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古代印度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古印度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是______流域。2. 哈拉帕文化的典型城市遗址是______和______。3. 雅利安人建立的等级制度称为______。4. 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______。5. 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6. 孔雀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是______。7. 古代印度发明的数字后来被称为______数字。8. 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______和______。9. 古代印度的医学著作《阇罗迦本集》主要研究______。10. 古代印度文明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1.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A. 青铜器使用 B. 城市规划完善 C. 象形文字 D. 金字塔建筑12. 哈拉帕文化的年代大约是( )A. 公元前5000年 B. 公元前3000年 C. 公元前1500年 D. 公元前500年13. 种姓制度中负责军事和统治的阶层是(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14. 佛教产生的时间大约是( )A. 公元前1500年 B. 公元前1000年 C. 公元前6世纪 D. 公元前3世纪15. 阿育王推广佛教的主要方式是( )A. 武力征服 B. 建立寺庙 C. 刻石诏谕 D. 派遣传教士16. 古代印度对世界数学的最大贡献是( )A. 几何学 B. 阿拉伯数字 C. 圆周率 D. 十进制17. 《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著名战役是( )A. 特洛伊战争 B. 库鲁之战 C. 希波战争 D. 伯罗奔尼撒战争18. 下列哪项不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A. 四谛 B. 八正道 C. 种姓制度 D. 因果报应19. 古代印度医学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A. 外科手术 B. 草药治疗 C. 解剖学 D. 预防医学20. 古代印度文明衰落的标志是( )A. 被波斯帝国征服 B. 被亚历山大帝国征服 C. 被罗马帝国征服 D. 阿拉伯人入侵21. 下列哪项不是哈拉帕文化的特征( )A. 排水系统 B. 标准化砖块 C. 象形文字 D. 网格状街道22. 种姓制度中从事商业的阶层是(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23. 佛教反对的主要对象是( )A. 奴隶制度 B. 种姓制度 C. 君主专制 D. 外族统治24. 孔雀王朝的都城是( )A. 哈拉帕 B. 摩亨佐达罗 C. 华氏城 D. 德里25. 古代印度的"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A. 吠陀时期 B. 列国时期 C. 孔雀王朝 D. 笈多王朝26. 古代印度的天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 )A. 地心说 B. 日心说 C. 行星运动 D. 历法计算27. 古代印度的建筑风格特点是( )A. 金字塔 B. 神庙 C. 佛塔 D. 宫殿28. 古代印度的教育中心是( )A. 王宫 B. 神庙 C. 寺院 D. 市场29. 古代印度的主要农作物是( )A. 小麦 B. 水稻 C. 玉米 D. 大麦30. 古代印度的贸易主要使用( )A. 金币 B. 银币 C. 铜币 D. 以物易物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32. 哈拉帕文化已经掌握了青铜器制作技术。( )33.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创立的。( )34.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35. 阿育王通过武力传播佛教。( )36. 古代印度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37.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法律典籍。( )38. 古代印度医学已经掌握了外科手术技术。( )39. 古代印度妇女在社会中没有地位。( )40. 古代印度文明对东南亚文化影响深远。( )四、材料解析题(共40分)(一)阅读《摩奴法典》节选,回答问题(20分)"婆罗门由于从最高贵的肢体所生,由于首先被产生,由于掌握经典,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人。" "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首陀罗和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在这三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1. 材料反映了种姓制度的哪些特点?(6分)2. 分析种姓制度对古代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3. 说明佛教对种姓制度的态度。(6分)(二)阅读阿育王诏书节选,回答问题(20分)"朕以为,依佛法所得之胜利,乃最高之胜利......朕命于帝国各处及邻国刻此诏令,以期朕之子孙后代勿思以武力征伐为功,而应以佛法、慈悲、仁爱使众生得安乐。"1. 诏书反映了阿育王统治思想的什么变化?(6分)2. 分析这种变化对孔雀王朝统治的影响。(8分)3. 评价阿育王在佛教传播中的作用。(6分)五、论述题(共30分)1. 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论述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特征。(15分)2. 比较古代印度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 印度河2.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3. 种姓制度4. 婆罗门5. 释迦牟尼6. 阿育王7. 阿拉伯8.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9. 草药治疗10. 宗教文化二、单项选择题11. B 【解析】哈拉帕文化以完善的城市规划著称。12. B 【解析】约公元前2600-前1900年。13. B 【解析】刹帝利是武士和统治者阶层。14. C 【解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15. C 【解析】阿育王在各地树立石柱宣扬佛法。16. B 【解析】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17. B 【解析】《摩诃婆罗多》核心是俱卢之战。18. C 【解析】佛教反对种姓制度。19. D 【解析】预防医学是现代概念。20. A 【解析】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征服。21. C 【解析】哈拉帕文化使用象形文字。22. C 【解析】吠舍是平民阶层,从事商业。23. B 【解析】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24. C 【解析】华氏城是孔雀王朝首都。25. D 【解析】笈多王朝时期数学发展成熟。26. D 【解析】天文历法计算精确。27. C 【解析】佛塔是佛教建筑代表。28. C 【解析】寺院是教育和学术中心。29. B 【解析】印度主要种植水稻。30. D 【解析】早期主要使用实物交换。三、判断题31. √ 【解析】与两河、埃及文明同为最早文明。32. √ 【解析】已掌握青铜器制作技术。33. √ 【解析】雅利安人创立种姓制度。34. √ 【解析】佛教主张众生平等。35. × 【解析】阿育王放弃武力传播佛教。36. √ 【解析】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37. × 【解析】《罗摩衍那》是史诗。38. √ 【解析】古代印度外科手术发达。39. × 【解析】妇女有一定社会地位。40. √ 【解析】对东南亚文化影响深远。四、材料解析题(一)1. 等级森严;职业世袭;内婚制限制;宗教神圣化(每点2分)。2. 积极:维持社会秩序;传承文化传统(3分)。消极:阻碍社会流动;压制创新;造成社会分裂(5分)。3. 反对态度(2分)。意义:打破宗教垄断;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文化传播(4分)。(二)1. 从武力征服转向佛法统治(3分);强调慈悲仁爱;放弃军事扩张(3分)。2. 巩固统治;缓解矛盾;促进文化统一(4分);削弱军力;影响财政收入(4分)。3. 确立佛教地位;组织佛经结集;派遣传教士;建立佛教建筑(每点2分)。五、论述题1. 政治:君主专制与宗教结合(5分);社会:种姓制度为核心(5分);宗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演变(5分)。2. 相同点:农业基础、等级社会、重视祭祀(5分);不同点:种姓vs宗法、佛教vs儒家、分裂vs统一(6分);原因:地理环境、外来影响、思想传统(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