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导入新课】问:平型关大捷属于哪次会战,有什么意义?会战:太原会战意义: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2.课时目标(1)水平1—2学习目标:说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知道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正面抗战的重大史实并能根据史料进行研判;知道敌后战场抗战及根据地的概况,运用史实说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知道中共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列举中共为巩固扩大根据地采取的措施。知道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共七大等重要史实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过程,认识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2)水平3—4学习目标:能够了解两大战场的特点,理解两者的关系,体会全民族抗战的意义。认识毛泽东《论持久战》对增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信心和决心的重大意义;基于时空联系,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历史概念:1.正面战场:指中国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2.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3.全国抗战的阶段划分: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军队奋勇抗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军事抵抗。阶段 会战 时间 事件 意义防御阶段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相持阶段 第三次 长沙会战提示: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1)概况: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防御阶段要图材料 在漫天的炮火和嘶喊声中,这场会战已经过去了一月零一天。昨天的一次冲锋,我们连基本上报销了三分之一,看着曾经亲如手足的战友,在敌人的炮火下一个个倒下,我的心中万分悲痛。我们这边的伤亡还算小的,听说昨天在罗店的兄弟部队,一个师上去半天不到死伤了一大半……——方宏斌(于上海松江 1937年9月14日)一、正面战场的抗战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初)(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材料 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1937年9月28日电)◎油画《平型关大捷》一、正面战场的抗战3.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示意图材料一 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 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周恩来对“台儿庄大捷”的评价材料三 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对“台儿庄战役”的评价一、正面战场的抗战4.《论持久战》(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抗战爆发后,对于抗日战争的前途,国民党内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国民党的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也有一部分人寄希望于苏联出兵和英美干涉,认为只要坚持打3个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内,“亡国论”是没有的,但有少部分干部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200万正规军上,急于打大仗,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备。◎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一、正面战场的抗战5.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失守,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要图材料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中国方面认为,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中共在徐州会战前就提出,派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等领导干部到武汉。一、正面战场的抗战6.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随着武汉、广州的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要图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占领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集结重兵12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进行了防御作战,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概况: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陪都”);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2)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南地区工业、教育的落后局面,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阅读教材,概述沿海工业内迁与高校西迁的历史影响。7.战时内迁(工业、高校)一、正面战场的抗战史料一 (1938年武汉会战)10月初,27师团占领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敌军官兵致其亲友的信件,内容几乎都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摘编自冈村宁次日记史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民党军队总共死伤322万多人。根据材料,指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作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在整个抗战中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时间:1940.8-1941.11、百团大战2.主力: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105个团,约20万人3.目标: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材料:八月二十三,下午八点半,.....破坏正太路,切断平汉线,同蒲路拦腰斩,鬼子没法干。八路军、决死队,杀敌千千万。包围阳泉站,攻克娘子关。公路挖成壕,铁路炸断桥,这一场大战,实在呱呱叫。——左权民歌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时间:1940.8-1941.1第三次长沙会战1.百团大战(2)主力: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105个团,约20万人(3)目标: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4)意义:①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②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二、敌后战场的抗战2.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经济上:(1942)减租减息政策材料: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2)政治上:①(1940)“三三制”材料:(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941.6.22苏德战争1941.12.7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1942.1.1《联合国家宣言》1942-1945远征缅甸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3.11《开罗宣言》戴安澜材料:1943年,日本陆军23个师团用在太平洋战场,占总兵力的26%;1944 至1945年,日本总兵力为365万人,其中199万人投入中国战场占总兵力的54%,166万人用于太平洋战场,占总兵力的46%。——据龚古今、唐培吉《中国抗日战争史稿》整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三、东方主战场1945年4月中共七大A、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过程A.1945.5月德国投降B.1945.7月波茨坦公告C.1945.8月美向日投放原子弹D.1945.8月苏联出兵东北E.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F.1945.9.2正式签署投降书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过程①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③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④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⑤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梁、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四、抗日战争的胜利2.意义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②组织领导因素: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军事:国共两党分别组织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敌。④路线: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⑤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⑦国际因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四、抗日战争的胜利3.原因致妻子:我们的平儿半岁了,快会说话了,你们首先不要教他学叫爸爸妈妈,一定首先要教他学会讲“抗日”二个字,切记,切记。——何信,空军中队长“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李向阳 国军空军中队长“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赵登禹“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邓锡侯,川军第一纵队司令“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蔡炳炎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胡涟勿忘历史,吾辈自强__________本课小结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初):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台儿庄大捷《论持久战》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战时内迁(工业、高校)正面战场的意义敌后战场的开辟敌后战场的抗战:发动百团大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敌后战场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中国的贡献和影响:中国远征军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意义、原因1、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当堂检测A2、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 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 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 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 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当堂检测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