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33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33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北京人平均寿命15岁
比较
河姆渡人平均寿命30-40岁
古人类活动场景想象图
原始农作场景想象图
食物来源?
比较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距今约2万年
南北方都出现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距今约1万年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出土的碳化稻粒
采集狩猎
远古时期
北京人生活示意图
开始管理野生植物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食物采集者
食物生产者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sù)和黍(shǔ)均发现于我国。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半坡遗址
距今约6000年
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河姆渡遗址(P11-1)
区域:
地点:
时间: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南方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
距今约7000年
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
聚 落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房屋样式
河姆渡人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建筑(P11-1)
南方潮湿多雨,低洼多水;
通风防潮防蛇虫猛兽;
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畜。
河姆渡人的房屋有何特点?
河姆渡人为何要如此修建房屋?
大量建筑遗迹的发现,说明了河姆渡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河姆渡发掘出土的炭化水稻
人工栽培水稻
农作物种植——水稻
野生水稻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河姆渡发掘出的骨耜
生产工具——骨耜( sì)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仔细观察文物上的花纹,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河姆渡出土圣水牛头骨
家畜饲养——牛、猪、狗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陶灶
玉器
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骨哨
骨哨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区 域
房屋建筑
生活设施
生产工具
农 业
畜牧业
手工业
社会群体
原始艺术
总结: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距今约7000年)
长江中下游
干栏式
木结构水井
骨耜广泛使用
水稻等
猪、狗为主
陶器、玉器等
骨哨、象牙雕刻等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自然环境
以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社会结构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区 域 长江中下游
房屋建筑 干栏式
生活设施 木结构水井
生产工具 骨耜广泛使用
农 业 水稻等
畜牧业 猪、狗为主
手工业 陶器、玉器等
社会群体
原始艺术 骨哨、象牙雕刻品等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约7000年) 半坡人的生活
(距今约6000年)
阅读p12,梳理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概况,在书上做出标注。
黄河中游
社会结构
以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
区域:
地点:
时间:
半坡居民的生活

北方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半坡村
距今约6000年
半坡遗址发掘工作情况
半坡居民的生活

房屋样式——半地穴式
半坡人的房屋有何特点?
为何不像河姆渡人一样建造干栏式房屋?
(提示:北方干燥、寒冷、风沙大)
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风保暖
原始人类能顺应自然,因地制宜。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小米)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的陶甑(zèng)
半坡遗址的石斧
根据下列图文,说明半坡人能够吃到米饭吗?如果不能可以吃到什么?
石锛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骨渔叉
半坡人制作的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有何不同?
骨箭头
陶纺轮
半 坡 遗 址 出 土 的 器 具
上述器具有哪些用途?半坡人还可以吃到什么?会什么技能?
陶埙
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采集并重。
半坡居民的生活

粟、黍等
区 域 长江中下游
房屋建筑 干栏式
生活设施 木结构水井
生产工具 骨耜广泛使用
农 业 水稻等
畜牧业 猪、狗为主
手工业 陶器、玉器等
社会群体
原始艺术 骨哨、象牙雕刻品等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约7000年) 半坡人的生活
(距今约6000年)
黄河中游
半地穴式
/
磨制石器等
猪、狗等
纺织、制衣等
陶埙等
以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以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社会结构
比一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何异同?
半坡居民的生活

粟、黍等
区 域 长江中下游
房屋建筑 干栏式
生活设施 木结构水井
生产工具 骨耜广泛使用
农 业 水稻等
畜牧业 猪、狗为主
手工业 陶器、玉器等
社会群体
原始艺术 骨哨、象牙雕刻品等
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精神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约7000年) 半坡人的生活
(距今约6000年)
黄河中游
半地穴式
/
磨制石器等
猪、狗等
纺织、制衣等
陶埙等
以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以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社会结构
比一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何异同?
半坡居民的生活

制作陶器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
定居生活
农业兴起
生产力
提高
精神生活丰富
氏族社会
半坡遗址
西坡遗址
两者有何联系?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彩陶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和平面图
规模宏大
程序复杂
组织周密
技术成熟
该建筑墙面剖面示意图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务的场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一册)》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一级大墓出土的随葬品(共10件)
陶器
骨束发器
玉钺
西坡遗址中的建筑和墓葬情况透露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该地区贫富差别尚不显著,但氏族成员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正在显现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一个大型墓葬出土的随葬品
成套玉器
成套陶器
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

结合教材的表述,相比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有何发展变化?
你的依据是什么?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已出现贫富分化。

本课小结
原始农业
北方
黄河流域
代表:
时间:
新石器时代
南方
长江流域
房屋:
农作物:
陕西西安半坡
距今约6000年
半地穴式

浙江余姚河姆渡
距今约7000年
干栏式
水稻
代表:
房屋:
史前社会发展
(贫富分化)
农作物:
时间:
祖先生存的智慧流传至今……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 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又图所示,
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C
D
D
课堂练习

4.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C
B
课堂练习

在河姆渡居名和半坡居名中选择一方,想象其一天的生活。
(要求:符合历史背景,不能天马行空。)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