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五四运动》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______。2.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3. 五四运动的中心最初在______,后来转移到______。4. 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变为______。5.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6.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______革命。7.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______的开始。8. 五四运动促进了______在中国的传播。9.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______。10. 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直接影响是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1.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 北洋军阀统治 C. 民族危机加深 D. 新文化运动影响12. 五四运动爆发的具体日期是( )A. 5月1日 B. 5月4日 C. 5月9日 D. 5月15日13. 五四运动最初的主要参加者是( )A. 工人 B. 农民 C. 学生 D. 商人14. 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 )A. 学生 B. 工人 C. 商人 D. 农民15. 下列哪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打倒孔家店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6. 五四运动要求惩办的三个卖国贼不包括( )A. 曹汝霖 B. 章宗祥 C. 陆宗舆 D. 段祺瑞17. 五四运动的直接成果是( )A. 北洋政府下台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马克思主义传播18. 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是(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批判了封建礼教 D. 以上都是19.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是( )A. 群众基础广泛 B. 反帝反封建彻底 C. 有先进理论指导 D. 取得实际成果20. 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直接影响是( )A. 提供了干部准备 B. 奠定了思想基础 C. 创造了组织条件 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3. 五四运动最初是由工人发起的。( )24. 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学生。( )25.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 )26.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7. 五四运动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8.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9. 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胜利。( )30.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四、材料解析题(共40分)(一)阅读《五四宣言》节选,回答问题(20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 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6分)2. 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8分)3. 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二)阅读陈独秀《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节选,回答问题(20分)"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是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 "这种精神使五四运动与前此一切爱国运动不同......"1. 材料中"直接行动"指什么?(6分)2. 分析五四运动"牺牲精神"的表现。(8分)3. 说明五四运动与以往爱国运动的不同。(6分)五、论述题(共30分)1. 从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五四运动的主要特征。(15分)2. 比较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 1919;5;43. 北京;上海4. 工人阶级5.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6. 反帝反封建7. 新民主主义革命8. 马克思主义9. 政治舞台10. 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二、单项选择题11. C 【解析】民族危机加深是根本原因。12. B 【解析】1919年5月4日爆发。13. C 【解析】北京学生最先发起。14. B 【解析】上海工人罢工成为主力。15. C 【解析】"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口号。16. D 【解析】曹、章、陆是主要斗争对象。17. B 【解析】中国代表未签《凡尔赛和约》。18. D 【解析】五四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19. B 【解析】反帝反封建更彻底。20. D 【解析】为建党准备了多方面条件。三、判断题21. √ 【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2. √ 【解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直接导火线。23. × 【解析】最初由北京学生发起。24. × 【解析】后期主力是工人阶级。25. √ 【解析】这是五四运动的核心口号。26. √ 【解析】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27. × 【解析】为建党准备了条件但不是直接导致。28. × 【解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29. × 【解析】取得部分胜利而非彻底胜利。30. √ 【解析】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展现强大力量。四、材料解析题(一)1. 爱国主义;不屈不挠;斗争到底(每点2分)。2. 彻底反帝反封建;群众广泛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每点3分)。3. 促进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为建党奠基(每点2分)。(二)1. 学生游行;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每点2分)。2. 学生被捕;工人失业;商人损失;流血冲突(每点2分)。3. 群众更广泛;目标更明确;影响更深远;反帝更彻底(每点2分)。五、论述题1. 背景:民族危机;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5分);过程:学生发起;工人加入;全国响应(5分);影响: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传播;建党准备(5分)。2. 同:反封建;倡民主;促新文化(5分);异:群众运动vs思想启蒙;反帝vs批判传统;实践vs理论(6分);原因:国际形势;社会矛盾;发展阶段(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