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巴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开卷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的。
1.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这种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种“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刺史制度
2.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
A. 体恤百姓 B. 善于纳谏 C. 知人善任 D. 戒奢从简
3. 在封建时代,像李世民和李隆基那样主动限制皇权,发挥相权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正是唐玄宗的放权,开元期间才出现了姚崇、宋璟、张九龄这样的千古名相,国家用人得当。以上内容体现了“开元盛世”( )
A. 经济繁荣 B. 政治清明 C. 文化发达 D. 人口增长
4. 如下图显示出盛唐以后人口的数量出现剧烈下降现象,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
A. 自然灾害 B. 统治残暴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5. 唐代,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女性日常服饰的等级性没有那么严格,倾向于流行什么就穿什么。这说明,唐朝时期( )
A. 出现盛世局面 B. 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C. 文学艺术繁荣 D.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反映了北宋都城( )
A. 农业的发展 B. 商业的繁荣 C. 手工业的兴旺 D. 贫富差距加大
7. 下图为汉、唐、宋经济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从汉代到宋代( )
A 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始终重合 B. 中原王朝疆域持续扩大
C. 自然条件决定了经济发展状况 D. 经济重心逐步完成南移
8.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 B. 崇文抑武政策有利于巩固政权
C.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纸币 D. 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9. 元朝初期,广西划归湖广行省,后于公元1363年置广西行省,这是广西设立为省的开始。由此判断元朝对地方管理实行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10. 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地展示知识、整合信息。下图是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是( )
A.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B. 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C. 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 D.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1. 历史地图包含丰富的时空信息。从下列地图可看出郑和下西洋特点是( )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A. 时间长 B. 次数多 C. 范围广 D. 规模大
12. 如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该工事的准确表述是( )
A. 为防御南诏贵族北扰而修 B.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宏大
C. 西起临洮,南至鸭绿江边 D. 成为今天主要防御工事
13. 就西藏地区而言,清朝政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手段,以下能为其提供实证的是( )
A. 唐蕃会盟碑 B. 宣政院印 C. 锦衣卫印 D. 金奔巴瓶
14. 与明朝鼎盛时期相比,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变化(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明朝鼎盛时期和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A. 市民文化丰富 B. 禁海令的颁布
C. 手工工场成熟 D. 社会经济发展
15. 下图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 )
A. 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削弱 B.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C. 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过程 D. 重文轻武政策的延续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8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举例说明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
材料二: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约……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摘编自百科词条“绍兴和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绍兴和议”前后宋金关系的变化。
材料三: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元朝大运河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运河走向发生变化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
材料四:
五世达赖金印 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联合沙俄攻打北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的“驼城”,大败叛军。 ——摘编自赵尔巽《清史稿》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泥活字版 图二 南宋持罗盘陶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名称,及其分别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科技著作是传承科技的媒介。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图一 《本草纲目》插图 图二 《天工开物》插图 图三 《农政全书》书影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幅图中任选一部科技著作,写出其作者并简述该科技著作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图一 清代《元宵灯市图》 图二 清代《龙舟盛会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你怎么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期 事件
唐朝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朝 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元朝 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明朝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闭关自守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及以上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2025学年下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开卷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8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6题答案】
【答案】(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举例:西北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变化:由战争到对峙。
(3)原因:元朝都城是大都。
民族:回回。 (4)方式:册封;战争。
(5)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17题答案】
【答案】(1)名称:活字印刷术。
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名称:指南针。
影响:指南针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2)作者及历史地位: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它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它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是一部科技名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技术革新和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节日:元宵节、端午节
看待: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通过庆祝传统节日,人们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言之有理即可)
【18题答案】
【答案】【示例】
观点: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论述: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交流活跃。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为中国佛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的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结论:因此,开放带来进步,闭关导致落后。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2024-2025学年下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B C D C D B D C C B D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8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6题(10分)
(1)政策:开明的民政政策。(2分)
举例:西北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1分)
(2)变化:由战争到对峙。(2分)
(3)原因:元朝都城是大都。(1分)
民族:回回(回族)。(1分)
(4)方式:册封;战争。(2分)
(5)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流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17题(18分)
(1)名称:活字印刷术。(2分)
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分)
名称:指南针。(2分)
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也
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2分)
(2)作者及历史地位(4分):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2分);它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
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分)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2分);它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
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是一部科技名著,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分)
《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2分);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技术革新和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2分)
(3)节日:元宵节(2分)、端午节(2分)
看待: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也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通过庆祝传统节日,人们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
归属感。(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题(7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
4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选择材料中两个及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6
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选择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3-4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2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1
【示例】
观点: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论述: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交流活跃。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为中国佛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的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结论:因此,开放带来进步,闭关导致落后。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