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 1.2 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上 1.2 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水沸腾了》是单元的第三课,指向课标学习内容要求2.1②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熔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1.2⑧观察并描述水沸腾或结冰的现象;了解一般状况下,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温度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的重要因素。本课引导学生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理解温度对水状态变化的影响。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板块,通过生活中烧水沸腾冒“白气”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第二部分探索板块,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现象。第三部分研讨板块,围绕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白气”本质等问题展开研讨。第四部分拓展板块,介绍瓦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体现科学原理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烧水现象有一定认知,但缺乏对沸腾现象的科学观察和数据记录经验。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初步了解温度的概念,但对水沸腾时的温度特征及“白气”的本质认识模糊。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但在实验操作规范性(如酒精灯使用、温度计读数)和数据记录分析上需要引导。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并初步具备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知道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活动中,会观察并描述水沸腾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以及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通过猜测、观察、研讨等活动,能推断出“白气”的本质,解释其成因;
在水沸腾的实验中,能养成养成细心观察、如实记录的习惯,形成初步的实验安全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记录水加热和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
难点:分析温度数据,归纳水加热至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解释“白气”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火柴。
学生:实验记录表、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水、湿抹布、护目镜、(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情境导入,引发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出示烧水沸腾的照片,提问:“水沸腾时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白气’?”
板书课题“水沸腾了”,引导学生交流生活经验,聚焦核心问题: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白气”究竟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前导认知,明确探究方向,激发好奇心。
二、探索:实验观察,记录现象(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记录表、实验器材
课件出示材料,讲述:老师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三脚架、石棉网、一杯水、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湿抹布、护目镜、计时器。
展示酒精灯的结构,讲解“外焰温度最高”的特点及安全操作要点(如用外焰加热、灯帽盖灭等)。
演示温度计使用方法:玻璃泡完全浸没水中、不触碰容器、读数时平视刻度。
明确实验步骤:组装器材→点燃酒精灯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和现象→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记录2分钟→熄灭酒精灯。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佩戴护目镜、不触碰加热器材、小组分工合作(1人计时、1人读数、1人记录、1人操作酒精灯)。
分组操作并完成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气泡从底部产生并逐渐变大的过程,以及“白气”在杯口上方的出现位置。
(实验时间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安全意识;实时记录数据和现象,为后续研讨提供实证支撑。
三、研讨:分析数据,建构概念(预设10分钟)
1. 组织小组汇报温度数据,教师汇总绘制“时间-温度”折线图。
2. 提问:“水温为多少的时候会出现沸腾现象?”“水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引导学生发现:沸腾前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左右(若有误差,可解释与气压有关)。
3. 提问:“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水沸腾需要持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和现象描述,帮助学生建立“温度是影响水沸腾的关键因素”的科学概念。
四、拓展:联系生活,延伸探究(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图片
展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
布置课后任务:查阅资料,了解发明和改良蒸汽机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现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链接技术与工程领域;通过生活实例拓展认知,激发课后探究兴趣。
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实验中温度计读数不稳定或不能达到100℃怎么办?
解答:确保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没水中且不触碰容器;等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若环境气压不稳定,可说明“沸点受气压影响”的科学事实。
如何解释“白气”不是水蒸气?
解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悬浮小水滴,属于液态,可通过增加“冷玻璃片上的水珠”的实验视频直观演示。
学生加热水至沸腾的时间过久怎么办?
解答:可以通过减少水量、增加盖子、加热温水等方式,缩短实验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