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目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
一以贯之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
2
3
(1)新时代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2)新时代的内涵:
“五个是”
(2)新时代的内涵
①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历史脉络)
极大提升了
我国国际地位
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极大增强了
社会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③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
④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
⑤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意义?
(3)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着”
(历史意义)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政治意义)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世界意义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准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美好生活
需要
涵盖面更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等。
VS
回眸: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历次变化
1956中共八大
1981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017中共十九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
2.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
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以下各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1)(人民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2)(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中国完成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创造”
(3)(突出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
想一想: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变成了发达国家?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个变了:社会主要矛盾改变了
两个不变: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
3.新时代我国的”变与不变“
4.如何应对变与不变
措施1:一个着力解决、两个提升、两个全面 “变的角度”
措施2:三个牢牢 “不变的”角度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1.为什么 (原因 )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崇高事业: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说说共产党人是怎样做的?
(1)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任务):
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要求 (做法 )
(2)对中国人民而言: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1.一以贯之
2.中国共产党
3.人民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1.背景
3.如何应对
2.变与不变
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意义
2.内涵
1.地位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怀信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一项项伟大成就写进史册。这些年来,既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有恒久坚持的“不变”。进入新时代,对于“变”与“不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变”的是所处的时代,“不变”的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变”的是我国的国际地位,“不变”的是所处的历史阶段
③“不变”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变”的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说明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比喻有恒心和有毅力。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我们党要①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③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在实践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民族特色,而不是“固化”,①错误。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我们党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②④正确。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③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