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双减作业本:自然资源总体特征【区域认知】1.阅读资料,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阅读资料,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综合思维】1.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特点及原因。2.认识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地理实践力】1.能收集本地资源信息,参与简单的资源调查活动。【人地协调观】1.树立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理解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读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1.我国一次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①煤炭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水能 ⑤核能 ⑥风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2.2011年至202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 )A.石油占据主体地位 B.煤炭占比不断下降C.清洁能源占比下降 D.矿产资源占比上升 在2024中国氢能展上,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正式落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绿氢,是通过风能或太阳能、风光资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再利用这些清洁电能,以电解水方式制取氢气。绿氢在制取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是目前氢能发展的主要趋势。下图示意氢能产业链。据此完成3-4题。3.与“灰氢”和“蓝氢”相比,制备“绿氢”( )A.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B.不需要工业生产加工C.生产工艺基本无污染 D.需消耗大量化石能源4.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发展前景好主要是因当地( )A.石油资源丰富 B.淡水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 D.风光资源丰富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据此完成5-7题。5.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B.应有计划、综合利用煤、铁、石油等可再生资源C.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7.对于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开源”的是( )A.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C.光盘行动D.少用塑料袋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8-9题。8.成语“蜀犬吠日”主要发生在哪个地形区(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9.太阳能资源属于( )①非可再生资源 ②可再生资源 ③矿产能源 ④清洁能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新华网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2025年1月1日0时17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华龙一号以铀-235作为核裂变燃料,它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被誉为“国之重器”“国家名片”,对于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10.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和核能各是( )A.可再生资源低碳能源 B.非可再生资源低碳能源C.可再生资源高碳能源 D.非可再生资源高碳能源11.现阶段,我国核能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是( )A.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B.即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C.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D.已领先世界先进水平12.我国大力发展核能的意义有( )①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②缓解能源运输压力③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④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风光互补路灯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照明,能为城市街道路灯提供稳定的电源,读下图,完成13-15题。13.太阳能和风能属于( )①矿产资源 ②气候资源 ③可再生资源 ④非可再生资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4.如果仅考虑自然因素,我国下列四个城市中“风光互补路灯”最适合安装的是( )A.陕西西安 B.湖北武汉 C.四川成都 D.新疆达坂城15.推广“风光互补路灯”( )A.不再需要石油资源 B.会消耗更多的电能C.有利于环保节能 D.会增加环境污染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下图),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实现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面养殖的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据此完成1-3题。1.“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实现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面养殖综合开发,这体现了( )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B.不同能源之间的相互转化C.科技助力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D.沿海地区独有的发展模式2.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的优势不包括(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建设成本更低D.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3.“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所在的盐城东台沿海地区,发展该模式的有利自然条件不包括( )A.土地资源广阔 B.风力资源丰富C.太阳能资源丰富 D.煤炭资源储量大我国积极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位于某河流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大型水电站成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和部分清洁能源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4.我国的清洁能源( )A.北方地区地热能最丰富 B.南方地区太阳能最充足C.青藏地区水能最为丰富 D.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5.文字材料中的河流为(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珠江6.该清洁能源走廊的建成得益于该河段( )A.工业发达,需求量大 B.地形平坦,江阔水深C.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D.流量较大,水流湍急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清洁能源发展势在必行。下图为中国风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我国风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风能匮乏 B.人口密集区风能丰富C.内蒙古高原风能丰富 D.四川盆地风能丰富8.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海上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是( )A.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 B.海面摩擦力小,风力足C.海域面积大,开发难度小 D.劳动力丰富,成本低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发展正在逐步规范。下图示意废旧手机的“回收路”。据此完成9-10题。9.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来自(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10.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产业主要体现的理念是( )A.低碳环保 B.因地制宜C.开放包容 D.合作共享1.分析下表“我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值的相对状况”数据资料,回答问题。资源种类 土地 耕地 矿产 河川径流量 森林总量在世界的排名 3 4 3 6 6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 1/3 1/3 3/5 1/4 1/5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2)指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3)指出我国资源的不足(4)谈谈你对资源利用的看法。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__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 )1949年的_____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快、慢)。(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两个)参考答案核心巩固:B 2.B 3.C 4.D 5.B 6.A 7.A 8.A 9.D 10.B 11.C 12.D13.B 14.D 15.C素养提升1.C 2.C 3.D 4.D 5.B 6.D 7.C 8.B 9.B 10.A自我超越:1.(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3)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4)综合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和破坏资源。2.(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3)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4)综合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和破坏资源。学习目标核心巩固素养提升自我超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