升高 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拔不断升高;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