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思想来源
①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及历史局限性
2、历史前提
3、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 、作用及意义
4、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进步性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3)历史局限性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1)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 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3.理论基石:
影响: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创造的财富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历史发展之趋势(总结过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必须要建党(立足现在)——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人类未来之理想社会(展望未来)——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悟原理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是科学的理论
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是人民的理论
为人类求解放
是实践的理论
指引人民改造世界
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
知识整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2、十月革命的意义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家
进一步发展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建立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尝试
一国成功
多国实践
遭遇挫折
巴黎
公社
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

(1)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2)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产品如何分配)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2、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①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②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理论
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2、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本课小结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实践证明我是对的!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有(  )
①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对未来社会作出了美好设想 
④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①③都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入选;②④都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的,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解决的,排除。
C
检:
2.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  )
①批判资本主义 
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批判资本主义,都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①③属于两者的共性,不选;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就在于它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主张革命斗争,②④正确。
D
3.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
B.是否从正义、平等的愿望出发
C.是否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
D.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正是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A正确;B、C、D排除。
A
4.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5.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下列有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C.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解析】B: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